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上映许多了影视作品,在这众多影视作品中,要说哪一部热度最高,那非《庆余年2》莫属。
如今《庆余年2》已经落幕,对于追剧的观众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庆余年3什么时候播?
尽管心情急迫,但是距离《庆余年3》播出为时尚早,要知道《庆余年1》和《庆余年2》之间足足相隔了五年,在等待的时候,不妨回味一下前两部的精彩剧情,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可以好好揣摩的细节。
比如,在《庆余年1》和《庆余年2》中,分别有一位朝堂重臣告老还乡,虽然都是离开朝堂,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梅执礼在回乡的路上,被庆帝安排黑骑扮成马匪截杀;而林若甫在回乡的路上,虽然也有黑骑出现,但是得以全身而退、毫发无损。
两次调动黑骑,下令的都是庆帝,同样是朝廷重臣,为何梅执礼和林若甫的境遇,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最为关键的原因,林若甫比梅执礼聪明多了,对庆帝的帝王权术心术,理解得也要深刻得多。林若甫很清楚,庆帝要对自己发难,他迅速做出了反应。
一见到庆帝,林若甫就立刻伏地请罪,庆帝夸赞林相劳苦功高,实则是暗指他位高权重一手遮天,做事早已不把皇权放在眼里,随心所欲,哪里还知道感谢皇恩浩荡。
正是因为林若甫的算计,才让太子的门客像跳梁小丑一样在大殿上丢人现眼,更把皇子之间的不和摆在了众多朝臣面前,这一番可让皇家丢了脸面,庆帝表面不说,心里可恨死了。
林若甫见到庆帝后,一脚踢翻了侯公公搬来的凳子,虽然演技有点拙劣,但是也很明确地告诉庆帝,自己已是老眼昏花、百病缠身,皇恩浩荡百死亦难回报。
有趣的是,林若甫还特意强调,这个百不是平白无故的白,而是百千上万的百。
在这场林若甫和庆帝的会面中,林若甫并不一直处于守势,如果倒持太阿,一味乞求庆帝怜悯,那么自己的命运就和梅执礼一样,完全被庆帝拿捏住了。
于是,林若甫对庆帝说——“臣,残躯无力国事,尸位素餐”,这句话看似是说自己不中用了,其实是告诉庆帝,我虽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但是因为年老体衰,下面那些臣子的所作所为都是他们自己干的,有什么过错,捅了什么篓子,都和自己无关。
你庆帝要是不高兴了,冤有头债有主,去找下面那些臣子,这个锅我可不背。
在这场对话中,林若甫充分展现了自己对于帝王心思的准确把握,他虽然和《大宋提刑官》中郭达饰演的刁光斗是两个时空的人,但如果两个人见面,一定会觉得对方是最懂自己的知己。
因为他们对于什么是王法,看法是非常一致的——什么是王法?王法就是皇家的法。
庆帝问他,这次告老还乡是否孤身返乡,林若甫立刻明白了庆帝的用意,立刻躬身回复:臣孤身返乡,即刻动身。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即便女儿林婉儿大婚在即,我也不会留下来,更不会再和别的朝臣有接触,一个人马上返回家乡,至于儿子大宝则会留下来当人质。
这样庆帝你就可以大可放心,我不会再有别的什么心思。
当然,依林若甫的聪明,他是绝不会简单地就把大宝留下来当人质,而是托付给了范闲,并告诫吃穿用度不可克扣,这有陛下作证。
其实这句话也是在提醒庆帝,别想着对大宝有什么不利举动,范闲可看着呢。
应该说,林若甫落得个告老回乡的结局,起因是范闲彻查科举舞弊,林若甫此举同时也给范闲解了围,他的门生故吏就会明白其中的缘由,不会再为难范闲。
这大概就是林若甫口中所说的做臣子最刺激的事情——和陛下斗,其乐无穷。
在朝堂混迹多年,久居相位,林若甫早已洞悉人心人性,在了解到庆帝的想法后,他放低姿态,主动请辞,但是又暗藏玄机,于无声处给自己留下了回转的余地。
这就是林若甫比梅执礼的高明之处,同样是示弱,面对庆帝服软认输,但是始终留有底牌,让庆帝有所忌惮。
识时务、知进退、明人心,同时为自己留好后路,即便是深谙权谋之道的庆帝,也无可奈何,林若甫终究可以全身而退。
在庆余年这部剧中,还有很多这样令人深思的剧情,而这些也正是这部剧成为经典的加分项。
最后,我就想问一个问题,《庆余年3》啥时候能播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