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食疗法(辅行诀汤液经法图启示)11:豆类降糖

炎黄国医吴越 2024-09-30 08:53:23

无论是大豆、黑豆、绿豆、红豆或赤小豆,都是属于食品,中医有时也做药用。在现行中国法律中,这些豆类都属于“药食同源”的范围,因此,不需要医疗处方也可以自行购买食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豆类是五谷之一,在五行属水,对应五脏的肾,所以也称为肾之谷。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豆、黑豆、红豆、绿豆有利于降血糖。那么,从中医养生角度看,其依据在哪里呢?该怎样食用呢?

我们从中国古老的经方智慧那里寻找降血糖的灵感与方法——伊尹汤液经法。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说:伊尹《汤液经法》有32卷,按推算应有60000多字,其内容比现代出版的10000多字的《伤寒论》要丰富得多。可惜《汤液经法》已失传,我们现在能读到的陶弘景《辅行诀》是《汤液经法》的节略本,里面保存了《汤液经法》的大约六十首经方。

但《辅行诀》记载了极其珍贵的“汤液经法图”——陶弘景说:“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笔者研究《辅行诀》多年,破解了伊尹经方的组方规律(见笔者有关文章与著作),越来越深感其奥妙无穷,最近,又从“汤液经法图”中感悟出降血糖之法,特将其中部分奥妙分享出来,供各位参考(主要分享食疗内容,不涉及医疗处方)。

“汤液经法图”中揭示了五味化合的规律,其中之一是“苦咸化酸”。

笔者经大量研究后发现,西医所说的血糖,属于中医所说的“咸”(具体论证过程此处不赘述)。所谓“高血糖”属于中医所说的“咸”味太过,难以化酸,故壅滞于血管之内,不能进入细胞被细胞使用,也不能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依“苦咸化酸”的规律降血糖,那么就要摄入适当的“苦”味(不是所有的苦味,而是能入心的苦味),以苦制咸,苦咸化酸,从而使壅滞不化的血糖得以转化。“化”是关键,“化”是良性的——其实“化血糖”比“降血糖”更好,因为“降血糖”意味着有些血糖被浪费了,而“化血糖”则意味着将血糖尽可能利用起来。

除了苦、咸、酸这三味按“苦咸化酸”规律直接化合之外,其它味也能间接影响血糖(咸味)的运化。比如甘味,特别是甘味中的淡味,就能降低咸味。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高血糖患者往往是过食“肥甘”,淡味能冲淡、稀释这些肥甘;其次,因为火生土,咸味属火,甘味属土,火生土,土多了,火就被消耗了,火也就减弱了,所以甘之淡味,也可以降血糖。

黄豆、黑豆、红豆、绿豆这些豆类,虽然味各有异,但都是以甘味为主,其甘味,属甘中之淡味,淡能减泻肥甘,能消耗咸味之火。从西医的角度看,这些豆类含蛋白质比较多,还有利于补钙,这些也都是有助于降血糖的因素。因此,这些豆类也可作为降血糖的日常辅助食品。

而且,这些豆类都是“药食同源”范围内的物品,没有毒性,比较安全。

这些豆类的烹饪方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再赘述。

血糖高,属于“亚健康”者,可以试试。当然,如果发展成重症糖尿病,那光靠这些豆类是解决不了的。这一点请务必留意。

上述方法仅供参考。后续还会分享,敬请期待。

附1:吴越编订《神农本草经(药王孙思邈校订扩充版)》关于几种豆的记载

大豆黄卷

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生大豆: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

大豆黄卷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筋挛,膝痛,五脏胃气结积,益气,止毒,去黑皯,润泽皮毛。

生大豆

味甘,平。涂痈肿。煮汁饮,杀鬼毒,止痛,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脏结积,内寒,杀乌头毒。久服令人身重,炒为屑。味甘,主胃中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腹胀。生泰山平泽,九月采。

赤小豆

味甘酸,平,无毒。主下水,排痈肿脓血,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猝澼,下胀满。

炎黄国医研学者吴越

2024年9月26日

郑重提示:本文旨在弘扬传统中医经典,传播炎黄国医文化,如果文中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

而且,出于对平台规则的遵守,也不发表有关医疗、医案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问题。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笔者的经验: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

吴越心愿:提炼中医理论,完善经方体系!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愿中医弘扬世界,广济众生!

附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阳主阴从”高效养生法》等自助中医普及课程。

B、针灸系列:《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门一日通》与《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道一点通》等

C、经方系列:包括由浅入深的《分类讲病》《经方易用》《经方直用》《经方逻辑》等阶梯

其中,《经方逻辑》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

附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