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画了一张旧饼

祺瑞评汽车 2025-01-07 12:32:44

撰文|赵玲伟编辑|于杰出品|汽车产经

李想沉寂大半年后的AI talk,任谁都以为会搞个大的,没想到“毫无惊喜”。

我们来总结一下他都说了什么——

1、理想要做人工智能公司,AI是理想命运里的唯一真神;

2、理想要做AI时代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即基座模型;

3、L4自动驾驶只是中期目标,人工智能空间是最终奥义;

3、没有deadline,终极目标有生之年有可能实现不了。

句句有理,句句是饼。

大办三天,超绝未来感。但个人有一点疑惑,李想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来高调地画了张饼,而且这张饼的大体形状已经被很多人画过,甚至已经揉好了面团。

比如小鹏汽车,今年也改了新愿景叫“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搞出了AI机器人、智驾平权,甚至低空飞行器和配套的增程车“陆地航母”。常年被李想“摸着过河”的特斯拉,两年前就推出第一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

AI大模型之于汽车和汽车用户本身,短期内难以反应在销量上。所以这场问答的目的,更像是在告诉投资者,理想除了眼下的“碎银几两”,还有更远大的理想,不信你先尝尝这口饼。

NO.1

[ 马斯克和华为,李想的命运羁绊 ]

理想AI Talk的三场直播在愿景层面上传达出了李想的思考,但它本身还有个非常现实的意义,为直播结束后,12月27日理想同学App的正式上线做预热。

这是一款依托理想大模型的问答APP,类似于Chat GPT和kimi,立志于成为您的赛博牛马。

这也是李想认为人工智能的第一层——增强我的能力。第二层“成为我的助手”,将以L3级别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方式实现,顶层的“ 硅基家人 ”以机器人的形态表现出来 。

此刻,李想在第一层,而马斯克已经在第三层了,就连它的另一位中国门徒何小鹏也已经做出了智能机器人。

现在,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已经在园区里四处溜达了,“蒙眼”(还没有加入视觉感知器)情况下可以看出,它的低延迟和快速响应能力已经做出了差距。

李想在AI talk里说自己是在2022年左右做出的决定,把人工智能作为未来发展方向。不知道是不是又受了马斯克的“蛊惑”,老马也是在2022年左右经常传达出“如果特斯拉只是个电动车公司,它就完了”,拼命把特斯拉往人工智能上沾边。

早于李想宣布“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一年,马斯克在2023年成立了“xAI”,刚刚(1月3日)也宣布了下一代AI模型Grok 3即将推出,它被马斯克誉为“Grok 3应该是世界上最强大的AI。”

李想比他低调一点,“明年空间智能谋求中国第一,语言智能谋求中国前三”。

摸着特斯拉过河是好,但也要小心别被马斯克忽悠瘸了。要知道马斯克的xAI是独立于特斯拉的存在,而且他这么庞大的资本集团,也为xAI单独融资120亿美元了(公开融资总额)。

小鹏汽车的机器人Iron在去年11月发布后,据说已经正式进入小鹏汽车工厂“拧螺丝”。“硅基家人”不知道是啥,反正“硅基同事”已经有了。

小鹏的机器人应用了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以及天玑AIOS,基盘是小鹏端到端大模型和强化学习技术。虽然定位没有明确到“家人”,但方向其实是一致的。

即使这样,何小鹏在朋友圈里也表达了对AGI发展的看法:这不是三年两年的事儿,几十年都难。

作为可能颠覆世界的新技术,还要琢磨数十年真的难受;但它如果只是一个“饼”的话,只要不掀开锅,那么它永远可以被渲染成“天下第一的好饼”。

李想说他做人工智能不是在跟风。从他自己的说法上看,他造车几年后发现,人工智能对于车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只造车就“走窄了”,他要整片森林,要做人工智能的汽车化应用。

是不是开始耳熟了,华为就这么做的。

自从问界之后,华为就是李想心中可敬的对手,以至于后来公司的组织结构完全copy华为形态进行了很大改革。

目前华为乾崑解决方案未来将搭载在7家车企的10个品牌上,包括东风系、长安系、北汽系、广汽,以及“亲儿子”问界、智界和尊界。鸿蒙智行在数据层面已经开始产生规模效应,这个雪球一定会越滚越大。

