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秋怒斥张国焘:你仗着人多枪多,想另立中央不成?!

小邢看天下 2024-04-24 02:30:13

谁都知道,长征时期,张国焘可是惹不得的,只要张国焘眼睛一横,那就要枪毙人。

右二为张琴秋

一个女红军战士,然何敢当众斥责当时不可一世的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

张琴秋何许人也,竟敢大庭广众之下怒斥张国焘?!

女下属敢“犯上”,犯的又是谁都不敢惹的顶头上司,究竟这番斥责所为何事?难道张琴秋不怕死吗?

欲知详情且看下文分解:

一、

提起张琴秋,那可不是一般的女红军战士,她可是一位著名的红军将领,她不仅喝过洋墨水,她的丈夫也更是了得。

张琴秋,生于1904年11月,浙江桐乡县人,毕业于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学校取名叫张悟。1924年11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长征期间,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等重要职务。

早在1925年11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张琴秋与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伍修权、孙冶方等一百多人,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张琴秋留了一级,与博古、杨尚昆、李伯昭等成为同学。

1930年春,莫斯科中山大学停办,学生回国。张琴秋也回到国内。

延安时期的张琴秋

1932年10月11日,红四方面军主力向西挺进,转战了三千多里,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小河口会议后,张琴秋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之一。

1933年夏,张琴秋调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后任妇女独立团团长兼政委,1935年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36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统一领导会师后的红二、四方面军,张琴秋与朱德、张国焘、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徐向前、陈昌浩等20人任西北局委员。

1936年7月,在第三次过草地之前,张琴秋与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结婚。

陈昌浩是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三驾马车”(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之一,1930年11月,从苏联回国后,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兼共青团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第四方面军政治委员。

1932年10月,他参与指挥红四方面军主力由鄂豫皖苏区向西转移,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参与创建川陕苏区,同徐向前等指挥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

1935年3月参加长征,第一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任红军前敌指挥部政委。

1935年8月,在毛尔盖附近沙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昌浩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百般曲折后,终于在甘肃会宁会师。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张琴秋和陈昌浩都是红军高级将领,共同为红军的生存和发展走到一起。

二、

1935年4月,由于国民党中央军和川军的围追堵截,形势严峻,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

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后,张国焘看到,红一方面军衣衫褴褛,缺枪少粮,更为重要的是,一方面军会师时,人员已经严重减少,只有区区不到两万人,而自己,兵强马壮,枪弹粮食充足。一比较,张国焘心中不淡定了。

他想当老大,想当中央一把手,想统领红军军政大权。

当时,毛主席等红军中央领导觉察到这一幕之后,曾苦口婆心劝张国焘及其四方面军一起北上,并且警告张国焘说,红军只有北上才有生机才有发展空间,南下西进都是死路一条。

张国焘不听,他不愿听从中央指挥他要自己单干,甚至规劝一方面军和他一起南下。他坚决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走出了分裂党和红军的第一步。

10月,他毅然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

张国焘的如意算盘,受到任弼时、关向应和贺龙的坚决反对。

南下和北上,正当张国焘与任、关和贺龙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会场上突然站出来一位女同志,打断了张国焘的话。

张国焘正准备生气的时候,一瞅,是她啊,好,我的帮手来了,张国焘心中暗喜,她是来帮我的忙的。

这位女同志是谁?

她就是妇女干部,自己最信任的左膀右臂陈昌浩的妻子,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

三、

张琴秋站起来,是帮张国焘说话的吗?

错!

张国焘

张琴秋看到张国焘为了一己私利,一人与中央和四方面军其他领导对着干,坚定南下的错误思想不动摇,心中气不打一处来。

陈昌浩看到妻子脸涨得通红,气呼呼的样子,不知道她要讲啥,也不好阻拦。

只见她站起来,大声说道:我来说几句,既然弼时、贺龙和向应主张北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国焘同志就应该同意北上,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以后,国焘同志仗着人多枪多,一心想控制中央,不仅不听中央号令,还坚持南下唱反调,想取代中央。

张琴秋接着说:中央北上后,国焘同志南下,虽然起初也打过几次胜仗,但是,其后就中了蒋介石设下的笼子,在国民党三面围堵下,形势恶劣,百丈关一战,损兵折将,军心受挫,后来在朱总司令、刘总参谋长和徐总指挥的带领下,撤出包围圈翻越雪山,不然的话,红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张琴秋越说越激动,她怒视张国焘说:四方面军走到今天这一步,你国焘同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讲到这里,张琴秋思绪万千泪流满面地说:一想到成千上万战死在百丈关和冻死在大雪山的红军战友,我心如刀绞,他们本不该这么早就献出宝贵的生命啊!

张国焘本以为张琴秋能帮他美言几句,至少不会斥责反驳自己,万万没想到,她竟然当着红二、四方面军高层领导的面,一点情面都不留地戳他的痛处、揭他的伤疤。

张国焘正暗自神伤,不想张琴秋又来致命一击,她说:毛泽东同志说的没错,南下是死路,只有北上,才是唯一的出路!

四、

张国焘招聚红二、四方面军高层开会,本想在红二方面军领导面前,灌输自己观点,扩大自己影响,哪知道,两个方面军的领导,竟然没有一个人替自己帮腔,不仅如此,这突然又跳出来一个张琴秋,让自己更加难堪和孤立。这时候,他顿时感觉自己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

几天后,高度失落的张国焘,无可奈何地踏上北上征程,开始了艰难的第三次穿越草地。

尾声

解放后,张琴秋在纺织工业部工作了近20年,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祖国的纺织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4月22日,她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受“四人帮”迫害含冤致死,1979年6月,张琴秋得到平反。

张琴秋,是红军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将领,是我党第一代革命新女性中的突出代表。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女党员,先后成为红军中唯一的方面军女政治部主任、唯一的女师长,解放后又是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全文完】

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