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一种传统的手工织锦,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
这项蕴含着土家族智慧和技艺的民间工艺,越来越被奉为民族的瑰宝,同时却似乎越来越鲜为人知。今天,在西兰卡普的发祥地湖北来凤县,一名95后女海归,正在从祖辈手上接过衣钵,要将这件民族瑰宝推介到全世界。
唐洪祥正在指导孙女
第七代传人创办土家织锦博物馆
8月26日,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桂花树社区浓荫如盖,一座位于半坡的三层小楼里不时传来木织机“吱呀”作响的声音。走进这座名为土家织锦博物馆的小楼,81岁的博物馆负责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洪祥和老伴刘秀琴在向大家讲解示范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编织过程。
只见刘秀琴坐在织机低的一端,用绕腰绊带将裹棒扣好放置胸前,脚踏竹竿、手握梭刀,时而喂入纬线,时而用梭罗扣紧织锦面,边挑边打、连挑带织,如此循环,看得众人屏息凝神。唐洪祥则在一旁注视着老伴,眼含笑意。
唐洪祥出生在“西兰卡普世家”,从小就对西兰卡普感兴趣。20世纪70年代,唐洪祥师从西兰卡普传承人叶玉翠,学习土家织锦技艺。随着手中经线、纬线交织变换,织机旁的时光一晃儿就过去了数十年。
西兰卡普主要原材料是棉、麻、丝,主要以红、蓝、黑色线为经线,各种彩线作纬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传统方法手工挑织而成。从一根根棉线、丝线变成土家织锦,要经过20余道工序。由于花色复杂,做工精细,织者需全神贯注,若有经线或是纬线错乱,就得拆掉重织。西兰卡普图案取材自山水风光、文化娱乐、生产生活等,图案中还有一种特殊的钩状纹样,比较典型的如八钩、十二钩、二十四钩、四十八钩。
“在变换纬线的过程中,图案的颜色便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织者的审美和心情,西兰卡普也会变换出不同颜色的图案。没有两件一样的西兰卡普。”唐洪祥说。
唐洪祥掰着指头告诉记者,他是西兰卡普唐氏的第七代传人。为了让这门精妙的手工艺代代相传,唐洪祥悉心教授子女西兰卡普织造技艺,举办多期西兰卡普培训班,开办土家西兰卡普织锦作坊,招聘工人从事西兰卡普加工生产,让更多人了解西兰卡普的魅力。
心怀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唐洪祥撰写了《西兰卡普》《土家织锦》等图文专著,并收集了多种西兰卡普实物及相关物品。2016年4月,由唐洪祥创办的土家织锦博物馆开馆,馆内收藏各个年代的织锦实物、织锦生产工具等物品百余件。
如今,博物馆一楼已成为西兰卡普培训基地。喜欢西兰卡普的人们在这里忙碌起来,数十台大大小小的织机齐声作响,歌唱着手工艺人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土家传统西兰卡普服饰
土家女孩留学归来接过家族衣钵
当初的土家西兰卡普织锦作坊现在已升级为土家织锦村民族工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是唐洪祥的孙女唐鸣珂。
出生在“西兰卡普世家”的唐鸣珂是一名95后女生,于2017年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生毕业,学的是传媒专业。
毕业后,唐鸣珂前往澳洲游学,从事过电商方面的工作,月薪曾高达数万元。今年6月,唐鸣珂回到家乡,从父母手上接管西兰卡普产业。
她说:“在外面这么多年,其实一直有回归的想法,好像身上有一份使命感。现在,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身体虽然都挺好,但坚守着这份工作还是很累。我想帮他们分担,也是一种传承。”
唐鸣珂接手后,拓展了手工织锦(西兰卡普)的系列品种,例如鞋子、衣服、包、床上用品等。产品销售对象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用作本地特产礼品。“甚至对外交流也会用西兰卡普。”唐鸣珂骄傲地说。
现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非遗文创产品,西兰卡普也被改造成机械化。唐鸣珂对此有自己的见解:“爷爷经常教育我,保留原生态的西兰卡普,它今后的价值是任何工厂机器生产制造都不能比拟的。随着时代的推移,坚持手工织成的西兰卡普生命力会更强!”
什么才是西兰卡普?唐洪祥认为有三句话需要强调。第一句话是“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不是机器的,是织成的,不是印的、画的。第二句话是“西兰卡普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其他的几大名锦各个专家说法不一,但西兰卡普一定名列其中。第三句话是“西兰卡普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就是国宝。
唐鸣珂秉持着爷爷手工织造西兰卡普的理念,让公司放弃了许多盈利的机会。然而,她的视野不止于此。“西方文化比较推崇手工艺品,我想要将西兰卡普‘推出去’。”她已经瞄准了国际市场,计划将西兰卡普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泰国乃至更远的国家。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我们的产品足够好,外国人就能喜欢和接受。”唐鸣珂满怀信心,让西兰卡普走向世界舞台。(李博、刘俊华、黄志刚、秦叙常)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