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评价最高的皇帝之一,他受到后世不少学者的推崇,与宋仁宗赵祯并称,成为中国古代皇帝中仁君的典范。他一登基就革除了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的弊政,罢免了臭名昭著的内阁首辅晚安,铲除了妖僧继晓、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等奸佞小人,逆转了成化末年朝廷腐败重生的局势。在他的严厉处置下,宦官专政的局面得到遏制,东厂、锦衣卫等特权机构不敢任意行事,朝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人在对朱祐樘处置腐败的手段表示赞扬的同时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他能够一登基就扭转成化末年的腐败局势呢?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切中了朱祐樘登基后的关键问题,皇权的归属和掌控。朱祐樘之所以在登基之就能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扫明宪宗成华末年的腐败和颓势,这与他全面掌控了朝廷的大权是密不可分的。可要完成这一切,不是简单的换个皇帝就行的,那需要对朝廷的权力格局进行重建。而在登基之前,朱祐樘虽然是皇太子,却长期在东宫读书,几乎没有参与政治的机会。而且他也没有自己的执政团队,与朝廷中的官员联系极少。在此情况下登基,他就是个光杆司令,朝廷中缺少左膀右臂,又如何能解决腐败问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明宪宗成华末年的政治局势说起。众所周知,由于明宪宗朱见深的纵容,成化末年腐败重生,各种弊政给国家和百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以内阁首辅万安为首的官僚集团,为了自己的私利玩弄权术结党营私,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明朝官场也黑暗无比。朱见深为了压制文官士大夫集团,大量的提拔宦官干预政事,还让过内阁痩官流程,任命了大量的传奉官、道士、僧人,以他们来制衡文官集团的权力。于是大量的奸佞小人混入朝廷,仗着朱见深赐予的特权身份贪赃枉法,使得社会凋零,腐败重生。
这些特权阶层在朝廷中形成了蔓延全国的利益链,上至内阁司礼监,下至各州县官员,都与这些特权官僚息息相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这些特权官僚连根拔起,彻底推翻明宪宗朱见深时代的朝廷权力架构。可如以此一来必然得罪以万安、梁芳等人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引发朝廷的政治斗争。这样的政治斗争持续时间越长,波及面越广,对国家和社会的伤害就越大。所有要解决这个问题,朱祐樘必须速战速决,以雷霆万钧之力迅速将既得利益集团的官僚们拿下。他要完成这个目标,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势力支持是不可能的。
对于刚刚上位的朱祐樘来说,他能动用的政治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他从成华十一年被封为皇太子开始,就长期隐居于东宫读书,接触朝廷政治的机会非常少,这与他之前的几个皇帝是截然不同的。在他之前的皇帝中,除了明代宗朱祁钰在登基前少有接触政务,其他的皇帝在登基前已经在朝廷中非常活跃了。尤其是明仁宗朱高炽,在登基前长期以太子身份监国和处理政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当家太子。明英宗朱祁镇虽然幼年登基为帝,但在亲政前也经过了好几年的政务实习,对朝廷政治局势和治国理政并不陌生。
可朱祐樘与他们不同,他既没有参与朝廷政治事务,又没有自己的执政团队进行政务实习,是典型的甩手掌柜。让他一上台就要清除明宪宗朱见深留下的奸佞集团,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让人意料之外的是,朱祐樘上台后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把这一切都搞定了。内阁首辅万安被迫罢官,朱见深宠信的妖僧继晓被处死,侍郎李孜省被流放,太监梁芳逮捕下狱,以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为代表的一千余名官员被罢免。朱见深为了制衡文官集团而任命的大量传奉官、法王、国师、真人、国子等特权官员也一律革职查办。
