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开国元勋嫌官职太小,向主席要官,毛主席怒批:永不启用

星河落九天 2024-12-20 09:22:31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伟照R8

编辑:伟照R8

1951年,正在办公的毛主席收到一封信,该信件是河南省开封市委书记寄来的。

此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每天要处理的事务繁多,外界也知晓此事,所以很少有个别同志会单独写信给他。

一开始,毛主席对这封信也有些疑惑,心想河南开封那边是不是出现什么问题了,于是便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读完了这封信。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越看越不对劲,眉头也紧皱起来,甚至在看完后直接给中央办公厅下达批示:“共产党不需要这样的高级干部,这样的人就该开除党籍,免去职务且永不启用!”

“犯错”的典型例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大部门的人事任命以及人事变动频发,外界对此也没那么关注。

给毛主席“写信”之人正是豫皖苏区主要创建者之一的“戴季英”,他所写内容则是向主席“要官”。

起初大家并不知晓此事,直到195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毛主席在最后总结中提到了“犯错”的典型例子。

他说了几个非常典型的人物,其中包括陈独秀、张国焘、陈光以及戴季英等人。

毛主席在评价戴季英时,用了“无可救药”来形容,令在场之人唏嘘不已。

要知道,戴季英乃是历经国民革命、苏区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老同志。

论资排辈的话,戴季英是实打实的开国功臣,可如今却做出如此蠢事,被开除党籍、公职,简直是闻所未闻。

早期党内重要人物

不同于其他穷苦出身的革命英雄,戴季英出生于地主家庭,很小便接受教育。

虽没有养家糊口的负担,但戴季英在学习上却十分用功,尤其是接触了新潮思想孩子后,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拯救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

初中时期,家人将戴季英送往武汉启黄中学读书,而暗流涌动的大城市之中,充斥着各种先进思想。

学生作为接触、传播新思潮的主要媒介,戴季英也深受影响。

1927年2月,戴季英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受党委委派,他返回故乡黄安县发动农民起义。

至此,戴季英成为了革命起义的发动者,而起义结束后,戴季英被组织任命为黄安县委书记,着重处理暴动后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要知道,此时的他也才20岁,比起当时的毛泽东同志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政治工作上的出色表现,戴季英在指挥作战过程中,也有着远超常人的冷静和果断。

1927年11月13日晚,戴季英率领三万余农民进入黄安城,其目标明确,直指县警备队。

利用数倍于敌军的人数优势,戴季英迅速歼灭了县警备队,并从中缴获了一百多支枪,大大加强了农民武装的战斗能力。

有枪有人之后,戴季英这才开始抓捕土豪劣绅,该杀的杀,该关的关,他们的不义之财则被充公,为基层民众以及武装队伍提供资金。

战绩最显赫时期

1928年春天,黄麻起义武装队伍被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戴季英担任党委委员,开始着手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此后的两年间,戴季英的职务不断上升,革命根据地的实力也不断增强。

直至1931年6月,中国鄂豫皖省委正式成立,沈泽民担任书记,戴季英则担任省委委员。

后续的接连战斗中,虽然根据地损失惨重,但戴季英却始终留在鄂豫皖坚持斗争,且这一时期的战功非常显赫。

作为工农红军队伍的创建者之一,戴季英在军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他所指挥的战役也在各队伍中广为流传。

能够从人民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戴季英必然是有着过人的本领,虽然当时队伍里读过书的士兵并不多,但知识渊博善于指挥的将领却不少。

戴季英有勇有谋,善于大逆风局,深受中央高层的信赖,而他也没有辜负期望,屡次重创日军。

解放战争期间,戴季英与李先念等人率部队战略转移,撤离的过程中还要肩负牵制国民党大军的重任。

这需要指挥人员制定灵活激动的行动方案,戴季英以很小的伤亡给予敌军重创,并赢得了解放战争首战的胜利,极大鼓舞了我军士气。

开国功臣却犯下大错

中原突围战胜利后,戴季英被留在中原,担任河南省委第二副书记、中原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要职。

新中国成立后,戴季英被任命为中共很那省委常委和开封市委书记。

要知道,当时的河南省会并非郑州,而是古城开封,即便对于戴季英这样的开国功臣,其实也算是相当优待。

但戴季英却并不满意,他认为自己20岁就参加共产党,而且从一开始就升级干部,此后又屡立战功,职务说什么也应该比以往担任过的职务更高才对,可现在最多算是持平。

心有不满的戴季英选择倚老卖老,更是直接写信找毛主席要官。

毛主席对待如此无礼的要求,自然是愤怒不已,不仅严厉批评了戴季英,更对其思想上的错误感到痛心疾首。

根据知情人回忆,当时的戴季英瞧不起那些资历尚浅的干部,认为他们根本不配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不听省委的招呼,多次公开唱反调。

种种行径引得开封政府领导班子极为不满,但又碍于他的身份不好多说。

无奈之下,戴季英的老战友曾出面提醒他,希望他低调一些,毕竟当年参加革命是为了解救百姓于水火,而不是求官。

况且他现在的官职并不低,作为省级领导,更应该以身作则,坚持艰苦朴素精神。

可被名望迷失双眼的戴季英哪里记得这些,他直接写信找毛主席给自己“打抱不平”,试图用所谓的资历谋取更高职务。

毛主席看完了信,随即便找人确认了戴季英在开封的所作所为,综合考虑之下对其予以严惩,从而避免不良风气影响更多人。

被开除党籍、公职之后,戴季英就如同人间蒸发一样,直到1997年在郑州病逝。

参考信源“:人民日报-人民网2016-09-19《揭秘:被主席批示“永不启用”的开国元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