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大事,听老司基说。
最近,网传一张收费标准让网友们破大防:怎么的,房子还要自己来养了?
图源网络,实际上面为某地的维修基金标准
实际上,上图传言所涉的具体数字,在2011年其他城市发布的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操作细则(试行)里就已出现,并非房屋养老金的收费细则。
为什么这张图会在网上流传,事情的起因主要是“房屋养老金”。这两天,官方也对此事进行了回应:房屋养老金不是房地产税。
那么,什么是房屋养老金?业主需要再交钱吗?具体怎么做?
01
什么是房屋养老金?
8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这三项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上海等22个城市目前正在开展试点。
试点主要提到了三点内容:
1、房屋定期体检,定期对房屋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房屋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消除安全隐患。
2、房屋安全保险,在房屋面临较大风险、需要动用较大资金时,发挥保险托底的作用。
3、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服务于房屋体检、房屋保险以及房屋“小修小补”的支付。
简单来说就是给房子定期体检、上保险、交养老金。等房屋出现问题之后,再从公共账户掏钱维修,不至于长期拖延变成危楼。
为了保障房屋安全与正常使用,必然会出现房屋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维修乃至更换、重建的费用。这类费用,就可以称作“房屋养老金”。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30年房屋占比接近20%。到2040年前后,近80%的房屋将是30年老房。
楼市进入存量时代,老房子真的越来越多。老旧房屋的占比在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房子存在安全隐患。总不能全都大拆大建吧,成本大不现实。所以定期维修,检查就成了必经之路,这样就能延长房屋寿命。
房屋养老制度孕育而生。
02
房屋养老金是否需要个人缴费?
对于房屋养老金制度,大家不要紧张,这其实是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一部分,
通俗来说,房屋养老金包括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其中,个人账户即现行的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建立公共账户是目前这项制度要解决的重点。
举个例子,小区电梯等共有部分坏了就使用个人账户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地震之后需要对相关区域里的房屋进行检测,或者某楼盘出现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或者说涉及公共安全,这部分资金就需要公共账户来出。
对于是否会增加业主的负担,有明确的说明: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不加重业主负担。
来源,中国建设报
不增加个人负担,公共账户的资金从哪里来?
各方面信息显示,按一定比例计提项目土地出让金、维修资金的增值收益、财政补贴、创设配套金融产品等或是重要探索方向。
未来的房屋养老金会由三个部分构成:
1、专项维修基金,由全体业主在购买新房时归集和共同所有,进入个人账户。
2、公共账户,比如一定比例土地出让金、财政奖补,公共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公积金增值收益等。
3、商业性质的房屋养老金,包括房屋综合安全保险以及商业性房屋养老补充。
03
这几点与我们息息相关
首先,原来的维修基金总有用完的一天,迟早还是要交钱。届时房屋行政管理部门通过街道办事处及时告知物业及小区业委会,业主应当依法根据业主大会决议及时完成维修资金的再次续筹。
也就是说,业主迟早会面临再次缴纳维修基金的情况。
不过小区的公共收益应当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议进行使用。
其次,未来房屋的价值透明度更高。当房屋养老金的透明化,我们在购买房产时,就通过房屋养老金的情况,对房屋的质量和维护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提升房屋的居住体验和保值能力。同时也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等花了冤枉钱,这一点上,确实非常不错。
再者,房子持有成本增加。房屋养老金制度提升老房的居住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拆迁/重建的可能性,也意味着房屋持有成本变高。同时,可能会使部分潜在购房者转向二手房市场,从而对新房市场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分流作用。
前几天上海宣布“在浦东等区域实施房屋养老金制度,并计划在明年全市推广”政策之前,广州和四川在上半年就发布了关于房屋养老金的实施方案。
广州是“推进试点推行房屋安全保险制度”。
四川是“试点房屋保险制度”。
上述种种的动作来看,未来房屋养老制度的推行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具体范围,基本上一二线城市是没跑了,诸位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