你说要做通用大模型?2024年华为盘古大模型已经更新到了5.0,在30多个行业、400多个场景中落地应用了。

专门做大模型的供应商还有不少,比如百度的文心一言,现在的合作车企就有极越、吉利、长城、红旗、凯迪拉克等;小米汽车则用了商汤大模型;一汽、长安、智己等品牌接入了阿里云旗下通义大模型;科大讯飞研发的星火大模型也合作了10多家车企。

这个房间里还有一头大象——国外车企。

如大众、奔驰、标致雪铁龙等与“祖师级别”的ChatGPT合作,通用汽车就近接入“老大哥”谷歌云,宝马利用亚马逊 Alexa 大语言模型研发了新一代 BMW 智能个人助理。这么说吧,某堵墙在智能时代依然保护着中国车企。

NO.2[ 说到底,都是钱闹的 ]

在李想“半退网”的这9个月里,理想汽车发过两次财报。

理想第三季度财报看上去一派锦绣河山,但发出之后股价却大跌13%。为什么华尔街不买账了?

一句话总结就是,理想向上的想象空间是可见的。

第二季度的MEGA重创,让资本怀疑理想在纯电竞争中是否还有优势;第三季度报表中,理想第四季汽车交付量指引不及预期,竞争激烈又缺少新的增程车型。明年纯电车型外观依然延续了备受争议的MEGA设计,让资本继续存疑。

理想纯电i系列谍照

不得不承认,李想是顶级的产品经理,但一个优秀的产品,它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被复制的成功。于是问界来了,零跑来了,增程的时代到了,理想的高光却暗淡了。

即使它靠着增程、冰箱彩电博了个头彩之后,2024年被大批车企快速复制。李想心里清楚,以上这些都并不能成为企业的护城河。

新故事要花钱,理想有钱,从2024Q3财报上看,1065亿的现金流。

但看看同行的,好像又不太够。据开源证券统计,比亚迪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目前整车智驾团队工程师已有超4000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至2023年累计投入超300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达到7000人;小鹏汽车公布其每年对包括智能驾驶的AI技术研发投入约35亿,现有团队近3000人,2024年将要扩展到4000人。

理想汽车也表示其智驾研发团队在2024年底将扩张到2000人,这次李想说 了“ 一年超过 100 亿的研发投入,有接近一半是投在人工智能方面 ” 。

理想做人工智能的抓手,是找到那个四两拨千斤的点,就像当年赌中了增程一样。但是AGI显然不是一个能以小博大的玩意儿,理想拿出需要源源不断的大额资金豢养。

李想的AI talk还隐藏着一个目的——笼络人才,在更多车企没有all in AI之前。

据脉脉今年9月发布的《2024大模型人才报告》,纯互联网是大模型技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其次分别为电子商务&新零售、新生活服务、新金融科技、游戏,新能源汽车需求量仅排在第10位。

理想确实对AI人才十分有诚意,首先是钱到位了。2024年1-7月,新发大模型岗位平均月薪最高的10家企业中,只有一家是车企——理想汽车,以6万元的平均月薪排名第六。

NO.3[ 写在最后 ]

我们不怀疑李想做AI的诚意和正确性,但是听完他的AI talk,其实也替他捏把汗,这并不是他的舒适区。

他是互联网时代最好的产品经理之一,在线上产品方面的天赋也被复制到了汽车上,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是他的杀手锏。

但他这次似乎没有多聊的是,在目前市面上这么多产品中,理想的用户为什么需要理想的基座大模型?

企业发展层面,理想凭什么能比互联网科技大厂做得更好?如果理想真的做到了,那么未来面对全球竞争时,如何跟open AI、xAI、亚马逊、谷歌等硅谷大佬比拼呢?

我们非常希望看到李想能给出其他解释。

但是目前,除了掀翻这家公司在资本眼中的天花板,暂时看不到别的什么必须在当下布道的即时意图。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