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伊普斯维奇1-1战平了曼联,可是不论是进球的机会,还是比赛场面来说,伊普斯维奇更值得获得比赛的胜利,他们拿到了更多的进球机会,赛前的战术布置更有针对性。阿莫林用2分的代价,证明了曼联前场球员的战术素养有多差,用了45分钟的比赛时间,证明了滕哈赫过去2.5年时间的消耗。
阿莫林执教曼联的首秀,就遭遇了中后场的伤病危机,马奎尔、利马都没有进入比赛大名单,老将埃文斯不得已披挂上阵,曼联用了马兹拉维+埃文斯担任两个边中卫,德里赫特成为拖后保护的一员。达洛特、迪亚洛成为曼联的两翼,埃里克森、卡塞米罗搭档双后腰,加纳乔、B费、拉什福德成为前场三叉戟。
麦肯纳曾经是索尔斯克亚教练组的一员,他对曼联的前场三叉戟非常熟悉,对于达洛特非常熟悉,这场比赛他掐住了曼联的命门:埃里克森跑动速度慢、埃文斯前顶不够好、达洛特左脚出球不够好、加纳乔回撤接应的节奏不够好,曼联左路到处都是不够好,那么就掐着曼联的左路打。
怎么掐?在后场出球环节,切断曼联向右路的传球路线,防空曼联的左路,迫使曼联后场出球向左路出球,然后全员压上去逼抢达洛特。本来埃文斯、达洛特这一侧处于空位,他们拿球之后能够快速向前出球,也能破局,可是埃里克森向边路移动接球很少、达洛特身前的加纳乔回来接球次数不够,这导致达洛特出球迟疑,屡屡被包了饺子。
全场比赛,达洛特73次触球,仅仅完成了35次成功传球,从达洛特这一侧丢失了不下于8次球权,伊普斯维奇扳平比分的进球,就是从达洛特这一侧打开的缺口。伊普斯维奇在达洛特这一侧的传中,形成了不下于4次有威胁的射门,问题不仅仅是达洛特1人的,埃里克森、加纳乔、埃文斯在这一侧都有一定的责任。
后场出球被压制,前场进攻的问题也出现了,曼联前场缺少一个对抗的强点,中锋位置的拉什福德根本不对抗,后场长球传到前场,拉什福德永远是转身跑身后,导致对手的中后卫很轻易就绕前提前断球,右路的迪亚洛得不到队友的支援,右边前腰的B费更像是一个前场自由人,迪亚洛拿球之后一直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
曼联在上半场的进攻威胁,全是反击得来的,曼联在阵地战进攻根本无法传球进入禁区,这就是曼联前场球员战术素养差、无法落地战术。阿莫林在赛后解释说:“我觉得我的球员想的太多了”,到底是什么想多了?是想赢怕输,还是想得太多没有按照战术执行?至少在我看来就是没有按照战术执行。
那么怎么办?换人,霍伊伦换下拉什福德,有了中路的对抗和牵制;齐尔克泽代替B费去踢右前腰,迪亚洛身边有了支援的队友;乌加特换下卡塞米罗,增加了横向补位的速度;B费代替埃里克森去了出球中场,减少了B费在前场撒丫子乱跑的时间;卢克肖换下埃文斯,增加了签订的能力。这一套换人,某种程度上盘活了曼联的后场出球、中场过渡,虽然在进攻三区的处理球还是很糟糕,至少曼联有了阵地战进攻的攻势,而不是仅仅依靠反击。
阿莫林付出了2分的学费,知道了现在这一群曼联球员是什么样的球员,知道他们的战术素养到底如何,他可以知道到底谁才适合自己的战术体系,这一场平局对于阿莫林是好事情,只是希望曼联管理层能够充分支持阿莫林,支持阿莫林去拿下一些球员,毕竟这些球员一旦没有出场机会,他们会找经纪人闹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