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江心屿出土清代窖藏银锭

采春谈文化 2024-03-31 03:56:45

1996年12月17日,原温州博物馆第三进馆舍建筑工地工人在挖地基施工中,在西墙地基槽侧发现一个铜手炉,内藏银锭38个、已切银锭1个。馆专业人员即对现场进行清理。铜手炉埋于地下深0.76米处,距老墙地基0.2米,周围无其他遗物。

一、地理环境

原温州博物馆坐落在温州市鹿城区江心屿西峰东麓。江心屿是瓯江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温州市鹿城区北面,面积约1000亩,东西长,南北狭,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图三)。

原温州博物馆馆址原为兴庆寺,寺初建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原名“净信教院”,南宋绍兴七年(1137)改名“兴庆教院”。

二、出土银锭与铜手炉

此次共出土完整银锭38个,已切银锭1个,铜手炉1个。银锭分有铭文和无铭文两类。有铭文中又分纪地名、纪年、纪银号和纪用途四种。银锭形状均为半球形,底面粗糙,有蜂窝状气孔。

现分述如下:

(一)纪地名银锭分“泰顺”“永邑”两种

1.“泰顺”银锭7个。锭面光洁度略差,有灰色痕迹,似使用过。中凸点一侧(或左或右)戳印竖书“泰顺”两字。面径均为5厘米,高2.4~2.6厘米,重量187.4~194.1克,平均每个重188.71克。

2.“永邑”银锭7个。锭面较光洁,发亮,发白。中凸点一侧(或左或右)戳印竖书“永邑”两字。面径4.7~5厘米,高2.1~2.5厘米,重量178.4~191克,平均每个重184.83克。

(二)纪年银锭分“拾二年”“十三年”“拾四年、拾五年”“十五年”“十□年”和“足纹、拾五年”六种

1.“拾二年”银锭1个。光洁度一般,中凸点左侧戳印竖书“拾二年”三字。面径5厘米,高2.9厘米,重170克。

2.“十三年”银锭2个。锭面特白,发亮,光洁。中凸点左侧戳印重196.9克。一面径4.7厘米,高2.5厘米,重189.8克。

3.“拾四年、拾五年”银锭2个。锭面光亮,面较光滑,中凸点左侧戳印竖书“拾四年”三字,中凸点下端为“拾五年”三字,两纪年印下端相交成一直角。表面有灰痕,使用过。一面径5厘米,高2.3厘米,重175.7克。一面径5.2厘米,高2.5厘米,重181.2克。

4.“十五年”银锭5个。锭面较光亮,中凸点左侧(或右侧)戳印竖书“十五年”三字。面径4.8~5.2厘米,高2.2~2.8厘米,重量173~192.4克,平均每个重183.68克。

5.“足纹 拾五年”银锭2个。一锭面较白,较亮,一锭面发灰。两锭铭文相同,戳印位置不同,一在“拾五年”下端印“足纹”,一在“拾五年”上端印“足纹”。一面径4.9厘米,高2.6厘米,重176.6克。一面径4.9厘米,高2.7厘米,重176.7克。

6.“十□年”银锭1个。锭面光亮,中凸点右侧竖印“十□年”字迹,中间一字无痕迹,似刮过或敲平,无法辨认。面径5厘米,高2.6厘米,重190克。

(三)纪银号银锭分“浦城曾玉顺”“和丰”“广茂号”和“泰昌”四种

1.“浦城曾玉顺”银锭1个。锭面较光洁,色略灰。中心处为一心形印痕,印痕内有似手指纹形的印纹,印痕之上戳印横书“浦城”两字,印痕左右两侧各戳印竖书“曾玉顺”三字。此锭体形较大,为此批出土银锭最大者。面径5.4厘米,高2.6厘米,重332.7克。

