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家开在肯尼亚的中国超市被当地政府勒令关停了。
这一消息传出,直接引起了中国的不满,明明我们是去给他们带来经济的,怎么就突然翻脸不认人了呢
其实早在几年前,肯尼亚就做过这种“卸磨杀驴”的事情。
当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国企业与肯尼亚政府签订了机场扩建工程合同,旨在帮助肯尼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而就在项目做到一半的时候,肯尼亚政府突然单方面宣布终止合同,不仅不给10亿元人民币的违约金,还把中国企业赶走了。
对于这样的一幕,我们也是深感无奈和气愤,那么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利益冲突和政治考量?而如今已经过去将近10年了,肯尼亚又为何找了回来呢?
肯尼亚再次现身
大家都知道,华人一直都是以勤劳、智慧和能吃苦而闻名的。
包括在肯尼亚,华人商铺也以“物美价廉”的商品和“童叟无欺”的服务,赢得了肯尼亚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谁也没想到,在西方国家和肯尼亚国内一些政治势力的煽动下,一场针对华人商铺的“打砸抢”浪潮,席卷了肯尼亚多个城市。
2023年2月,在拜登夫人吉尔访问肯尼亚后不久,肯尼亚贸易内阁秘书贝蒂·迈纳就公开表示,将对在肯华人超市进行“整顿”,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当地商贩的利益”。
之后没多久,肯尼亚政府以各种理由,勒令多家华人超市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
他们这样的行为,实在是有些没有把我们国家放在眼里了,更引发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不满。
对于这些,我们可以猜到的是,这就是肯尼亚政府在中美两国之间的一种政治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紧张,肯尼亚政府也一直试图在中美两国之间寻找平衡,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因为近几年肯尼亚国内经济发展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所以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肯尼亚政府就需要去寻找一个“替罪羊”。
那么华人商铺,就成为了肯尼亚政府眼中的“完美目标”。
不管怎么说,肯尼亚的行为实在是太令人厌恶了,用到我们的时候好声好气地和我们说话,用不到我们的时候,恨不得把我们赶得远远的。
这不,今年他们又上赶着来找我们了。
就在9月3日,在中非论坛峰会上,肯尼亚总统鲁托表示:“肯尼亚和中国的友谊从未停滞、一直在发展。”
对于这样的话,我们国家已经不再轻易相信了,毕竟他们靠着这一招可骗了我们不止一次。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肯尼亚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
但肯尼亚的行为实在是令人无语,早在十几年前,我国和他们还有合作,但却在工程即将完成的时候,我们却遭到了背刺......
中肯合作遭背刺
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原本有座老机场,不过那机场已经年久失修了。
毕竟是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机场,早就已经是不堪重负了,客运量更是严重不足,而这也成为了制约肯尼亚经济发展的瓶颈。
所以为了提升国家形象和促进旅游业发展,肯尼亚政府打算扩大首都机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肯尼亚政府因为资金的问题,就提出了等项目完工后再分期付款的要求,这谁能接受得了,所以,大多数有能力完成这个项目的西方国家都拒绝了这一项目。
就在肯尼亚政府一筹莫展之际,中国伸出了援手。
2013年,中国与肯尼亚签署了机场扩建工程合同,总投资高达640亿肯尼亚先令(约合35亿人民币)。
这个时候,中国正在积极地倡导这“一带一路”的计划,所以合作对中国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对中国来说,帮肯尼亚建设首都机场,不仅仅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因为肯尼亚地处东非要冲,是连接亚非欧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所以在非洲乃至全球的战略地位都举足轻重。
这样看来,援建肯尼亚首都机场,不仅能给肯尼亚带来不少的好处,而且还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从而推动中非合作共赢。
在早期的合作中,肯尼亚总统还亲自出席了开工仪式,来感谢中国,肯定两国的友谊,这似乎预示着一段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的开始。
在项目启动后,中国企业迅速行动,调动资源、派遣技术人员,工程进展顺利,中方使用中国建材,雇佣肯尼亚当地工人,用心用力推进项目,力求高质量完成。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但谁也没想到,肯尼亚竟然会背刺我们一道。
2016年,就在机场扩建工程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三的时候,肯尼亚政府却突然单方面宣布了终止合同的消息,还拒绝支付那10亿元人民币的违约金。
对于这样的一幕,肯尼亚交通部长给出的解释是,扩建后的机场已经可以容纳1400万人次的客运量,足以满足当前需求,已经不需要再继续完成原定2000万的目标了,否则肯尼亚就会无力承担后续的成本和维护费用。
但事实却是,2000万的指标是双方在合同中早就已经明确了的规定,即使肯尼亚方面有了新的考虑,双方也是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的。
而肯尼亚政府却对此置若罔闻,更是铁了心了要终止合作。
中方多次交涉无果之后,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撤离人员和设备,留下一个未完工的机场项目。
不管怎么说,肯尼亚的违约行为,不仅损害了中方的经济利益,更严重破坏了双方之间的信任。
三年间,肯尼亚仅支付了2亿违约金,之后更是停止支付,甚至要求中方退还已支付的款项。
这种“吃干抹净”的操作,让中肯关系迅速降温。
中国帮忙不成,却被倒打一耙
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这些谣言背后其实是西方国家想阻止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同时对肯尼亚政府施加政治压力和经济诱惑。
肯尼亚,这个东非国家,在独立后长期被西方国家视为自己的“后花园”,它的经济命脉也一直都被西方资本所控制。
而在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在非洲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国家开始感到不安,便想方设法限制中国在非洲的活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触动了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并把这些视为了中国挑战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尼亚政府自然也就成为了西方国家拉拢的对象。
但肯尼亚这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总有一天他们还得来求着中国回去的。
就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重创世界经济,肯尼亚的旅游业也未能幸免,经济遭受重创,陷入困境。
更糟糕的是,由于之前的违约行为,肯尼亚在国际社会上的信誉受损,难以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来完成烂尾的机场项目。
疫情过后,肯尼亚旅游业逐渐复苏,但1400万的机场承载量很快捉襟见肘,再次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
2021年,肯尼亚政府一改之前的强硬态度,公开表示愿意支付剩余的违约金,并恳请中国企业能够帮助他们完成扩建工程。
面对肯尼亚政府的请求和道歉,中国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到了2023年,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首都机场新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
然而,在中肯关系发展的过程中,类似的“农夫与蛇”的故事,依然在不断地上演。
这一年,发生在肯尼亚的一系列针对华人超市的事件,就给中肯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管怎么说,“一带一路”提倡大家商量着来,一起建设和分享,最终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和肯尼亚的合作也一直坚持着这一理念。
然而,合作是建立在互信和尊重基础上的。
肯尼亚政府如果不能正视自身问题,端正对华合作的态度,那么,中肯合作之路必将充满荆棘,难以走远。
“过河拆桥”的事情给中肯两国都提了个醒。
我们也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合作伙伴,避免再次陷入类似的“陷阱”。
肯尼亚政府得明白,真心实意跟中国合作,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要知道,中非关系的核心是合作共赢,相信未来中国和肯尼亚会继续携手合作,共同打造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本人没有作过评论,此是盗名评论。
它们只想0元购。。。
所以说对付中国又没有什么损失!有问题首先考虑对付中国!因为对付了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