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研究】某银行首笔“碳普惠绿色贷”业务分析解析

未来凯语 2024-08-02 09:08:50

一、案例背景:我国碳普惠工作进展显著,仍需金融进一步支持发展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愈演愈烈,国际社会采取了越来越多的措施推进气候变化治理,加强温室气体减排,碳普惠机制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推动消费领域碳减排,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际上,IPCC于2023年6月最新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23》,指出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持续上升,造成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9年间,全球年平均温室气体净排放量高达560亿吨,这一数字远超过去十年的任何记录,若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全球变暖将难以遏制在1.5℃的温控目标之内。报告尤其指出政府需要制定政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比如鼓励减少旅行,减少汽车使用等。此外,联合国环境署《2020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当前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加快转变公众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碳普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公众及小微企业低碳行为形成的减排量,能够抵消自身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更为多元的激励,是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碳普惠机制对于释放消费端碳减排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科学院2021年发布的“碳中和”框架路线图可知,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98亿吨,其中消费端如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占比为53%。2022年出版的“碳中和逻辑体系”一书指出,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已达37亿吨,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的份额。虽然统计口径不同,但是不难看出,我国个人消费端的减排空间巨大,潜力十分可观。

在相关顶层设计与政策指导下,碳普惠机制近几年在中国迅速生根发芽。尽管当前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我国碳普惠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面临诸多挑战,如在场景标准开发、激励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度提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与优化,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与普及。

碳普惠作为不同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自愿碳减排量,受限于政策、标准和技术等因素,银行等金融机构入局进度缓慢,交易市场构建难度较大,如何补充金融手段进一步丰富碳普惠价值消纳模式,也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

二、案例引入:某银行落地嘉兴首笔“碳普惠绿色贷”

2023年7月3日,某银行成功落地嘉兴市首笔“碳普惠绿色贷”,为当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案例解析:某银行首笔“碳普惠绿色贷”业务分析

(一)某银行首笔“碳普惠绿色贷”业务分析

1、产品要素

2、产品导向

“碳普惠绿色贷”作为一款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其核心特色在于以碳减排量或碳普惠交易权作为融资抵押物,为企业量身打造低成本的融资支持方案。这一创新举措旨在直接激励企业在环保、节能、可再生能源等绿色关键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通过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碳普惠绿色贷”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绿色转型过程中的资金压力,还加速了绿色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业务趋势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服务于小微企业及“三农”的金融机构,嘉善农商银行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合作创新,强化金融对绿色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未来,嘉善农商银行将推出更多元化、更个性化的碳普惠绿色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加快构建具有嘉兴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金融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二)同业银行支持碳普惠发展实践

四、案例延伸:我国碳普惠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我国地方碳普惠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普及率和用户活跃度仍然不足,部分地方推广方式有强制色彩

各地碳普惠平台上线时间长短不一。从建设时间较长的碳普惠平台推广和应用情况来看,碳普惠仍然属于新生事物,覆盖人群和用户活跃度相对不足,在媒体、网络等的关注度、讨论度仍有待提高。碳普惠与餐饮、交通、购物等刚性需求不同,很多市民对于碳普惠理念、碳普惠平台及主要功能仍知之甚少。当前各地建立的碳普惠平台用户大都以中青年为主,平台注册和使用虽然不难,但对一些老年人来说仍然不够习惯,而这部分群体相对更易于受平台奖励引导而参与行动。一些用户在平台推广初期安装应用软件或在小程序注册,却在后期陆续卸载退出,成为“僵尸用户”。

2、部分地区依靠行政命令推动,用户群体与目标群体不匹配

碳普惠机制的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吸引全社会参与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目前,一些碳普惠平台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并将推广运营情况列入部门绩效考核。为快速提高覆盖率和参与度,一些部门和单位不得不分派推广任务,要求干部职工和大专院校学生注册,并设定碳币数额标准要求。碳普惠机制的核心是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成员广泛参与。虽然用户数量增长,但用户并不是被平台的绿色低碳理念和经济性吸纳进来,用户主体对平台的认可度不高,尚未真正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并不是碳普惠机制的真正目标群体。

3、部分场景缺乏规范的方法学体系,行为绿色性有待检验

尽管各地碳普惠平台设置了很多低碳行为场景,但只有绿色出行场景应用较为普遍,也比较符合绿色低碳行为范畴。一些平台的其他场景,如绿色消费只是链接到合作的购物网站,一些功能如网上办事、线上充值、电费查询、新闻资讯等与低碳的关联性不大。平台对绿色活动的认定缺乏规范的方法学指导,一些活动的绿色特征不明显,如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认定不够严格,“零碳会议”与普通会议也并无明显区别。

4、激励力度不足,碳币流通性不强

用户参与碳普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激励力度和碳币流通性的影响。用户积攒的碳币,主要采用“积分兑换”的方式产生实际价值。部分平台自身无支付通道,也无其他流通兑现渠道。兑换程序繁琐,用户需在碳普惠商城领取兑换券后线下前往指定商家,出示二维码核销。相较于长期行为习惯转变,所得的积分能够兑换的商品价值明显不足。一些平台能够兑换的消费券数量只是满减类消费券,优惠力度很小,一些餐饮、超市类消费券只在节假日等特殊时期集中兑换,数额也非常有限。

