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真是奇怪的生物,东南亚国家“静悄悄”地走入了少子化时代

闲说宇俊星 2024-01-02 05:56:00
东南亚人也不生孩子了

前两天看缅甸的局势分析,突然发现这个人均1000多美元,东南亚最穷的国家生育率才2.2。缅甸这种处于前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居然生育率也就刚能维持人口更替,我一直以为缅甸生育率起码也得3.x。

接送孩子上学的缅甸妇女

缅甸女性说:“这个时代,生育4、5个孩子怎么养育?最多只能生2个孩子。过去的人并不重视日常生活的质量,因此生孩子并不难......”

这个口气和今天中国人几乎是一样的,我很难想象这还是亚洲最不发达地区人民的育儿观念。几十年前我们处于农业社会祖辈时生孩子真的只是多一双筷子的问题。

亚洲其他早期经历工业化的国家比如中韩,在工业化早期都经历生育率到6.0的极高生育率时代,加上人口死亡率下降中韩都经历了30多年人口爆炸带来的巨大社会压力。而在这种压力下都搞过各种版本的“计划生育”。

如今的东南亚地区国家居然就这么“静悄悄”的走入了老龄化少子化的阶段。所以我觉得像很多论坛说的要国家补贴、人人住大房子就能提高生育率很可能都没触及问题本质。

我国历年出生人口60年代和80末是两波高峰

而东南亚的缅甸一直处于农业社会,人口从60年代的2500万人增长到今天的5500万人,这个增长率还不如隔壁的泰国。泰国从60年代的2600万人增长到6900万人。但是泰国起码有过一段高度经济增长的阶段,国内有不少转移过来的产业,经济和受教育程度比缅甸强太多了。

缅甸不是一个特例,其实东南亚很多国家生育率和生育观念都显著的“超前”于他们所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说中国是未富先老,很多东南亚国家是未饱先老。

泰国的老龄化也相当严重

人口稠密的东南亚地区,现在生育率也像东亚三国看齐了,好几个国家生育率远远低于维持人口更替的2.1。

泰国生育率1.2已经和日本差不多了,而且2021年泰国破天荒的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这比中国还早一年,22年泰国出生人口50万,出生率和出生人口再创下历史最低水平。

越南生育率1.6,也已经迈入了超低生育率阶段。即使是经济不发达的柬埔寨和老挝也只有2.1和2.6的生育率。

尽管东南亚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如东亚三国,相对贫穷的他们“似乎”该有更高的生育率。中国在计划生育年代人们常说的“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现象在这些国家不生效了。东南亚的年轻一代的生育观念也迅速向已经工业化的东亚三国靠拢。

我们南面的越南总和生育率连续18年为2.1以下,从2011年开始越南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胡志明市的生育率是越南全国最低的,每名育龄妇女只生1.24个孩子,胡志明市1/4的青年单身。

马来西亚人也生不动了

宗教氛围浓而且从来不节育的马来西亚也录取到了生育率新低,马来西亚统计局17日发布的《2023年人口动态统计报告》称,该国去年总和生育率(育龄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数)为1.6。这一数字创下自1970年以来最低纪录。而且华人生育率最低为1.0,马来人为2.1。

10年前印尼的优生优育口号还是“两个就好”

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出生和马来西亚半斤八两。1990年至2022年印尼的出生率或总生育率下降了30.64%。2020年最新数据显示,印尼女性在育龄期间平均仅生育大约两个孩子。

李光耀认为他解决不了新加坡的人口问题

新加坡就不用说了,连前总理李光耀也放弃了人口刺激。因为新加坡已经做到了人人有其屋有工作,但是年轻男女就是不结婚不生孩子。新加坡基本上把引进高技术高知移民当成维持国家人口结构的办法。

生育率和宗教、经济发展程度、文化观念相关。但唯独和人种不相关,同样是阿拉伯人的加沙地区每个家庭生育6个孩子,而在阿联酋这个数字是1.8,而且还在下降。

生育率下降是一个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欧亚大陆上所有的文化种族都碰上这问题。目前除了黑非洲和中东个别的穆斯林保守国家,全部出现了生育率下滑的现象。即使在目前最能生孩子的非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在趋向于生少量孩子。

带孩子打疫苗的非洲妇女

如非洲的坦桑尼亚,总和生育率从6.91下降到4.73,非洲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在2021年发现生育率已从仅仅5年前的5.8降至4.6。尽管这个生育率还是冠绝全球但是下降趋势还是很明显。

智能手机惹的祸?

