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同时又是.-位旅行家。20岁那年,他开始到祖国各地长途漫游,行程不下万里。在经年累月的旅途中,他饱览名胜古迹,观察山川名胜,了解民风民俗,采集传闻轶事,为其千古不朽的巨著、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的诞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司马迁一生有三次较大的出游。第一次在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他踏遍了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和山东、河南等地。当时,他从京城长安出发,出武关(今陕西丹凤附近),经南阳,过汉水,由南郡(今湖北江陵)渡江,到达湖南的汨罗江。汨罗江是爱国诗人屈原遭迫害、被放逐而自沉的地方。司马迁面对滔滔江水,缅怀屈原的一生,愤激之中,不禁潸然泪下。后来,他在《史记●屈原列传》的最后,特意追述了这次汨罗江之行的心情:“(余)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这次司马迁还到了湘南的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相传这里是舜帝死后埋葬的地方。司马迁特地去那里,搜集了有关传说故事,为日后撰写《史记●五帝本纪》作了准备。
接着,他顺湘江而下,再东浮大江,南登庐山,实地考察了“禹疏九江”的所在地,收集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并在《史记●夏本纪》和《史记●河渠书》中,对全国山川的走向、江水的分合,做了详细的记述。从庐山继续东行,司马迁又来到浙江的会稽山,游览了著名的“禹穴”。禹穴,相传是大禹住过的地方,后来夏禹也就死在会稽山。特别引起司马迁注意的是,会稽还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都城。勾践有卧薪尝胆的故事。司马迁亲临遗址,凭吊遗踪,访求遗闻,为他后来撰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增色不少。
登临会稽之后,司马迁渡江北上,访问了汉初名将韩信的故乡一--淮阴。在这里,他搜集到了韩信早年贫贱时的一些故事,诸如当年穷得没饭吃时,曾向“漂母”(洗衣服的老太婆)乞食,忍受乡下少年强加给他的“胯下之辱”等。
从淮阴,司马迁折身北上,来到旧时鲁国的都城曲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和讲学之处。他参观了曲阜孔庙和泗水岸边的孔子墓。当时,孔庙里还保存着一些礼器文物,他还看到附近的读书人保留着的一些古代礼仪。这为司马迁后来撰写《史记.孔子世家》,阐述儒家学派的种种主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他以调查所得,补充和纠正了史籍上的一些谬误。司马迁又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再经薛县到了历史上有名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和沛郡(今江苏沛县)。这里是秦末楚汉相争交战频繁之处。
彭城曾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沛郡的西边丰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而沛郡的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又是秦末陈涉、吴广农民起义的地方。这一带曾经豪杰辈出,在历史上演出过一幕幕壮烈的活剧。司马迁一一访问了这些历史胜地,了解了当地历史人物的许多传闻轶事。例如,萧何、曹参原为当地狱吏,周勃做过吹鼓手.樊哙本人是屠狗的,灌婴出身绸缎商人,等等。在以后的著述中,司马迁不仅把秦末汉初的这些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而且对当时许多战争的地理形势也描绘得清清楚楚。
最后,司马迁到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他搜集了有关魏公子信陵君的故事之后,便由大梁回到长安,结束了第一次数千里的漫游。
司马迁回到长安不久,便入仕做了郎中,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时过不久,他又有了第二次出游的机会。这次是奉汉武帝之命,巡视四川南部和云南边境一带。这次远行中,他进行了许多实地考察,对巴、蜀、邛、笮等地的地貌、物产、交通都做了记载。司马迁第三次出游,是在公元前110年。这年,他作为汉武帝的随行人员,从长安出发,东行到泰山参加“封禅"典礼。仪式非常热烈隆重。武帝在泰山曾见神见鬼地做了许多虚妄可笑的事情。后来《史记》中那篇充满嘲笑和讽刺意味的《封禅书》,便是司马迁根据这次泰山之行的见闻写成的。
封禅典礼完毕之后,司马迁又随同汉武帝到当时中国北部巡行了好多地方。对于渴望通过游历来研究历史的司马迁,这又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司马迁东到会稽、泰山和海滨,南至昆明和巴蜀以南,西至陇西,北至长城内外,足迹遍及黄河、长江以至粤江流域,差不多游遍了当时的全国。
参考文献:
《旅游轶事》
《司马迁》
点个关注,发现更多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