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在成长:他语出惊人,让我刮目相看

凡阳看好啊 2024-09-22 02:26:46

三年特殊情况,孙子两年没有回家。五一假,儿子带着一家人回来了。

我见到孙子,他总是笑嘻嘻的,虽然两年没来,没有一点陌生感。听说孙子一路上吐了五六次,我很愧疚,不是因为看爷爷奶奶他不会遭这个罪。

他们到了。打开门,孙子浅笑着轻轻走进家门。“哎呦,大孙子受罪了。”说着,我去搂他。他很顺从的来到我的怀抱,问他难受不。他说不难受。他的回答让我感到宽慰。接下来几天,他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

背诗

媳妇怀孕前,我做了个梦。一条小青蛇竖着身子,高昂着头,围绕着我的大拇指,我轻轻地躲,手指头捋它都捋不走。

他来到我身边,很像梦中状态,围绕在我身边,互动自然随和、大方。玩着玩着就说给我背古诗。

他背了杜甫写的《春望》,这首诗有8句,背完之后问我:“奶奶,家书抵万金是什么意思?”

他毕竟是幼儿园不满五岁的孩子,讲多了听不懂。我只告诉他,“家书”是家人给杜甫写的信,这信呐,比很多很多金子都贵重。他似懂非懂的样子,可爱得令人心痛。

接着又背他(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背完后又提出了更多问题:“压枝低”、“娇莺”、“恰恰啼”是什么意思?小朋友不只是背诗,还希望能读懂诗,提出问题。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剥碗豆

孩子闲不住,总要找个活动。他爸见我坐桌子边剥蚕豆皮,鼓励他跟我一起剥。

孙子像她妈,从小动手能力很强。一岁多时,我和他在围栏里,教他拿勺子舀积木。一会儿就掌握了要领,现在手的抓握能力很好。听他妈妈说,拿筷子不用教,自然就会了。

蚕豆皮比较老,比较硬,他的小手剥不动。我说:“奶奶前几天剥豌豆皮,方法不对,手指甲剥痛了。”我示范用牙轻轻刮开豌豆头,可以剥得又轻松又快。他很快就会了。他还说:“外婆家的豌豆不用剥皮。”

“嫩豌豆是可以不剥皮,可是,现在它老了,皮又硬又厚不好吃。”虽然他认为不剥皮好吃,但还是跟我一起剥。他是个什么事都想弄明白的孩子。

我跟他说,剥久了指甲会痛,你休息一会儿吧。他一边剥一边说:“不痛。太阳山那么高,我也不累(他父母带他去爬太阳山了)。”

我用惊讶的语气称赞他。“真的?没让爸爸背?”

他很自信地回答:“没有!我很坚强的,满头大汗都不累。”

这孩子说话像大人一样干脆,不拖泥带水。不娇气!

他见我时不时看他的小眼睛,不紧不慢地轻轻问我:“奶奶,你的眼睛怎么这么小呢?”

他意思是,我的眼睛不小,你就别说我的眼睛小了。这么小就能读懂奶奶的心理。不简单呀!

这时候,他举起手中的一块豌豆皮,大声说:“妈妈,我成功地剥下一大快豌豆皮。”你看他的用词,都挑不出毛病。我们都鼓掌表扬!

夹黑桃

爸爸妈妈邀他出去,他不去,说:“我就不去了。我喜欢奶奶。”

我的核桃用网兜挂在护栏上,早上,我拿起夹子夹了好几颗核桃。他自己吃了,我鼓励他给爷爷送去。她还主动给自己的妈妈送去了几小块。

他觉得奶奶夹核桃很轻松就夹破了,自己也要试试。他夹第一颗核桃,双手握着夹子,呲牙咧嘴也没夹破。于是问:“奶奶,我怎么夹不破呢?”

“哦,你的手小,奶奶手大。多吃饭,少喝饮料,你就长力气了。再试一个?”

我挑了一个看上去皮薄一点的纸皮核桃给他,这下夹破了。他喜形如色,给我看:“奶奶,夹破了!厉害吧?”

“你太厉害了!都能夹破核桃了。”

他从劳动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什么事能不能做得好,只有自己试了才能知道答案。就像小学课文中的小马过河,自己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河水到底是深是浅呢?

结语

孩子的成长都是在劳动中获得认知,失败与成功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他获得的不仅仅是会做某件事,还会从中悟出一些道理。

孩子除了阅读课外书,参加的活动多,语言能力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提高。他更加有勇气去交朋结友。人的凝聚力首先是从语言交流开始的。具有智慧的沟通能力的人,一定会有很多朋友。

我孙子在做事的过程中语出惊人,他真的成长了,完全不是视频中的孩子,他让我刮目相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