朱祐樘的这一操作让朝廷风气大变,也使得长期被这些特权官僚压制的文官士大夫们弹冠相庆。可是仔细阅读这段史料,却发现朱祐樘能完成这一切,非常的让人不可思议。他作为十八岁的,刚刚登基称帝的年轻皇帝,在没有成熟执政团队的情况下,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完成这样的操作,简直可以用神话来形容。难道真如史书上说朱祐樘作为皇帝的权威,天然的让宦官和大臣们臣服,所以主动交出到手的权利,束手就擒么?实际上只要理智的人都不会这么认为,尤其是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那是你死我活的,谁都不可能束手就擒。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朱祐樘不是靠着皇帝的权威,而年仅十八岁的他在朝廷的影响力有限,又凭什么拿下万安、梁芳等统治朝廷多年的既得利益集团呢?在认真查阅史料后可以发先,朱祐樘虽然没有接触过朝廷政务,但并不代表他在朝廷中没有支持者。而支持他的人中,两位司礼监太监成为他扭转朝廷局势的关键所在,这两位便是明朝大名鼎鼎的太监怀恩和覃昌。这两位名人虽然是太监,但可以说是太监中罕有的名垂青史的存在。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朱祐樘才能迅速坐稳皇位,掌控的朝廷大权,逆转了朝廷的局势。
关于怀恩的履历,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过。他的资历非常的老,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就经入宫。他的族兄戴伦时任兵部尚书,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老师。因为在做官时得罪了朱瞻基,进而牵连到全族。于是戴伦被处死,怀恩之父太仆卿戴希文被抄家入狱,年幼的怀恩被送入宫中。因为资格比较老,再加上躲过北京保卫战后的政治风波,明代宗朱祁钰年间怀恩成为朝廷资料最老的太监之一。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后,怀恩进入司礼监。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管东厂和锦衣卫,成为当时的太监第一人。
由于怀恩是文官士大夫家族出身,所以他与文官士大夫集团的关系很好。他执掌司礼监时,司礼监与内阁的关系很融洽,也成为造就成华初年的中兴迹象的重要大臣之一。怀恩与别的宦官不同,他坚守宦官的本份,并不随意插手朝廷政务。在明宪宗朱见深与文官士大夫集团发生冲突时,他也不随意插手,更不利用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力打压文官集团,所以在朝廷中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他的这种作风得到了朱见深认可,得以长期执掌司礼监,直到后来因朱祐樘的皇太子位问题发生冲突,被下放到凤阳孝陵司香,
这件事发生在成化末年,当时朱见深开始对梁芳等太监大肆挥霍宫廷财产表示不满,声称朱祐樘登基后会收拾他们。于是梁芳等人感到恐惧,便勾结受宠的万贵妃,图谋废除朱祐樘的皇太子位,改立兴王朱祐杬为太子。怀恩知道这件事后表示强烈反对,而且朱见深发生冲突。朱见深一怒之下将怀恩下放到凤阳孝陵司香,让怀恩的副手覃昌执掌司礼监。覃昌上任后继续反对废除太子,并联合内阁大臣万安、刘吉等阻扰,事情僵持不下。恰好此时泰山发生地震,覃昌以泰山在东为由,认为老天爷反对,于是朱见深才打消了换太子的想法。
这位阻止朱见深废太子的太监覃昌也不简单,他不仅仅是怀恩的副手,更是朱见深的心腹太监。朱见深十岁时他就成了伴读,在朱见深身边的时间仅次于万贵妃,所以深受信任。覃昌作为司礼监的二把手,但外出传旨的次数竟然高达八十九次,超过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的三十次,由此可见朱见深对其的器重。除此之外覃昌还多次主持皇宫选妃、皇子冠礼、太皇太后上徽号等等大礼,就连朱祐樘的太子妃都是覃昌主持选拔的。朱见深把如此重要的事交给覃昌,可见覃昌在他心中的地位甚至高过老资格的怀恩。
怀恩被下放到凤阳后,覃昌接替掌管司礼监,并且兼管东厂和锦衣卫,成为宫中权势最大的太监。梁芳等人虽然深受朱见深宠信,又有万贵妃当后台,但权势比起覃昌也颇有不如。尤其是在西厂被废,汪直被贬官后,在宫中权力最大的就只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可以说朱祐樘之所以能快速坐稳皇帝为,这与覃昌帮他稳定皇宫内外的局势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有着覃昌的支持,没有执政团队的朱祐樘才能迅速控制朝廷大权,为清除梁芳等奸佞打下基础。而且覃昌等人力请朱祐樘召回怀恩主持司礼监,也成为清除成化年弊政的开端。
可以说对于首次执政的朱祐樘来说,能够在一年之内清除成化年间的弊政,处置以万安、梁芳等奸佞集团,这与怀恩和覃昌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在没有私人执政团队的情况下,没有这两位大太监的支持,没有东厂和锦衣卫的力量,朱祐樘不可能将朝廷的局势逆转。而且这两位大太监还推荐了以王恕、马文升为代表的一系列文武大臣,辅助朱祐樘革新了朱见深留下的朝廷,为后来的弘治中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从这些功绩来看,怀恩和覃昌名垂青史也是实至名归的,他们对明朝和朱祐樘的贡献的确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