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两度辍学考上北大,24岁葬于八宝山,她究竟是谁?

牛辅饭前娱乐 2024-08-26 15:53:00

八宝山,一个象征荣耀的地方,那里有无数英雄长眠于此。

同时,那里也埋葬着一个年仅24岁的女孩。

她是北大才女,是无数人的榜样,可她的生命却很短暂。

她就是张培祥,一个出生后,命运尤其坎坷的湖南女孩。

那么,她为何会早早离世呢?又为何会被葬在八宝山呢?

贫困中的成长

1979年,张培祥出生在湖南一个贫困的村庄。

她家中的情况非常不好,父亲长期卧病在床,一直需要药物的支撑;

母亲则是在幼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右手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

而她们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那几亩地里收获的稻米。

于是,每天清晨天还没彻底亮,她就已经和母亲踏上了去集市的路,她们肩上挑着稻米。

而卖掉的钱,就是这个家庭所有的唯一收入。

是以,尽管扁担压得她肩膀很痛,但她从未抱怨。

因为她知道,家庭的困境,注定了她必须比别人更加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和家人,争取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不过,改变命运光靠这些显然不够,更多的得靠学习。

于是,干完一天的活后,她便坐在煤油灯下,安静专注的学习。

对她来说,书本中的世界远比眼前的现实要宽广得多,她也深知,唯有通过知识,她才能跳出这个困境。

可现实终究是没给她太多的时间去改变。

辍学与重生

在她年仅十岁时,家里迎来了新的成员——弟弟。

这本是家庭中的喜事,然而,对于张培祥而言,却意味着更沉重的负担。

同时,她的父亲也不得不做残酷的选择,毕竟家里无力承担两个孩子的学费。

某个晚上,父亲召集全家人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父亲满怀愧疚的看着张培祥说:“琼宝(张培祥的小名),弟弟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恐怕只能供一个人读书了。”

张培祥的心猛地一沉,她知道什么意思,她也明白,家里的处境容不得她有太多的选择。

她没有哭闹,也没有反驳父亲的决定,而是默默地低下了头,接受了安排。

就这样,张培祥第一次辍学了。

从那天起,每天天刚蒙蒙亮,她便和母亲一起出门劳作,虽然她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与不甘,但她明白,这是她必须承担的责任。

幸好,姑妈的出现,让她又能继续走下去。

姑妈知道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实在不忍心让她因为贫困,就失去学习的机会。

于是,姑妈决定让张培祥搬到自己家里居住,并继续供她读书。

这个决定给了张培祥希望,她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再次走进学校后,她对学习更加刻苦了。

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仿佛要用所有的努力来回报姑妈的恩情。

最终,张培祥不负众望,以非常好的成绩,考入了当地最好的初中。

然而,进入初中后,学费的负担再次摆在了她面前。

于是,她有了别的想法:放弃这所学费昂贵的学校,回到乡下的普通初中继续学业。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和四叔进行了商量。

张培祥的四叔在醴陵四中任教,四叔明白,张培祥是一个难得的好苗子。

如果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优质的教育资源,那将是极大的遗憾。

最终,在四叔的帮助下,张培祥被安排进了醴陵四中,继续她的学业。

四叔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还特别关注她的学习情况。

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就此结束。

随着中考的临近,张培祥面临着人生又一次重要的选择。

她知道,考上重点高中意味着更高的学费,这对家里和四叔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为了减轻家人的压力,她决定报考中专,尽早学一门技能,毕业后可以迅速就业,为家庭分担经济负担。

当醴陵四中的校长罗定中得知这一决定时,感到无比惊讶和惋惜。

于是,他亲自找到张培祥。

张培祥含泪讲述了自己的家庭状况和内心的纠结,校长听后,心中百感交集。

罗校长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坚定地告诉她:“孩子,你只管好好学习,学费的事情我来解决。”

就这样,张培祥在罗校长和家人的支持下,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的激情。

她决心用更加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所有关心她、帮助她的人。

最终,她以接近满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

但高二的时候,噩耗再次降临在了她的家庭中,她父亲需要做手术,母亲也查出上乳腺癌。

因此,一番考虑后,她再次放弃了学习,毅然踏上了打工的路,她想多为家里挣点钱。

这种情况下,又是罗校长打了无数个电话,将她重新拉回了校园。

总之,张培祥的求学路可谓艰难重重,而她的人生也在1997年迎来了转折。

这一年,她参加了全国高考,她以株洲市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

这是她多年来努力的最好证明,也是她迈向更广阔世界的第一步。

当录取通知书送到家中时,张培祥的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母亲也几度哽咽,全村人更是将她称为了“文曲星”。

其实,张培祥心中也百感交集,她知道,自己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机会又多了些。

开学时,张培祥带着家人和亲戚们东拼西凑的1000元钱,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初到北京,诺大的校园让张培祥感到既兴奋又茫然。

