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西周中期轴饰

文字绘者青青 2024-09-22 03:22:34

我看到这两件文物的第一反应是:哈哈~这不就是标准的假笑吗?

嘴角大幅度上翘,露出两排细密的牙齿,妥妥的“尴尬而不失礼貌”~~当然,它们并不是正在“露齿假笑”,而是“咧嘴龇牙,凶神恶煞”。

之所以今天的我们不但不觉得它们在恐吓,反倒觉得它们在假笑,只是因为时代变了,对于青铜器纹饰的态度也变了。

左:宝鸡贺家村出土的西周车舆饰 右:山东青州出土的商代亚丑钺

对了,这种“露齿笑”兽面,虽然不多,但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

这两件兽面的眼睛也比较特别, 更接近人的眼睛,甚至像画了眼线一般,眼角上翘。要不是上面有两个心状内卷的耳朵,真很难说这是兽面还是人面~

等我品评完兽面,才猛地想到:这是啥物件啊?!

赶紧看标识——轴饰。车轴,我知道,是马车后部的横木,中间承托车舆,两端穿套车轮。不过“轴饰”到底是饰在哪儿呢?

图片来自《中国古代车舆马具》

先秦马车两轮之间的轨距很大,但车厢并不大,因此车轮与车厢之间有一段距离。考古显示,这段距离最大有50厘米。

这么一段木头暴露在外,日晒雨淋、泥水侵蚀,很容易坏掉。这可不是小问题,一旦受损,小则车轮罢工,大则车轮脱离,酿成大祸。

为了保护这段车轴,早期使用的是革带,缠紧髹漆再彩绘。到了商代晚期,出现了青铜护件,也就是“轴饰”。不过青铜轴饰,在商代还是很少的,到了西周才大量使用。

左: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轴饰 右:山西博物院轴饰 图片来自网络

西周轴饰的主体可分为两类:覆瓦式(如上图左)、套管式(如上图右),另带一长方形挡板。

主体部分覆盖或穿套在轴上,挡板则覆在车輨guǎn上。车輨,也就是车轮中心圆筒两端的保护套。挡板可以遮挡住轴与輨之间的缝隙,避免水流、泥沙等进入。

这两件轴饰长20.5厘米,为覆瓦式。挡板为梯形牌状,饰前面说的“露齿笑”兽面纹。

本体为半环形筒瓦状,周边有孔用以固定。中部隆起脊棱,侧面看去,为前高后低的曲线。脊棱两侧饰阴线勾勒的对称变形虎纹,但看不太清楚。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也见到一样的轴饰,不知道是同坑出土了三件一样的,还是其中有复制品。

这两件文物时间是西周中期,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车马坑,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