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5月30日,时值初夏,宫廷中发生了一件蹊跷事。
有个壮汉手持木棍闯入东华门,值班的老太监试图阻拦,却被来者一棍子打蒙,另一个老太监叫来一群老太监,与壮汉展开缠斗。最终在七八个人的共同能力下,壮汉才被制服。没有人知道这个壮汉从哪里来,也没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单枪匹马深入东宫的,直到几天后刑部会审时,壮汉很痛快地交代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壮汉名叫张差,蓟州人,时年35岁(也有说25岁),砍柴为生。据他所说,朝廷兴修宫殿,派人来强行收购他的柴草。张差不同意,两个名叫李自强和李万仓的官差就放火烧了他的柴仓。张差跑去蓟州衙门口喊冤,不料老爷非但不管,还让人把他哄走了。气不打一处来的张差就直接跑来北京继续讨说法,不料自己人生地不熟,误打误撞就走到这儿了。
至于是如何做到闯得这么深入的,张差交代得也很清楚:他只管一路往里走,压根就没碰到侍卫。
这事儿说来还得赖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一手缔造了中兴盛世,却在生涯中后期失去了雄心壮志,创下了连续28年不上朝的行业记录。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都带头翘班,底下人多少也就有了小心思。本身东宫的守卫就不是特别森严,能跑的都跑了,剩下的不过是几个年纪较大的老太监。张差就这么一路长驱直入,直到在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前的文华门被制服。
经过一轮轮的审讯,朝臣们给出了两套结论。
以御史刘廷元为代表的一部分官员认为,张差一介草民,却敢光天化日之下擅闯皇宫;说话张嘴就来也不着调,怕是脑袋有问题。这事十有八九是他一时犯病,没必要考虑太多,斩了就完了。
而以提牢主事王之寀为代表的一部分官员却提出反对。他们认为,张差年轻力壮,说话虽听起来像胡言乱语却条理清晰,神色淡定,做出这种出格之事只怕另有隐情。
王之寀心生一计,故意饿了对方几天,然后亲自去牢中送饭。他把食物端到张差面前,威胁说倘若不如实交代就把他活活饿死。张差立马神色动摇,低声说“不敢说”,王之寀吩咐左右回避,接下来听到的内容着实让他心中大惊。
谁能想到,此案背后隐藏着的竟是一起精心策划的针对皇太子的政治谋杀。据张差交代,自己此行是受人所托,目的就是“打小爷(打太子)”。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基层百姓生活大多贫寒,普通人家对生活的终极追求也不过是吃饱喝足穿暖,能过上富足的小日子便心满意足了。然而张差家境贫寒,甚至连块耕地都没有,仅靠砍柴换来的小钱本身就难以维生,他又好赌,十赌九输,生活非常窘迫。大约在3年前,有两个老公公找到他,供他吃喝,还送了他一对金壶银壶。老公公还许诺,日后给张差一大片田地,保他吃喝不愁,只要他做一件事,就是去宫里把小爷打死。
张差烂命一条,对他而言,这次合作稳赚不赔,于是欣然答应。
在刑部主事傅梅的一再追问下,案情即将水落石出,但在场的官员中有人早已被收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强行阻断了审讯。随后,在刑部的追查下,那两位“老公公”的身份也水落石出,分别叫庞保和刘成,而这两人的登场也彻底引爆了众人的情绪。
庞、刘二人并不是什么重量级角色,他们听命于郑贵妃,后者才是个狠角色。郑贵妃受宠于万历皇帝,万历能坚持小30年不上朝,很大程度上在于对郑贵妃的过分宠爱。此外,太子朱常洛是万历私幸宫女王氏所生,出身卑微,本身就被万历所嫌弃,1584年,宠妃郑氏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后,万历大喜之下封郑氏为贵妃,还在庙中私自签下合同,约定日后封朱常洵为太子,封郑氏为皇后。
