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间,国产功率半导体大厂士兰微发布公告,宣布将2023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年产 36 万片 12 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和“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 2026 年 12 月。
士兰微募投两大半导体项目延期至2026年11月25日晚间,国内功率半导体IDM龙头企业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士兰微”600460.SH)公告,两个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
其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36万片12英寸芯片生产线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4年12月延期至2026年12月,延期两年。另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5年9月延期至2026年12月,延期15个月。
据士兰微此前公告,“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实施主体为士兰微控股子公司成都士兰,募集资金将通过士兰微向成都士兰增资的方式投入,项目建设地点为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阿坝工业集中发展区,项目总投资为30亿元,其中拟投入募集资金11亿元。
该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将在现有功率模块封装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的基础上,通过购置模块封装生产设备提升汽车级功率模块的产能;项目达产后,新增年产720万块汽车级功率模块。
功率半导体迎扩产潮正如士兰微在公告中所称,业界认为其此次扩产为因应集成电路及功率半导体市场机遇。众所周知,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芯片产能短缺现象持续,如今已从汽车行业向手机、家电行业蔓延,“得产能者得天下”。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应用市场迅猛发展,功率半导体近两年迎来市场东风,如今产能紧缺,功率半导体更是早已出现供应不足现象。3月下旬,捷捷微电在投资者平台上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订单很饱满,目前订单交期已经排到今年的6月份以后。
面对市场需求,海外功率半导体巨头们亦已启动扩产。
今年3月,东芝宣布将斥资约250亿日元,在日本石川县加贺东芝电子公司新建一条300mm晶圆生产线,以提高功率半导体生产能力,该生产线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开始量产,主要用于制造低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3月8日,博世也宣布其德累斯顿晶圆厂首批硅晶圆从全自动化生产线下线,为其2021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生产运营奠定基础,该晶圆厂投入运营后,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用于汽车的功率半导体,如用于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DC-DC转换器等。
再观国内功率半导体IDM厂商,2020年8月,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宣布投资120亿元人民币(约18.5亿美元)在上海临港新建一座300mm(12英寸)功率半导体晶圆厂,该晶圆厂已于今年1月动工,将于2022年7月投产,产能预计将达到每年40万片。
对于士兰微本次扩产,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功率半导体厂商必须想尽办法把产能拉起来,因为晶圆制造产能是功率半导体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目前产能比较紧缺的情况下,产能更是显得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 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