2.“和丰”银锭1个。锭面光洁,发亮,呈银白色,中凸点左侧戳印竖书“和丰”两字。面径5.2厘米,高2.4厘米,重168.5克。

3.“广茂号”银锭1个。周边翘沿已修刮去,中凸点小且高,中凸点两侧,在靠近锭缘处各戳印“广茂号”三字。银号较暗,已使用较长时间。面径4.1厘米,高2.4厘米,重174.8克。

4.“泰昌”银锭1个。锭面光洁度略差,中凸点左侧戳印“泰昌”两字,紧靠中凸点还有一小字“生”。有灰痕,使用过。锭面不圆,最大径4.2厘米,高2.5厘米,重173.4克。

(四)纪用途银锭“盐锞”银锭1个

中凸点之下戳印横书“盐锞”两字。面径4.8厘米,高2.1厘米,重183.6克。锭面灰痕较多,已使用较长时间。底部有一切痕,长2.7厘米,深0.4厘米。

(五)素面银锭6个,锭面均无文字

2个锭面较光洁,发亮,发白,4个较灰。面径4.8~5.1厘米,高2.2~2.6厘米,重量168.2~205.1克,平均每个重192.82克。

(六)已切银锭1个

此锭已切去四分之三,仅剩四分之一,无铭文。两面切痕光滑、发亮,系利器切割。高1.6厘米,重44.8克。

(七)铜手炉青铜质,色灰绿。炉身呈长方形,直口,上覆盖;口部比炉身小,形成台阶状;炉壁基本平直,略弧;平底。炉身两端有直耳,一弓形炉把与两耳相连。

炉盖锈烂,仅剩四块残片。残片上镂有密集的小圆孔。盖圈因锈蚀已与炉身粘连。炉身下部因锈烂已与底分离。手炉残高11厘米,口部长25.8厘米,宽22厘米。

三、结语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古代银币”中关于清代银锭的介绍中,提到了这种银锭,认为形似馒头的“小锞”银锭是清代四种银锭中的一种。

《银锭》书中提到:“圆形银锭,是清代和民国时期比较流行的一种形制,它与圆形银饼不同,呈半球形。”据此,这批银锭的年代可定为清代。“泰顺”“永邑”铭文银锭,“泰顺”和“永邑”是铸造地名,“泰顺”即泰顺县,“永邑”可能指永嘉县。

泰顺地名始于明代。明初,浙闽两省是全国主要产银基地。当时泰顺尚未立县,归属瑞安、平阳两县管辖,地处浙闽交界。龟湖、雅阳、月湖一带开辟了好几处银矿场,仅龟湖七洞门一处,就有三四千矿工。为加强对银矿的管理,明景泰三年(1452),析瑞安、平阳地置泰顺县。这些“泰顺”铭文银锭很可能产自泰顺当地。

纪年银锭中有两个银锭铭文为“足纹、十五年”。“足纹”是明清时期表示白银成色的名称,它指成色很高的优质银锭,含银量达98﹪左右。“浦城曾玉顺”是地名加银号的标记。浦城县在福建省北端,邻接江西、浙江两省。“和丰”“广茂号”和“泰昌”银锭是银号标记,表明银锭产自该号。在清代,除了官府铸造银锭外,民间的钱庄、银号、银行、票号等金融机构也铸造银锭。

“盐锞”银锭为缴纳盐税的专用银子,称盐锞银。已切银锭,已切去四分之三,两面切痕光滑。盐锞银锭的底部亦有一切痕。这些现象说明当时银锭是称量货币,在称定其重量,确定其价值后,才能充当货币使用。在交易中,如支付的完整银锭重量不够,则切取其他银锭的局部来补足。清代,银两已成为法定的本位币,银两与制钱具有主辅关系。清代银币的名称或形式,种类繁多,各地银币也有自己的名称。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种:元宝、中锭、小锞或锞子、散碎银子。江心屿出土银锭属于小锞,也叫小锭,每个重量在五六两左右。

这批银锭的出土,为研究我国银币发展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 蔡钢铁 中国钱币博物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