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母亲是妾,出殡不让走正门,他躺在棺上大喊:今天我死了,出殡

法客聊社会 2024-11-09 21:38:47

在晚清动荡的岁月中,谭延闿的名字也许并不显赫,但他的故事却令人动容,一个因母亲是妾室出身而屡遭冷眼的孩子,立志通过自己的功名为母亲争得尊严。

当母亲去世,他更是选择躺在棺材上,用尽一切方式捍卫母亲的体面,这样的孝子,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才成就了母亲的“逆袭”?

母亲的“逆袭之路”

在谭府的深宅大院里,李氏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只是一个低微的通房丫头。

作为府上的下人,她出身卑微、毫无地位,日复一日地伺候着老夫人和其他妾室,过着低声下气的日子。

这个聪明伶俐的女人,在谭府中兢兢业业地做事,小心翼翼地讨好所有人,尤其是夫人。

她很清楚,这个家里处处讲究规矩,她要忍耐,要服从,因为任何一点小错,都会让她失去立足之地。

可是,命运也有转机。某一天,李氏忽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心中既是忐忑又是窃喜,她知道,孩子可能是她提升地位的唯一筹码。

终于,在1880年,一个男孩在谭府降生,这个孩子被取名为谭延闿,李氏的生活也开始悄然发生改变。

有了儿子,李氏的身份总算不再是个丫鬟,而是晋升为“妾室”,虽说还是得继续小心伺候着正室和其他妾室,但至少不再是完全低人一等的身份了。

她心里清楚,这远远不够,她想要更多的尊重。而这些,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只能靠儿子的出息才能换来。

从此,李氏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谭延闿的成长上。她给儿子定下严格的规矩,亲自督促他的学习,别的小孩贪玩时,她的儿子却只能埋头苦读。

李氏从不在孩子面前流露软弱,却也不止一次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落泪。

她经历了太多的冷眼旁观和讽刺,她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出身,改变不了规矩,只能盼着儿子有朝一日出人头地,谭延闿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

他聪明勤奋,很小的时候便显示出过人的才华,11岁就开始学习八股文,比一般人早了好几年;

13岁参加长沙的“童子试”一举夺得秀才,这一消息传到谭府时,李氏难掩内心的喜悦,泪流满面地告诉自己,她的希望终有成真之日。

此后的日子里,李氏依然看着正室夫人和其他妾室的脸色过活,可心中已多了一份底气。

当谭延闿24岁时,他中举成为清末最后一名会元,成为湖南数百年科举史上的第一个“会元”。

消息传到家里,李氏的地位终于发生了质的飞跃。那天饭桌上,她本能地站在一旁等待盛饭,谭钟麟忽然开口对她说了句“坐下吧”。

那一刻,李氏觉得脑子一片空白,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忍了24年的委屈,终于等来了坐在桌前吃饭的那一刻。

学有所成,名震四方

谭延闿从小就是聪明伶俐的孩子,母亲李氏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他身上,唯一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母凭子贵”。

谭延闿也深知母亲所受的屈辱,别人玩耍时,他却在书房埋头苦读,清晨谭府里时常传出他的读书声和练字声。

十一岁,谭延闿开始学习八股文,比一般孩子足足提前了好几年,两年后,十三岁的他在长沙参加“童子试”,一举夺得秀才,轰动一时。

消息传回谭府,谭钟麟拍着大腿说:“谭家后继有人了!”李氏更是喜极而泣,秀才功名成了她在谭府的护身符,昔日那些冷眼旁观的妾室也不敢再随意怠慢她。

谭延闿越长大越勤奋好学,他不仅天资出众,还丝毫不敢懈怠,每次上课时,他总是记笔记记得飞快,讲课的老师无不称赞他的专注和领悟力。

教过他的老师们纷纷夸赞他是“奇才”,连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也对他寄予厚望,认为这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谭延闿不负众望,读书勤勉,仕途坦荡。