5、碳普惠平台功能不完善,缺乏减碳收益价值转化机制

碳普惠体系需要对用户低碳行为精准认证和计量,一些功能需要获取公交、地图、打车、外卖、电商等软件数据来实现。一方面,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和设备容量有限,一些平台服务器容量小,无法支撑与其他平台对接。另一方面,该类数据涉及大型网络公司及用户信息安全,省市级层面难以统筹协调。我国碳交易体系尚不完善,碳普惠类项目在碳市场的功能定位和参与机制尚不明确,碳普惠产生的减排无法用于抵消其他企业、项目和活动的碳排放量,缺乏价值实现机制,平台依赖政府补贴,无法持续独立运营。

(二)我国碳普惠机制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1、优化顶层设计框架,构建系统化的碳普惠制度体系

为了深化社会对碳普惠价值的认识,首要工作是构建一个科学、系统且具备前瞻性的顶层规划。这涉及将碳普惠体系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明确其在推动绿色转型、促进公众参与及实现双碳目标中的核心角色。通过细致研究与制定全国统一的碳普惠管理机制及法律法规,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强化政策支持,涵盖财政激励、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多元化手段,以加大扶持力度。此外,发布详尽的碳普惠行动指南与建设规范,指导各地有序开展试点项目,确保碳普惠制度体系健康、有序发展。

2、建立省级管理平台,推动跨区域碳普惠服务融合

为提升碳普惠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建议在省级层面设立专业管理机构,负责体系规划、平台建设、方法学审核、场景认证及碳积分管理等核心任务。通过省级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碳普惠的覆盖范围与影响力。同时,鼓励区域合作,如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联系紧密地区,共建跨区域碳普惠服务平台,实现碳积分的互认互通,丰富应用场景。

3、丰富碳普惠场景,建立标准化运作体系

在场景拓展上,优先聚焦成熟且易于推广的绿色交通领域,逐步延伸至餐饮、购物、住宿等领域,探索多元化场景开发。构建完善的碳普惠方法论体系,确保项目开发与公众参与的规范性。在碳积分管理方面,制定清晰规则,防止过度发放,保障体系的公平与可持续。

4、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强化数据互联互通

鼓励互联网企业如快递、外卖、电商等加入碳普惠体系,利用其平台优势推动绿色消费。同时,加强碳普惠服务平台与各类软件平台的数据对接,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共享,为精准计量与减排核证提供支持。

5、创新平台推广模式,避免硬性指标考核

在平台推广上,坚持市场化导向,以运营管理机构为主体,政府提供引导与支持。避免行政干预导致的形式主义,注重推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聚焦真正认同碳普惠理念的用户群体,激发内在动力。

6、激活碳普惠市场,拓宽价值实现路径

通过多元化宣传手段提升公众认知,加大激励力度。拓宽碳普惠减排量的应用场景,鼓励企业、项目等购买碳普惠减排量以实现碳中和。研究将碳普惠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体系,进一步拓展其经济价值,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五、案例指引:我国商业银行支持碳普惠发展建议

(一)强化金融综合效能,构建全面银行碳账户网络

碳账户作为碳排放追踪的有效工具,是碳普惠机制构建的基石。银行碳账户在保留传统金融服务功能的同时,巧妙融合碳权益交易功能,通过银行支付系统便捷实现碳权益的流转,成为碳普惠体系下碳账户构建的理想之选。基于当前银行碳账户实践,应持续深化体系构建,利用银行在信息收集上的优势,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兼容共享、精确计量的金融碳账户网络。建议确立标准化的信息采集规范,针对个人碳账户,分阶段采集,初期聚焦绿色出行、家庭节能等易于核算的领域,随后逐步扩展至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等更广泛范畴。对于企业及项目碳账户,则依据行业特性,系统收集能源使用、排放数据及碳效率评级等信息。

(二)精进绿色金融管理机制,推动碳普惠信贷精准高效

首要任务是革新绿色信贷管理策略,商业银行需摒弃传统模式,引入量化分析工具,将碳排放数据与碳效率评级深度融入信贷流程,实现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的飞跃。其次,实施信贷支持碳普惠的精细化策略,依托碳征信系统,为不同碳减排表现的主体定制“标签”,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既促进绿色信贷的个性化服务,又实现批量化处理效率,确保信贷资源高效流向低碳高效主体。同时,强化碳征信监控,动态追踪贷款主体的碳减排进展,通过贷前分析与贷后监测,精准识别环境及金融风险,筑牢绿色信贷安全防线。

(三)开创碳普惠金融产品新局面,赋能碳普惠机制蓬勃发展

为深化公众参与碳普惠,银行需大胆创新金融产品。这些产品应深度融合碳减排理念,重视“碳资产”的经济价值。一是开发碳普惠储蓄新方案,如“绿色减排储蓄”,依据减排量设置差异化利率,激励公众减排行为。二是为小微企业和项目量身定制碳普惠信贷产品,如碳效贷、低碳转型贷,依据碳效评级调整信贷条件,引导企业低碳转型。三是面向个人及家庭推出绿色消费信贷,如绿色住宅贷、绿色出行贷,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四是创设“产业低碳贷”“消费低碳贷”及碳减排信用卡,针对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结合个人碳减排数据,提供定制化低息贷款,共筑低碳社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