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矿传说再掀波澜,皮勒村塔青珍贵绝伦,“黑羊脂”神话竟成真!

桥蕤看文 2024-11-17 14:10:43

小众玉石总是吸引着不少玉石玩家的心,比如说黑青玉中有一种“黑羊脂”的传说,指的是喀什塔什库尔干的塔青料。和玉大叔今天就以核心产区——皮勒村产地来聊一聊塔青的神奇。

其实玩黑青玉,能了解到有塔青料这样的小众产地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玉友都会问大叔:“为啥塔青料这么受追捧”?要说塔青料最迷人的地方,莫过于它那种油性中蕴含的坚实感。让和玉大叔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叫“精光内敛”。塔青特殊的细油质感,一入手就让人心生欢喜。每次和玉大叔接触到塔青料作品的时候,上手随便搓一搓,总能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温润。

这其中尤其是以塔什库尔干县马尔洋乡东北部皮勒村出产的塔青最佳(业内一般称之为皮勒青),它的油性之强,甚至可以与且末金山矿的老料一较高下。这可不是和玉大叔在夸大其词,而是真真切切的质地体现。

上好的皮勒青抛光以后有一种微冒油的感觉,浑然天成却又不失刚劲。因为颜色深沉,它并不像且末料那种反复拿着一个油缸里取出的石头那种感觉,也不枉费玉友们对皮勒青的推崇。

天赐良机的自然筛选

相比较传统老塔青料非常多的裂纹,业内经常把皮勒村的料子称之为“地表料”,其实也是山料的一种,但相对来说开采的区域更偏向外部的皮壳区域,因此不少皮勒村的料子会带有少许的矿皮,地表料经过漫长岁月的风吹日晒,内部应力早已在自然的作用下逐渐释放。大自然仿佛是位睿智的老师傅,不动声色地帮我们完成了最初步的筛选。

那些不够扎实的料子,早在自然的考验中被淘汰出局。最后留下来的,往往都是经得起考验的精品。质地依然细腻紧密,但可惜的事,这并不意味着皮勒青完美无瑕,首先皮勒出产的料子往往从色泽上更接近青海料,没有传统的老塔青那么黑,颜色那么深沉,另外就是皮勒青的杂质,石纹要明显一些,呈现出一些看起来像棉的团块瑕疵,因此几乎没办法做很大的玉件,比如那些46牌就很少见,因此有些朋友买塔青要求直接肉质细到过灯,不好意思这种料子几乎没有,有也是1%价格您是负担不起的。

皮勒村的开采故事

皮勒村的玉矿已经很接近阿富汗的边境,当地是高原气候,开采季节特别短暂,往往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因为这里靠近叶尔羌河,汛期漫长,给开采带来不小的挑战。其实早在2017年后,皮勒村就被有关部门划入自然保护区,矿口封存正式禁止开采(其实还是一直有少量的料子流出,这个事不能说的太细,大家应该懂得)。如今能获得的料子大多是当地牧民的老存货或者是一些内部的渠道,这样偷摸的采集方式虽然产量有限,但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每块料子都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在市场上,经常有玉友问和玉大叔:“如何辨别真正的塔青料?”这里和玉大叔首先要辟个谣,也算是给自己过往写的文章有一个新的知识升级,判断塔青不能只看单一特征。

比如说网上说的最多的“牛毛纹”确实是部分塔青料的特征之一,但并非所有塔青都有,其他产地的黑青料也可能出现类似纹理,比如皮勒青很多就是一些团块瑕疵或者是有棉,并没有明显的牛毛纹。如果为了区分青海料,打灯观察也是一个参考方法,但不能完全依赖。优质塔青的吃光深度大约在1.5-2毫米之间,只是这个数据也会因玉质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说广西料也不太吃光,而且颜色更黑(铁致色的阳起石玉)关键还是要看玉质的整体表现。

虽然没有一锤定音特别明显的特征,但塔青总体来说会给人几个明显的感受:

打灯时光圈凝聚不散

油性十足且一眼可见

色泽沉稳,一般不会过黑(特别黑的料子现在很少了)也不会太青(太青一般是青海料)

在自然光或打灯下会微微泛出青绿色调

历史变迁中的市场价值

黑青料在北京奥运会那会的玉石热还不被市场认可。甚至当时于田地区普鲁矿的山料青花无人问津,黑白聚墨这些如今的圣品更是无人问津,二十年前还出现过把青花的黑白部分单独分开切割做成珠子的“暴殄天物”行为。但自由市场就是这样,永远充满变数。

如今的塔青市场,和玉大叔觉得最大的困境在于真正好的塔青料太少见了。就像95年的于田料一样,那种顶级品质仿佛昙花一现。封矿以后即便在我们新疆市场,塔青也是非常罕见的,留存下来的大多品质也不是很理想,结构比较粗。和玉大叔想对喜欢塔青的玉友说:选择塔青与其纠结于产地的真伪,不如更关注玉质本身。

就像《一剪梅》里所咏唱的:“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玉石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稀缺性,更在于它能带给我们的审美享受和文化认同。无论玉石市场如何风云变幻,真正的好玉永远不会被时光埋没。有机会遇到塔青,不要太过扣细节,因为下一次你可能再也遇不到。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