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合肥携手造车,江北笑了

围一圈大南京 2025-01-10 17:45:01

众所周知南京在新能源领域发力很早,2020年南京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在当时就已经是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全的城市之一。

从最新发布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指数(2024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江苏在新能源方面的优势,遥遥领先。在企业指数前十排名中LG新能源、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都是南京的老面孔。

LG新能源在南京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栖霞新港和江宁滨江,规模都不小,甚至上月(12月22日)在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LG新能源官宣中国总部落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港),足见南京在新能源领域的地位。

不过LG新能源虽然在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全球市场表现强劲,但在国内的装车占比却比较一般。而蜂巢能源主要在溧水,国轩高科布局在六合。

上图:LG化学滨江工厂

根据2024年11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我发现南京人比较熟悉的国轩高科和蜂巢能源这两个新能源电池品牌的表现较为抢眼,分别排名全国第四位和第五位,装车量占比也都是增长的态势。

效率与深耕

其中国轩高科这几年在南京的成长速度很快,其2015年4月落户南京六合,当年投资、当年见效,整体效率非常高,前后布局的三大主体堪称巨无霸,均已投产。

南京国轩电池(2015年)- 占地206亩,年产2GWh动力电池项目;

南京国轩新能源(2018)- 占地207亩,年产6GWh动力电池生产线;

江苏国轩新能源(2021)- 占地484亩,年产20GWh动力电池生产项线及配套设施;

这意味着国轩南京在动力电池方面的总产能为28GWh,这个数字还是很可观的。光看文字的描述其实还并不是很具象,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给大伙儿看一组对比图。

回到2010年前后,别说国轩高科,六合龙池湖和经开区都不过才刚刚开发,六合新城或六合新城二期在当时也都还不存在。然短短十多年,如今的六合不仅经开区早已被各类制造业企业填满,城市也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多个新区域的开发,关键完成度都很高。

通过对比,我们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国轩多个厂区的占地面积有多可观,妥妥的“大厂”配置,国轩在六合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注意到国轩在六合几个厂区的屋顶近两年大面积安装上了光伏板,同时在江苏国轩新能源厂区西侧,设置了一排排采用集装箱式设计的电池储能舱,其中包括60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60套电池管理系统等储能设备。这也是江苏单体容量最大的客户侧储能项目,25.6兆瓦/202.8兆瓦时储能电站,就在2024年12月4日正式送电投运。

据了解,江苏国轩新能源高峰用电负荷约38MW,即3.8万千瓦,而储能电站的投用,最高可以降低电网负荷功率2.4万千瓦,作用十分明显,这对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有很大帮助。而从“双碳“的角度来说,环保的意义也非常突出,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8万余吨、减排二氧化碳5.4万余吨。

由于和六合的合作非常成功,国轩新能源还把全球供应链配套总部基地也落在了六合,就是位于六合龙袍的南京盛世精密。内部包括1、2、3、4号厂房以及研发办公楼、宿舍楼等,去年下半年,1、2号厂房就已经全部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未来将形成年产150Gwh新能源电池精密结构件。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南京六合这几年的发展思路很棒,尤其是决策层对相关产业领域的认识非常充分,实现了地方与企业合作效率的最大化。

除了国轩高科,日立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也很顺利,其总投资高达64.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包括厂房、研发楼等配套设施。项目用于日立南京公司现有产线搬迁、新上汽车直喷喷油嘴Di研发生产以及汽车重要部件xEV的研发生产。

所谓xEV指的是逆变器,其将电池包的直流电转换为用于驱动电机的交流电,而转换的效率又很大程度决定了车辆行驶的能耗表现。同时主驱逆变器的峰值功率配合高性能的主驱电机,也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

可见其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极为关键的组件,含金量很高。我们常说的400v或800v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保时捷Taycan,用的就是日立提供的基于Si-IGBT技术的800V的逆变器。2024年1月,xEV(电机逆变器)项目首条线就已经实现了投产。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南京六合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力道相当猛,而且我觉得六合表现出了足够专一和深耕的精神,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了相当亮眼的成绩,这一点很棒。

合作共赢

当然,南京的发展一向比较均衡,不管是城建还是产业,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LG新能源和国轩高科,南京在溧水、江宁也做了一些布局。新能源电池厂也还有蜂巢能源、欣旺达、正力新能、中比新能源等。

除了六合、栖霞和江宁,溧水在这个领域这些年也表现出了不错的态势,除了电池厂蜂巢能源、欣旺达、银隆等,还有一些整车制造厂,比如长安汽车等。这显然与六合在新能源领域专一且深耕的玩法不太一样。

上图:蜂巢新能源

近日江北新区的南汽电池PACK产能项目一期产线总体也进入到了调试收尾阶段,动力电池这块,南京的综合实力很强,有很深的积累。

上图:南汽电池PACK产能项目

同时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也非常充分,中汽创智、紫金山实验室、一汽研究院等8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平台,南汽、南京长安等7大整车企业,T3出行、运满满、鱼快创领三大总部级运营平台,显然在细分赛道与零部件上优势明显。另外南京在电芯、电机、电控、车用芯片、汽车软件、激光感知等零部件方面优势也十分突出。

未来如果还能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方面进一步突破那就更加完美了。比如合肥走的就是以整车规模效应引领产业集群的模式,虽然思路和南京不大一样,但这些年的成绩却很出挑,走得也挺顺。

或许正是看到了南京与合肥存在优势互补的可能,最近两市联合签署了《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未来两地将在智能制造、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双方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开展产业协作交流、互补发展。

而之所以是这四个领域,我认为和在建中的北沿江高铁(沪渝蓉高速铁路上海至合肥段)有很大关系。通过这条高铁,合肥与南京长江以北区域将实现强力串联,而智能制造、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也正是南京江北区域或合肥的优势所在,这就为互补合作提供了可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