您看,好端端的万历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做出了违背了祖训和封建礼制的事情,自然遭受群臣的强烈抗议。万历越是不着急立储君,大臣们就越是煎熬。直到1601年,万历才被迫作出决定:皇长子朱常洛才被立为太子,朱常洵被封福王。就为了这事儿,朝廷共撤换了4任内阁首辅,十几个部级官员,共有300多名官员受到牵连,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由此可见,大臣们为拥立储君一事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更让人们所忌惮的是,仗着皇帝的宠爱,郑贵妃的能量大得惊人。就拿一件小事来说:1613年,有朝臣揭发郑贵妃和福王打算加害皇子,同时拿出了一些可靠证据。不料两人非但没有受到任何责罚,在郑贵妃的操作下,福王朱常洵连离京就藩都免了,依旧留在了权力中心。
笔者认为,郑贵妃的计划还是蛮高明的。她吩咐两名公公去物色并收买凶手,自己不直接出面,东窗事发后,只要自己一口咬定是下人擅自作乱,凭着万历的宠爱与信任,自己很容易摆脱干系;即便自己也被拖下水,她也做了万全准备,暗中收买了负责审案的绝大部分官员。她相当于给自己设了三重保险,风险小回报大,然而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那么几个没被收买的、看起来不那么起眼的角色坏了好事,让这起阴谋变成了极其低劣的失误。
如此一来,太子的支持者们也看到了机会,他们说啥也不接受“一时激动擅闯皇宫”的结果,断定另有人指使,坚持要求继续追查,将幕后黑手揪出来。
眼看一切正朝着有利于太子一伙人的方向发展,万历的出手直接改变了局势。
万历做了两件事他敲打太子朱常洛,称如今民间闹灾,饿死者甚众,倘若再因此大开杀戒则是逆天行事。朱常洛是个聪明人,他立马就写了一封布告,要求立马处决犯人张差,不株连他人,让大臣们不必再为此纠结。
万历又明示郑贵妃,要后者去找太子求情。朱常洛生性善良,你要表现得真诚一些请求他原谅,他一定不会、或者说不敢拒绝的。果然,郑贵妃见了朱常洛,当场两腿一软跪倒在地,对方也只得赶紧扶起,承诺不会深究。
与此同时,案子的关键证人庞保和刘成都蹊跷地死在了牢里,后来朝廷给的说法是“屈打致死”,两人实际与此案并无关系;死无对证,张差兜下了一切罪行,被凌迟处死。保全了皇家脸面又惩治了真凶,这场政治谋杀就这样匆匆落下了帷幕,这便是万历年间轰动一时的“张差梃击案”。
有句话是这么讲的“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客观而言,张差一案未尝不是朱常洛甚至是明王朝彻底翻身的好机会:他本可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政治威望,巩固权力根基,压迫政治对手的生存空间,然而谨小慎微的他却主动放弃了。
明光宗在位时积极变革,废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使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倘若他能一贯而终,气数未尽的明王朝是否能再延续个百八十年,这都极不好说。做了诸多努力的朱常洛,唯有在肃清政治敌人这方面做得不够,结果,就在整个帝国重新焕发生机之时,在皇位上只坐了一个月的明光宗便蹊跷地暴毙了。
万厉缔造了中兴?是他师傅张居正缔造的然后让他毁了
明朝从嘉靖那就开始烂了,张居正改革起了点成效,但可惜是个表面君子,张居正毁了万历的三观,导致万历二十多年不上朝,梃击案,移宫案,红丸案三大奇案,朱常洛一月天子暴毙,东林党一帮键盘侠崛起,木匠天启再一折腾,崇祯性格寡断多疑,和下面大臣离心离德,最后内忧外患,想不自挂东南枝都难……
不收拾才是政治水平,自己登极了,郑贵妃一帮人就过气了,天下的稳定更重要。再说,爹刚死,就把小妈收拾了,显得新皇帝小心眼,刚得天下就对前任皇帝不孝,,难以得到大臣的忠心,他儿子崇祯就这失去天下的,君王重要的美德是宽厚,登极一个月死了,后续有手段时间也不够。不被父皇喜欢,波折不断,又能挺到登极的太子,政治智商和手段肯定不低,他爹万历可是张居正教育出来的皇帝,厉害着呢,要是朱常洛那么差,毫不犹豫就换了或者小时候就弄死了,何必纠结。
“移宫案”本来就是朱常洛自编自导的,跟郑贵妃有什么关系?郑贵妃真要想弄死朱常洛,早就下手了!
朱常洛即位后搞的几件事,最终受益的都是东林党人,于国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