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古代,就连一件破棉袄、旧皮袍,也能被典当出银子来?

江话直说 2024-08-21 11:54:33

在不少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当铺”的影子。

主角在走投无路时,往往会拿着一些物品来到当铺,和掌柜或是伙计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以极低的价格把物品抵押给当铺,换取一些银两。

在影视剧中,我们所看到的能够拿来典当的,往往都是一些名贵的物品,比如价值不菲的手表、祖传的手镯、名贵的发簪等等。

这就使得我们产生了一种固定思维,那就是认为当铺只会收取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物品,对于看上去破破烂烂的东西一律拒之门外。

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一定是被影视剧给误导了。

其实,在古代的当铺里,一件露出棉絮的破棉袄、或是旧的发黄的皮袍都是能典当出一笔银子,这是为什么呢?

一、当铺的由来

当铺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典当业,有的则认为出现于东汉。

而大多数史料则认为当铺作为一种社会行业雏形,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只是当时并不叫当铺,而是叫做“质库”或是“寺库”。

为什么叫做“寺库”呢?

因为在当时的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佛教非常兴盛,到处都是佛寺,教徒众多,寺庙的香火极为旺盛,大量钱财汇聚于此。

当时因为连年灾荒、再加上战火不断,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异常艰难,很多人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衣不裹腹、过得非常惨。

而集聚了天下大量财富的寺庙,就让老百姓拿出家中的一些旧东西,来到寺庙来换取一些银两,等到有钱了,再付些“利息”赎回即可。

这种行为,不论是对于寺庙,还是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有利的,寺庙赚取了利息、老百姓解决了燃眉之急,可谓是双赢。

这其实就是当铺的雏形,只是当时还没有形成一种社会行业。

其实在南北朝之前,中国古代社会就已经有了“典当”这个概念。

就是一方用自己的物品,向另一方换取银两,或是相对的等价物,双方约定在一定期限之内,典当的一方要及时用钱赎回典当的物品,否则将归另一方所有。

这种行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那个时候还只是一种个人行为。

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渐渐成为了一种行业被固定下来,这也就是当铺、典当行的雏形。

而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国力日渐强盛、以及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典当业也随着其他行业一起有了飞速的发展,各地相继出现了不少当铺和典当行,被称为“长生库”。

而在这一时期,当铺或是典当行,可不是你想开就能开,大部分是由寺院和达官显贵们包办,普通老百姓是绝对没有机会或是能力染指的。

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当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极速增长。

朝廷也放开了对于开办当铺的限制和要求,这就使得一些有实力、但并不是达官显贵的人群,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中来。

二、当铺中的黑暗

俗话说“无奸不商”,这句话放在当铺行业,简直再恰当不过。

当铺想要盈利,就要想办法从顾客所要典当的物品身上做文章,想尽一切办法贬低客人物品的价值,从而从中赚取差价。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你遇到了一些难事,急需用钱,因此想要把自己一块价值数万的手表拿到当铺典当掉,以换取钱来处理事情,而你心里想着这块表只带了不到一年,至少能换取一万元。

可是当你信心满满的拿到当铺之后,掌柜的就会对手表各种挑毛病,不是款式老了,就是时间长了,要么就是进灰了等等,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的压低价格。

而你此时因为急需用钱,面对掌柜的那口若悬河般的说辞毫无办法,最后只能以五千元成交。

当你拿着钱无可奈何的走出当铺时,掌柜的往往就会咧嘴一笑,心中暗喜,今儿又赚了一笔!

除了往死里压价,当铺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会把窗口弄的老高,通常会超过普通人的身高,然后还会焊上牢固的铁窗,把客人与掌柜或是伙计隔开。

很多人对于这样的设计很不理解,这不是让来当铺当东西的客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吗?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呢?

说白了,这其实是当铺为了自保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防止那些强盗、小偷光顾,也能保障自身安全。

你想想,一般来当铺当东西的都是一些急需用钱的穷苦人,他们来之前幻想着能用物品多换些钱。

可是到了当铺遇到死命压价的老板,给出的价格可能还不及自己所想的十分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有脾气暴躁的客人想要把掌柜的胖揍一顿,但是最终会因为柜台修的太高、又隔着铁栅栏,最后也只能悻悻作罢。

三、破棉袄、破皮袍也能换钱?