1893年,24岁的谭延闿参加清朝最后一届科举,湖南从未在这类考试中获得“会元”,但这一次,他成了第一个,破了湖南几百年的记录。

消息传回家乡,谭府门前涌满了贺喜的人,谭钟麟脸上乐开了花,李氏的双眼湿润了,她的忍辱负重终于换来了荣耀。

自从谭延闿成了会元,谭府上上下下都对李氏多了几分尊重,连正房夫人对她也和颜悦色起来。

这一次,她的地位彻底改变了,所有的屈辱都随着谭延闿的成就烟消云散。

那天吃饭时,李氏仍然习惯性地站起身想去盛饭,没想到谭钟麟突然开口让她坐下,一句“坐下吃饭吧”让她愣了好久。

身旁的小丫鬟很快搬来凳子,她慢慢坐下,心中激动万分,这一刻,她的地位不仅是妾室,更是会元之母,往日所有的忍耐与委屈在此刻得到了解脱。

出殡风波中的亲情反抗

1916年,李氏的病情越来越重,眼看时日不多,尽管身体日渐衰弱,她始终没有让人通知在外做官的儿子谭延闿,生怕影响他的仕途。

很快,她在悄无声息中离开了人世,去世时只有家人在旁,儿子未能见上最后一面,谭延闿得知噩耗,深感自责,为母亲筹办一场风光葬礼成了他唯一的心愿。

出殡那天,谭府大门口聚满了亲朋和族人,仪式庄重肃穆。

然而,就在抬棺材准备出发时,族里的长辈却站出来,严肃地说:“她毕竟只是妾室,按照族规不能走正门。”听到这话,谭延闿心中一阵愤怒。

母亲为谭家付出了一生,直到离世都没有正经享过福,如今去世也不能走正门?他感到悲愤不已,试图跟族里人据理力争。

可族里的长辈们态度强硬,一口咬定规矩不能破,直言“祖宗有命,规矩不能乱”。谭延闿看着这些人毫不留情的脸色,心中的怒火一下子燃了起来。

他沉默了一会,忽然走到母亲的棺材旁,掀开棺盖,自己一头躺了进去,周围人都愣住了,只有谭延闿在棺材里大喊:“今天我谭延闿也死了,要抬,就连我一起抬出去!”

这一下子把众人吓得不知所措,谭延闿贵为高官,按理不该这么大闹出殡场面,但他一副死也要抗争到底的姿态,令众人无话可说。

族里那些主张不让走正门的长辈面面相觑,一时间鸦雀无声,几位年长的族人互相交换了眼神,最后还是妥协了,他们只能让开一条路,破例让李氏的棺材走正门出殡。

一路上,谭延闿默默陪伴着母亲的棺材,心中既是悲痛又是释然。

他回想起母亲生前的辛酸,一生都在谭府低声下气,忍受着旁人的冷眼与嘲笑,甚至连吃饭都要站着伺候别人,如今去世还要被规矩束缚。

这样的礼法,他一刻也不愿再忍受,今天,他用自己的方式为母亲争得了一份尊严,哪怕是躺在棺材里抗争也在所不惜。

送葬的队伍缓缓行进着,族人们一路沉默不语,似乎也被他那份执着所震撼,等到安葬仪式完成,谭延闿跪在母亲坟前,泪如雨下。

这一生,他见证了母亲的卑微和委屈,也亲身体验了她的坚韧。

一生只爱一人

谭延闿的婚姻观念,一生受母亲李氏的影响,年少时,他亲眼目睹母亲的忍辱负重,看着她因为妾室身份长期被正房夫人和其他妾室轻视。

谭延闿内心早已暗暗立誓:这一生,绝不会让自己的妻子过上母亲那样的日子。

成年后,谭延闿娶了方氏为妻,方氏端庄贤惠,两人相敬如宾。对谭延闿来说,妻子不仅是伴侣,更是他心中唯一的家人。

成婚那天,谭延闿就对方氏许诺:“这一生只会有你一人。”当时的方氏还以为这只是丈夫的情话,没想到他竟然做到了,从此再也没有纳过一房妾室。

在那个三妻四妾极为普遍的年代,高官如谭延闿,竟能始终坚持一夫一妻的承诺,身边人无不感到意外。

就连挚友孙中山也曾劝他:“纳一妾不过是常事,不必过于拘泥。”可谭延闿始终摇头,心里惦记着自己的母亲,他深知,若不是母亲李氏一生所受的委屈,自己不会立下这般决心。

不幸的是,方氏体弱多病,结婚数年后,身体情况越来越差,最终在1916年病逝。

弥留之际,方氏轻轻握着丈夫的手,声音微弱:“不要再娶,替我把孩子们抚养大。”谭延闿忍着悲痛点头,坚定地答应了妻子的遗愿。

妻子去世后,谭延闿的家里少了人气和温暖,但他始终守着对方氏的承诺,有人介绍名门闺秀给他,也有人劝他续弦,甚至孙中山还曾把宋美龄介绍给他。

按理说,宋家背景显赫,若能成亲对他的仕途更是锦上添花,可谭延闿却婉拒了提亲,反倒带了礼物登门拜访,认宋美龄的母亲为“干娘”,当场把美龄认作妹妹。

他的坚持不仅是对方氏的承诺,更是他对母亲一生遭遇的无声反抗,往后十余年,谭延闿一直独自一人,既为官又为父。

他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官职和家庭中,每天照料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从不让他们受一丝冷落,他心里知道,自己欠孩子们一个母亲,所以用尽心力抚养他们长大。

晚年时,谭延闿时常在回忆里与妻子相伴,时常念叨着她当年温柔的笑容。

他的亲朋好友都明白,这个男人为了信守承诺和对家庭的责任,愿意用一生来守护那个“只爱一人”的誓言。

他在那个浮华盛行的年代,成了少有的专情榜样,甚至在当时的社会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佳话。

谭延闿一生只爱一人,这不仅是对妻子的承诺,更是他对爱和家庭的信仰。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