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或许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同事的随口一言,伴侣的平淡叙述,朋友的日常交流,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能在内心掀起轩然大波。尽管对方并未直接说出嘲讽、否定、羞辱或指责的话语,但内心总是感受到那种隐晦的意味,认为他们在暗指、在影射、在挑衅,甚至故意激怒自己。然而,当试图反击时,对方却常常表现出无辜:“我根本没有那个意思!”甚至反过来说:“你是不是想太多了?”“你也太敏感了吧!”
这时,不禁让人疑惑:究竟是我过于多虑,还是对方太过擅长掩饰?或许,这正是陷入了“防御性倾听”的漩涡之中。
什么是“防御性倾听”?
防御性倾听(Defensive-Listening)是指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接收方在听到对方的言论时,会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意识,认为对方的话语中可能包含对自己的批评、否定或攻击,从而采取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回应方式。
这种状态会导致信息的接收方在沟通中表现出防御性,在这种防御性倾听的状态下,人们可能会采取诸如抬杠、指责、嘲讽或羞辱等反击手段,将感受到的“攻击”悉数反弹;或者,他们也可能陷入自我消耗之中,一边感到难过,一边反复思考:“他为何如此说?是否在嫌弃我?为何要这样伤害我?” 无论是选择正面反击还是默默承受,都会阻碍双方对真实意图的理解,最终可能导致误解和隔阂的产生。
为什么会出现“防御性倾听”?
“防御性倾听”是一种源自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在面对攻击时,自卫或反击是人类自然的反应。因此,在诸如吵架、争论、抱怨等充满冲突的情境中,防御性倾听尤为常见。然而,若一个人习惯于过度解读,沉溺于自我构建的内心剧本中,便可能不自觉地自导自演出一幕幕受害者的悲情故事,将“对方在攻击我”的敌意幻想具体化并放大。
以工作沟通为例,当同事依据流程和规定,客观指出某项工作的问题,并友好地提出改进建议时,作为该工作的负责人,你可能会感到被挑战和冒犯,误以为同事的话语中暗含指责,是在嘲笑你工作不力。于是,你的脑海中可能会迅速编织出一场“他故意找茬,针对我”的大戏。然而,事实可能仅仅是同事出于职责和善意,提供了真诚的反馈。这样的误解,不仅可能给对方带来伤害,也会让自己深受其害。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沟通模式之所以成为某些人的习惯,往往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缺乏安全感以及过往经历的影响。
研究者詹妮弗·贝克尔(JenniferBecker)及其团队通过深入研究防御性沟通机制,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模型,揭示了防御性倾听产生的三大核心诱因:
自我认知的缺陷(Self-perceived flaw):个体内心深处对自我某方面存在的不足或缺陷的认知,这些不足可能涵盖外貌、能力、性格等多个维度。
01
02
对缺陷的敏感性(Sensitivity to theflaw):个体对这些自我认知缺陷的敏感程度,如果个体对这些缺陷非常敏感,他们在沟通中更容易感到威胁,从而采取防御性倾听。
感知到的来自对方的威胁(Perceived threat from the other person):个体感知到的来自对方的潜在威胁或攻击性,即便这种威胁并非对方真实意图,也可能因个体的防御性解读而被放大。
03
减少“防御性倾听”注意2点
当个体的“雷区”被触及,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激活防御机制,对此种自动化反应缺乏清醒的认识,即“防御”而不自知。同时,受情绪的剧烈波动影响,他们可能在冲动之下采取攻击性的言行,而这种行为往往超出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即“攻击”而不自知。如果你察觉到自己出现以下回应或内心独白,那么很可能已经陷入了“防御性倾听”的模式:
回应表现
频繁地打断对方,急于表达自我观点或进行反驳。
对对方的言论嗤之以鼻,试图贬低对方的观点。
过度阐述自己的行为,力图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使用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言辞,意图伤害或震慑对方。
拒绝倾听或接纳对方的不同意见,固执己见。
内心独白
“TA肯定是故意针对我,想找我麻烦。”
“我就知道TA会这么说,TA一直就看不起我。”
“我必须得让TA知道我是对的,不能让TA小瞧了我。”
“TA根本不懂我,也不想了解我。”
“我受不了TA这样说我,我要反击!”
“TA凭什么这样说我?!”
一旦我们陷入这种状态,对话的焦点就不再是沟通内容本身,而是悄然转向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反击以及如何在言辞上占据优势。这种“防御”姿态,无形中筑起了一道高墙,阻碍了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它不仅使我们深陷于无休止的内耗之中,还不断侵蚀着我们的人际关系。然而,降低防御性倾听的触发并不难,只需采取以下两点策略,或许就能大大减少误解与冲突:
识别并了解自己的“敏感触发点”
即那些容易让你瞬间“爆炸”的话题或情境。通过增强自我意识,你可以提前预见并敏锐捕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从而有效控制自己的反应。同时,深入探究这些触发点背后的原因:“为什么这个话题会让我如此愤怒?”这样的自我反思有助于你更理性地应对未来的类似情境。
直接和对方确认其真实意图
面对可能引发误解的言论,不妨采取直接且坦诚的态度,向对方明确求证其真实意图。例如,你可以这样问:“妈妈,你总是跟我提起谁又结婚了、谁又生孩子了,你这是纯粹的闲聊呢,还是在委婉地提醒我考虑结婚的事?”
“倾听”这一行为,远超越了单纯的“听到”声音或“听懂”字面意义的层面,它深刻地蕴含了一种“理解”的精髓。“交流”这一行为,同样超越了简单的“你说我听”的信息传递,或“有来有往”的言语互动,更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状态的一种动态展现。如果你发现自己在面对某个人、某个话题时,倾听和交流变得困难或不自在,常常不自觉地开启防御性倾听模式,这可能意味着你与对方的关系正处于一种紧张、隔阂或误解的状态。坦诚相对,也许是打破僵局,消除隔阂最高效的方式。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