有人把全球的生育率下降归功于近十年智能手机的普及,认为是智能手机让生儿育女变得可有可无。这个显然是小题大做了,但是智能手机带来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普及对降低人们生育意愿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富和普通人都在刷短视频

在很多后发国家,虽然还没有进入工业化或者刚开始工业化,但是2010年后智能手机的普及,特别是横行世界的多款app基本统治了大部分人的手机端。世界各地的人从手机里面消磨时间,不知不觉中领会或者认可了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和“自我解放”。

有人说智能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比找对象有趣,让人对婚姻不再憧憬;或者手机的普及,让许多人认识到自己永远跟不上社会发展,因此不愿意组建家庭;说刷短视频,傻呵呵就能过一天,还节约了找对象的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开销。

火到俄罗斯的科目三

比如最近很火的短视频“科目三”,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了。我看着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年轻人跳着一样的舞蹈顿时有一种世界大同的感觉。

在意识形态上,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年轻人趋于统一了。落后地区没有先进的物质水平和便利的基础设施,但是脑子里面已经都是发达地区光鲜亮丽的小哥哥小姐姐。也都憧憬精致奢华的生活。

通过手机随便看漂亮小姐姐

很多地方虽然生产还是延续这古老的农耕传统,但是再用老一代的多子多福的观念教育年轻人已经不行了。

也就是政治经济学所说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很多生产力落后的地区被加上了一个和他们不匹配的意识形态。

传统文化的容身之地,都被消费主义,资本主义文化击败了。智能手机不是罪魁祸首,只是智能手机迅速的把现代社会的消费观普及到全世界了。

现代社会人们感觉的要不了孩子,很大程度是生活方方面面市场化之后,需要越多越多的刺激各种欲望,需要不断的消费来维持你的幸福感。而孩子明显是的“拖累”。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抚养人负责到底,这在农业社会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如今却还要占用你的时间、金钱。所以年轻人抱怨生了孩子生活质量下降从消费角度来说是对的,给孩子花钱多,花的时间多,那么留给自己的当然少了,当然不想生。

农耕时代抚养孩子的观念在全世界迅速退潮

养孩子仅仅按照经济角度去算的确是不经济的,即使国家补贴的再多也没用。因为养育孩子需要大量时间陪伴,很多被消费主义洗脑年轻人,情愿刷手机消磨时间估计也不会把时间留给孩子。这样的人你补贴再多他们也是无动于衷的。

现代社会鼓吹自我意识觉醒,精致生活,大部分是披着文艺外皮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在什么方面,最后都是消费自由,超过自己需求的大量消费。用花钱的多少来衡量幸福感,这样的军备竞赛是永无止境的。这种思想主导下的人去生孩子就全是开销没有收获。

琳琅满目的商场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

资本会无时无刻的鼓励人们追求享乐主义来维持各种需求,开发新的需求,但是享乐不等于幸福,还会透支现代人可怜的现金流,最后生育率还是不断下降的。很多不谈恋爱的年轻人能节约大量的钱,但这种节约行为资本是不欢迎的。

非洲和穆斯林国家,受现代消费主义影响相对低,暂时可以保持高生育率。但是这个趋势也是改变不了的。

如果要提高生育率,除了金钱和时间的补贴。怎么提供一个新的坐标系去衡量人的幸福感,也许就是打破消费主义至上,重建人类精神层面的、共同的价值认知。

某种程度来说,难,很难,非常难!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