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终于公布了,这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是全国数据,而各地的普查数据要等到2025年随同2024年经济数据一同公布。
2023年的经济总量经过修正后上调到129.4万亿元,比初步核算增长了3.4万亿。作为对比,2018年的第四次经济普查调增了1.9万亿。不过大家比较关心各地的GDP修正数据。
以2018年的第四次经济普查为例,当时山东、天津等省直辖市GDP下调幅度比较大。当年下修幅度最大的是山东省,减少了9820.83亿,下修比例最高的是天津,下修幅度高达29%。下修城市以北方城市为主,当时国企是挤水的重灾区。
图片来自网络
5年之后,第五次经济普查的主要调整项是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原来居民住自己的房子也要算GDP的,所以不要以为自己在家躺平就没有为国家做贡献,其实只要有房子住就已经在为GDP做贡献了。
这次的调整是把居民自有住房服务的核算方法从成本法改成了租金法,光这一项就上调了1.3万亿GDP。
成本法和租金法有什么区别呢?简单点来说,成本法是按照房租建造成本算折旧,例如70万建筑成本的房子,按照70年每年折旧就是1万元,这种方式的优势比较容易计算,但是低估了房产的价值。
租金法则是按照市场租赁价格计算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其实很明显租金法估算出来的价值会比成本法高。
试想一下,20年前的房屋建筑成本才多少?同样70万的房子现在在上海应该有700万,700万的房子一年的租金少说也有7万,这样计算GDP就放大了7倍!
所以说经济总量越大、房价越高的城市,受租金法的影响越大,像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GDP肯定膨胀了不少。
而四五线城市,因为租房市场不发达,所以影响没有那么大。
除此之外,一般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GDP会调增,民企有藏GDP的意愿,而国企一般会放大GDP算领导业绩,总之成本法改为租金法后,城市之间强者恒强的格局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