在一些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人会拿着金银首饰、名贵字画等来到当铺进行抵押、或是换钱。

这往往就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当铺只收这些名贵的物品,其他东西很少过问。

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因为在古代,能够拥有金银首饰、名贵字画和古董的,只能是那些地主豪绅、达官显贵,普通老百姓家中是没有这些奢侈品的。

对于当铺而言,他们接待的客人不可能全都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毕竟人家家大业大,来当铺只可能是偶尔应应急,最大的客户源其实还是那些普通老百姓。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的家中,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够拿出来典当的物品,只有身上穿的,或是压箱底的破旧棉袄,或是皮袍。

在现如今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很难想象那些在我们眼中破烂不堪、到处都是破洞的旧衣烂衫,在古代还能拿到当铺换取一些银两。

尤其是一些破旧的棉袄或是皮袍,有时候换取的银两还是相当可观。

很多人就会纳闷,这些破旧的衣服,如果放在现代,都是一些要被丢掉的东西,为什么在古代反而会有当铺会愿意收呢?难道掌柜的都是傻子,或是有同情心吗?

当然不是,前文刚刚说过,开当铺的各个都是利益至上,不赚钱的买卖他们是不会干的。

之所以会愿意收破棉袄和破皮袄,还是因为这些看似毫无价值的东西,在古代还是很有市场的。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是远远赶不上现代,这就导致了整个社会物资非常匮乏。

那个时候,如果在寒冷的冬天你能有一件棉袄或是皮袍,可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因为它可以用来御寒,让你在大雪纷飞的寒冬感到温暖。

在古代,一般来说,能够穿的起棉袄或是皮袍的绝对不会是穷人,这是因为当时的衣服都是纯手工制成,不像现在都是用机器批量做出来,所以费时费力。

再加上当时棉花的产量很低,能够用来做棉袄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这就使得一件成品棉袄或是皮袍的市场价值不菲,普通老百姓都很少买得起,更别说是穷人了。

所以在古代,即便是那些已经破旧不堪、打满了补丁的旧棉袄、旧皮袍,在经过了缝缝补补之后,一样能够有御寒效果。

所以对于当铺来说,这些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一分不值的衣物,在古代还是颇有市场的。

当铺将它们从老百姓手中以低价收过来,修补过后再以高价卖出,这就赚到了一进一出的差价。

四、当铺的兴衰

当铺的出现其实是和古代的经济繁荣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它直接反映了一个朝代的国力。

在唐宋时期,当铺的发展极为迅速,可谓是遍地开花,到了明清时期更是遍布大街小巷,而且允许个人开办。

随着当铺的兴盛,其业务范围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老百姓在急需用钱时,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拿去典当,以换取银两度过难关。

这个时候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把心爱的物品卖给当铺,一种是以抵押的方式暂时放在当铺,并约定好时间,用更高的钱来赎回物品。

所以,当铺在当时更像是一种民间借贷机构,用实体做抵押,给需要用钱的人群提供便利。

这就像是现如今的银行,如果你需要用钱,就把自己的房产、车辆等物品作为抵押物,就可以从银行借到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铺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老百姓也不用像古人一样,需要把自己的物品卖给当铺来换口饭吃。

正是因为这,使得存在了近两千年的当铺没有了市场,现如今已经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业务范围更广、更加便利的银行。

4 阅读:4378
评论列表
  • 2024-10-31 19:58

    写:虫蛀鼠咬,缺襟短绊,光板没毛破旧羊皮短袄,一件,当银一块。

    一生无悔 回复:
    再好的衣服,都要这么吆喝!这是规矩[笑着哭][笑着哭]
  • 2024-11-04 21:18

    关键现在的银行更无耻,既然房子抵押给银行了,还不上钱了他收房就可以了,他把房子低价卖了钱不够抵账还要别人继续还钱,它们真的是一点风险都不承担的,真特么无耻

  • 2024-10-24 03:44

    汕头就有,外墙上有个大大的當字。

    一生无悔 回复:
    惠州很多
  • 2024-11-02 01:44

    写:虫吃鼠咬,光板儿没毛,破面烂袄一件儿

    一生无悔 回复:
    这是当铺规矩[呲牙笑]
  • 2024-09-07 12:46

    为何我哋依家可以随时换空调?

  • 2024-10-10 14:28

    促进消费政策比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