今日立秋,老人说:“立秋做五事,不富也平安”,是指哪五事?

青丝评文化 2023-02-22 18:18:00

随着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秋天成了许多人翘首以盼的季节,而今日立秋无疑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古代将立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立秋初来之时所刮的风由夏季的热风变得凉爽,所谓“秋风送爽”便是如此。而立秋中期早晨雨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天上尚未凝结成露珠的白茫茫的雾气。到了立秋的后期便听到感阴而鸣的寒蝉不停地喊着“知了知了”。

不过,由于立秋之后还有处暑,所以我国的大多数地区依旧闷热,上述的三候也只有个别地区常见,由于三伏的末伏正在立秋之后,所以民间有“热在三伏”和“秋老虎”的说法。虽然如此,但立秋标志着阴阳之气的转变是毋容置疑的,万物从夏繁茂成长的状态转向萧瑟成熟,所以立秋不仅是农事时令,还是岁时节日,民间因此产生了许多风俗来表达祈愿人寿年丰的心愿,题中俗语便是这些习俗的生动体现。

一,啃秋

啃秋是旧时南方最为流行的习俗,又称之为“立秋啃秋瓜”。这里的秋瓜就是西瓜,古人认为立秋当天吃西瓜可以防秋燥,长此以往便成了风俗流传了下来,直到民国的时候依旧有啃秋的记载,如《首都志》中说“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二,贴秋

贴秋是古时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又称之为“贴秋膘”,“膘”即肥肉。贴秋膘顾名思义就是贴肥肉,其实是进补增肥的意思。通过胖瘦判断健康是古人最为简单直接的方式,古人常在立夏和立秋当天称体重,减轻了说明膘被“晒”没了也就是“苦夏”,瘦了自然就该补一补了,所以称之为“贴秋膘”

三,晒秋

晒秋的习俗是源于有些地区的复杂地形,所以其地域特色非常明显,只有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山区中较为普遍。由于这些地区平地极少,所以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成了农作物架晒、挂晒的最佳场所,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便成了当地的农俗特色。

四,戴楸

宋朝诗人范成大有一首名为《立秋》的诗,诗中”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的”折枝楸叶“所描绘的就是当地百姓立秋戴楸叶的风俗。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有时人戴楸的风俗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在古人看来,“楸”与“秋”谐音,戴楸即迎秋,立秋戴楸可保一秋平安

五,称秋

称秋即称立秋前后水的重量,以此来预测下半年降水的多少。如果立秋前的水轻,就说明伏水轻,预示着秋天雨水多。如果立秋后的水轻,那就预示着秋后雨水较少,如此就要提前做好预防秋涝的准备。

实际上,在旧时中国民间的立秋这天,不仅有以上祈保平安的习俗,还有通过对立秋昼夜的观察,来预卜天气凉热的风俗,而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也是立秋当天较为普遍的民俗文化。这些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灿若星辰,历久弥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