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保险的未来增长空间分析——还能涨多少?

文和先生 2024-09-22 03:32:24

上一篇文章《中国人寿保险给人的疑惑——看上去比中国平安保险做得好》中,我对人寿的核心能力进行了质疑,主要是因为我不清楚为什么人寿保险可以做得这么好。尤其是2019-2022年这三年疫情,按道理,赔付应该是增加的。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原银保监会)的数据,2019-2022年保险业全行业的赔付支出是增加的,下图我只贴了2018-2019年的数据,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里面还有2018-2024年的数据,大家可以查询一下。

也就是说,中国人寿是逆着行业趋势走。本质上,我是个怀疑论者,除非我找到依据,否则我不太相信逆天改命的事情。要么是,中国人寿确实找到了好方法,可以在增加保费的同时降低赔付,如果有朋友知道,可以不吝赐教一下;要么是人寿采取了一些手段,减少了赔付,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信誉进而影响竞争力。

保险的空间

根据金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保费收入约51,247亿元,人均保费收入为约3,660元/人,即全国每人每年交三千多保费。根据统计局公布的统计年鉴,保费收入较高的地区大多是经济发达省份,如下图所示,比如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符合越有钱越惜命的保险特征。如果大家去仔细看一下,会发现四川也不低,按道理西南相对贫穷,买保险的不多。之前听说西南地区性别思想很开放,我猜测,成渝地区可能女性给丈夫买死亡险的比较多。

根据美国保险业协会(NAIC)的数据,2023年美国保费收入约18,778亿美元(注意,这是美元),人均保费收入为5,556美元,折合人民币为4万元/人,约为中国的十倍。那是不是意味着国内的保险还有十倍的空间呢?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任何产品的购买力都与可支配收入相关。2023年,美国人均收入约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4万元。同时期,国内人均收入为4万元,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显然,国人没有老外消费能力强,购买保险肯定也会少一些。

其次,国人应对意外的方法,大部分还是存钱,而不是买保险,保险意识有待提高。这也可以理解,国内的保险行业发展还不成熟,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拒赔和诈骗的风气仍然盛行,人们不愿意买保险也是理性行为。“一鸟在手胜过十鸟在林”,买保险的时候忽悠得好,等到要理赔时各种花式拒绝,这种行业作风放在地球上哪个国家都不会让人信任。这一点,从保费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例也可以看出,中国不到10%,而美国则高达40%。

最后,美国人推崇消费主义和及时行乐思想,大部分人都是零存款甚至是负存款,每个月信用卡都是欠钱。而国人就没有这么大手大脚,消费起来更讲究性价比和节俭。但,国人的思想也在转变,目前年轻人已经开始无限接近零存款状态。

综合以上情况,假设未来国人都爱消费,并提高了保险意识,保险支出占比达到20%。那么,参考美国的情况,未来国人的人均保费收入=40,000×¼×20%÷40%=5,000元/人,也即是还有一倍的增长空间。

人寿的增长空间

在人身险领域,中国人寿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0%,平安保险约占15%,这种市场占有结构已经比较集中了。头部企业的发展,大致会跟行业发展同步,如此大的体量很难再超越市场高速发展,大象一般很难起舞。假设未来国内的GDP增长率平均约5%,按照一倍的市场空间,大约需要十年时间到达行业天花板。

换一个角度,目前中国人寿的A股市值约9000亿,对比之下,香港上市的友邦保险市值约6700亿,欧盟的安联保险市值约7300亿,其他国际巨头的市值大致在三四千亿。所以,人寿保险当前的市值已经不低了,国外的巨头不少都有百年的经营历史,相对于人寿保险的30年,孰强孰弱,还是一目了然的。

当然,这里只是考虑保险业务,没有分析保险公司的投资业务。但我没有看出,人寿在投资方面的优势,在投资收益率上低于平安保险。人寿相比之下更稳健,不像平安保险踩了不少雷。

结论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人寿的增长空间仍然存在,但不会太高。基于人均收入情况,考虑到未来人们健康意识和保险意识的提高,少子化、老年化会让社会更重视生命。加之未来消费习惯的改变,相比于国外的水平,国内的保险消费还会有一倍的增长空间。具体到行业头部公司,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等未来的增长会与GDP保持同步,并略微提高,那么未来十年维持在5%-6%的增长率是一个合理的估计。

以上就是人寿保险的增长空间,下一篇我们测算一下它的内在价值。

后记:我在分析时比较重视数据和逻辑,分析过程也尽量用数字表达,以保证精确性。不少人说,“模糊的正确大于精确的错误”。这个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如果模糊经常错误,精确经常正确。而且,如果不精确分析,我们很难判断自己到底是正确和错误。

我经常给出数字,这显然不利于我,因为预测未来很难,精确的数字很容易被打脸。即使小数点不一致,也会被人认为水平很差。但我之所以坚持这种方式,是因为它有利于理解并证伪,未来会帮助我们判断自己之前思考的逻辑是否正确。这样就可以避免,类似于星座和价值投资学说那样,正话反话都能解释的窘境。

从一定程度上,我给出精确数字的目的就是为了被证伪,这样我才能发现错误,并从中进步。根据我的经验,我知道,错误是自己进步的唯一途径。希望读者们可以理解,并关注逻辑,而不是我给的数字。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