这里与她长大的小山村截然不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无一不在冲击着她的感官。

她深知,自己必须以更加努力的态度,去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

在北大的日子里,张培祥的生活紧张而充实,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一边刻苦学习,一边打工挣钱。

她白天在校外做家教,晚上回到宿舍后继续挑灯夜读,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不过,生活的忙碌,并未影响张培祥的学业,她不仅在专业课上名列前茅,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她也从不抱怨生活的艰难,相反,她把这些困难当作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正是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得她在北大的校园里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众多课程中,张培祥对法律的研究尤为投入。

她常常出现在图书馆的角落里,钻研着复杂的法律案例,也力求深入理解每一个法律条款背后的深意。

这种对学术的执着,使她逐渐在同学和老师中,赢得了极高的评价。

与此同时,张培祥的文学天赋也开始展现出来。

她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古典名著《红楼梦》情有独钟。

在大学期间,她以“满天飞花”为笔名,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发表了多篇与《红楼梦》相关的评论和文章。

这些文章不仅表现出了她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她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

她的文章在校园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被多家文学杂志转载,这使她在文学圈中小有名气。

2001年,张培祥顺利从北大毕业,获得了法律学士学位。

但她并没有就此停下追求知识的步伐,而是继续考取了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师从曲三强教授,进一步深造自己的法律知识。

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她的学术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多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展示了她在法律领域的卓越才华。

2003年,是张培祥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就在这一年,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小说《卖米》。

这篇作品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打动了无数读者。

《卖米》不仅描绘了贫困家庭在生计上的艰辛,还表达了她对社会不公和命运抗争的深刻反思。

这篇小说发表后,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被《当代》等权威杂志收录,并在《读者》《新华文摘》等刊物上转载。

《卖米》的成功,使张培祥在文学界声名鹊起,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她的故事。

张培祥的文学成就和学术表现,使她成为了北大校园里备受瞩目的才女。

生命的谢幕

2003年,本该是张培祥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年。

她在北大的学业顺利,文学创作也逐渐走向巅峰,仿佛一切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命运的考验再度降临了。

2003年5月,非典疫情正肆虐全国,学校为了保护学生的健康,实行了严格的封闭管理。

这种情况下,张培祥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对劲。

起初,她以为自己只是累了,休息几天就好了。

然而,症状却愈发严重,她的皮肤开始出现青紫色斑点,时不时感到头晕目眩,甚至有时会突然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同时,她的体力迅速下降,呼吸也变得急促而沉重。

在朋友们的劝说下,张培祥终于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的诊断如同晴天霹雳般击中了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而且病情已经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张培祥一时间难以接受。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在如此年轻的时候面对死亡。

她想起了自己这一路以来的艰辛,也想到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可最终,她却又残酷的现实拉扯了回来。

最终,她绝望的接受了这一切,也决定自己承受。

她请求医生和朋友们替她保密,也将自己关在宿舍里,继续写作着。

她对朋友们说:“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住每一天。”她用这样的方式告诉自己,即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也要将最后的时光活得有意义。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还是被家人也知道了。

她的父母和弟弟赶到了北京,陪伴在她身边。

看到女儿后,母亲忍不住失声痛哭,而父亲则默默地握住她的手,眼中充满了悲痛和不舍。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张培祥做了一个决定。

她将自己曾经的梦想、经历和感悟一一写在纸上,用文字记录下她对生命的最后思考。

这些文字没有任何悲怆的语气,反而充满了平静与释然。

最终,2003年8月27日晚上9点,她永远离开了我们。

去世前,她留下了遗书,但只有两个字:“花谢。”

她将自己的一生比作一朵花,从含苞待放到绽放,再到凋零,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完成。

她没有留下遗憾,也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姿态,迎接了生命的终结。

张培祥的离世震动了整个北大校园。

北大师生自发为她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念悼词的时候,也几度哽咽。

作为北大破例同意葬入八宝山的学生,张培祥不仅赢得了师生们的尊重,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她的骨灰一半安葬在八宝山公墓,另一半则被家人带回了家。

在家乡的山坡上,她的父亲亲手为她建了一座简朴的亭子,取名“怀念亭”。

父亲每天都会来到这里,与女儿“说说话”,诉说着内心的思念与惋惜。

结语

张培祥的故事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她没有留下太多的物质财富,但她的文字和精神将永远留存在世人心中,成为激励后人前行的灯塔。

如今,20多年过去了,张培祥的故事依然被人们传颂,她的坚韧与不屈,已深深刻入了人们的记忆。

她虽已逝去,但她的精神却永不凋零,永远照耀着那些需要勇气和力量的人们。

信息来源:人民网 2018年5月29日 关于《【荐读】北大一等奖作文:《卖米》,看哭了》的报道

中国青年网 2018年5月30日 关于《北大才女作文《卖米》为什么刷屏》的报道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