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34亿建的鸟巢,如今每年花8000万维护!为啥不办完奥运就拆了?

Hi科普啦闪电哥 2024-11-13 14:51:54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开幕式上,璀璨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华丽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这场视觉盛宴的主角,正是那座被世人唤作"鸟巢"的国家体育场。

但鸟巢的建设耗资巨大,后期维护费用更是高昂,一度引发了“面子工程”的质疑。16年过去了,这座曾经的奥运主场馆,究竟是赚是赔?

鸟巢为何是建筑奇迹?

故事要从2002年说起。当时北京喜获2008奥运会主办权,全国沸腾。其中,奥运会主场馆的规划成为了首要任务。

一场规模空前的国际设计大赛随即展开,全球建筑界的精英们摩拳擦掌,争相献上自己的巅峰之作。

最终,瑞士两家设计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联合方案,以其独特的“鸟巢”造型,赢得了评委和公众的一致青睐。

但将设计图纸变成现实,却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鸟巢”复杂的钢结构,如同盘旋交错的树枝,如何将这些巨大的钢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要知道,鸟巢的用钢量近5万吨,堪比6座埃菲尔铁塔!每一根钢梁都犹如独特的艺术品,弯曲盘绕,形态各异,对工艺精度的要求更是到了苛刻的地步。

一根根粗壮的钢梁,需要弯曲成各种奇特的形状,还要保证精确的尺寸和角度,这需要多么高超的技术!

当时,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只能靠自主创新。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工程师们引进了欧洲航天领域广泛使用的CATIA软件,对构件制造过程及后续的安装进行精准的空中定位。

这项技术的应用,就好比给每一根钢梁都装上了“GPS”,确保它们在空中精准对接,丝毫不差。

除了钢结构的制造,焊接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鸟巢的焊缝总长度超过3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如何保证每一条焊缝都达到质量要求?

为此,项目组专门组建了一支500人的精英焊工队伍,他们个个都是焊接领域的佼佼者。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工们每天晚上都要做几十个俯卧撑,以保持手臂的稳定性,避免焊接时手抖。在零下20℃的严寒中,他们依然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焊接工作。

最终,凭借着中国工程师的智慧和工人的汗水,鸟巢的钢结构顺利完工,宛如一个巨大的钢铁奇迹,屹立在北京的土地上。

挑战并没有结束。如何保证9.1万个座位都能拥有最佳的观赛视野?

于是鸟巢的看台设计成碗状,东西高、南北低,这种设计既能保证观众的视野,又能使整个体育场更加美观。

此外,鸟巢还采用了双层膜屋顶,上层是透明膜,下层是半透明的声学吊顶。这种设计既能保证体育场内的采光,又能有效降低噪音,为观众提供舒适的观赛环境。

如何将这些巨大的膜结构固定在钢架上?如何保证膜的防水和防火性能?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一个个难题,如同一道道险峻的山峰,横亘在建设者们的面前。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克服了所有困难,将鸟巢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只是面子工程?

鸟巢拔地而起,巍峨壮观,但34亿的巨额投资,在当时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项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这笔钱完全可以用来改善民生,解决更需要的社会问题。

与其建造一个如此昂贵的体育场,不如将资金投入教育、医疗等更需要的地方。这样的质疑声,在鸟巢建造初期就已经此起彼伏。

的确,34亿,在2003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它足以建造多少所学校,多少家医院?足以帮助多少贫困家庭摆脱困境?这样的疑问,并非毫无道理。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民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将巨资投入到一个体育场馆的建设中,是否真的值得?

仅仅将鸟巢视为一个单纯的体育场,就如同只看到冰山一角,而忽略了它更深层次的意义。鸟巢的价值,远不止于举办几场体育赛事。

它更像是一张中国的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现代化形象和日益增长的科技实力。试想,如果没有鸟巢,2008年的奥运开幕式将在哪里举行?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给全世界?

北京奥运会,是百年奥运第一次来到中国,标志着中华民族迈向全球舞台的崭新篇章。而鸟巢,正是这场盛会的最佳舞台。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先进的科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建筑水平和创新能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开放的中国。

奥运场馆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举办赛事,更是为了提升国家的形象和国际地位。鸟巢的建成,无疑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此外,鸟巢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游客,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北京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鸟巢并非一次性的投资,它在奥运会后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成为了举办大型活动、体育赛事和展览的场所,为北京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每年,无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鸟巢,感受这座伟大建筑的魅力。

从长远来看,鸟巢的建设并非简单的面子工程,而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

它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带动了经济发展,也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难道这些文化价值、国际影响力不值得我们投资吗?

多年来维护费用咋办?

尽管鸟巢的价值不容置疑,但其高昂的维护费用,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每年8000万,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这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企业一年的全部收入!这笔巨额的维护费用,如同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在鸟巢的肩上。

据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数据显示,鸟巢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8000万元,其中包括日常维护、设备更新和人工成本等。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即使对于财力雄厚的北京市政府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高昂的维护费用,使得鸟巢的运营举步维艰。由于体量巨大,能够容纳9.1万名观众的鸟巢,在承接赛事方面遇到了难题。

它无法像普通体育场那样,承办中超联赛等常规赛事。毕竟,一场中超比赛的观众数量通常只有几万人,远不足以填满鸟巢的巨大空间。而如果上座率太低,不仅会影响比赛的氛围,还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鸟巢的体量,也限制了其承接演艺活动的类型。普通的演唱会、文艺演出,观众数量通常在几千到几万人之间,也很难达到鸟巢的容量要求。

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鸟巢的利用率不高。高昂的维护费用和有限的收入来源,使得鸟巢的运营一度陷入亏损困境。

世界各国都曾面临同样的问题。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等,都曾出现过奥运场馆赛后利用率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有些场馆甚至沦为废墟,令人唏嘘不已。

面对运营困境,鸟巢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模式,最终实现了华丽转身。

2024年的夏天,鸟巢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明星。每一场演唱会,都座无虚席,人山人海。歌迷们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一睹偶像的风采,也为感受鸟巢的独特魅力。

演唱会的火爆,不仅为鸟巢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都受益匪浅。奥林匹克公园周边的夜市也热闹非凡,各种小吃、纪念品琳琅满目,游人如织。

除了演唱会,鸟巢还举办了各种展览、商业活动等。玲珑塔下的“玲珑之夏”夏日文化广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购物。

此外,鸟巢还开发了丰富的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参观鸟巢的内部设施,了解它的建造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还可以登上鸟巢的顶层,俯瞰整个奥林匹克公园的壮丽景色。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让鸟巢成为了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鸟巢还推出了各种文创产品。“你怎么知道我去鸟巢看演唱会了”主题挂饰、演出纪念磁吸票夹等,这些充满创意的小物件,深受游客喜爱,也成为了鸟巢的又一个收入来源。

如今的鸟巢,已不再仅仅是一座体育场,它更是一个文化地标,一个城市的象征。它见证了中国体育的辉煌,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它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继续为中国的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