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藏乾坤,不只法门寺

扬州小兔子 2024-12-13 15:35:37

看罢青铜器和玉器馆,顺道逛进“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馆,纪念圆应塔完成建筑修缮和考古发现三十周年的一个特展馆。。

心里没抱什么期待。一座上海松江的宝塔“肚子里”,会有什么宝贝?毕竟,咱也算见过世面的,看过陕西的法门寺宝塔珍宝展,也看过雷峰塔里著名的宝贝,犹记得其中一座阿育王塔中,存有佛祖的发舍利,宝贝中的宝贝!

走进去没几步,便惊呆了。展出的宝贝,有三百来件,介绍说不过是总数的一半不到。是塔颓圮了被发现吗?先了解了解。

大名鼎鼎的松江府,比上海更久远。有府有第,自然少不了寺庙。一座名叫西林禅寺的寺庙,在南宋便已经建设。还有说它建设得更早,早到了南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广为流传《题西林壁》,由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乃千古名诗。

不过,苏东坡的这首诗,与松江的西林禅寺没什么关系。他写的是庐山的西林寺。松江的西林禅寺,又名圆应寺,为纪念西林禅寺的第一代高僧圆应大师而名之。

据记载,现松江区西林禅寺里的圆应塔,在明洪武二十一年重建,是一座七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塔身部分墙砖有铭文。宝塔总高四十七米,是上海目前现存的十三座古塔中最高者。几百年来,却没人想到,这座宝塔里,有大大的乾坤。

一九九三年,圆应塔因为年久失修,被地方政府拨资修缮。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取下塔刹,却发现内有宝物。这下子可得更加小心了。果然,在天宫、地宫、塔刹中一共发现一千多件文物。文物的年代跨度,从南朝至晚清一千多年。其数量之多、品种之繁,创下上海之最。

上海博物馆东馆,“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所展出的文物,便是圆应塔中选出来具有代表性的珍贵宝物。一块清道光年间由圆应塔住持僧先传刻的银板《西林圆应塔铭》,介绍了塔中宝贝的大体情况。

像法门寺宝塔地宫出土了大量唐代皇家以及贵族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一样,圆应塔发现的大量文物中,除了佛教中的人物雕塑外,同样出现了很多生活用品。文房用品、饮食器皿等,皆包括其中。站在一面铜镜前,忍不住莞尔。这青铜镜,是奉献给佛祖还是观世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玉器、金器等,最多。白玉带钩、玉璧、水晶杯等,都有陈列。信仰真是一种了不起的力量,可以倾尽家财给佛。信徒们将家中最珍贵的宝贝贡献给佛的时候,是为了求今生还是求来生?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无论信什么,都有极强的功利性。如孩子要考试,去求文曲星,婚后不育,去求送子观音等。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老话,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现象。可是,宝塔中的文物,或许不是这样。铜鎏金佛像、阿育王塔等,是宝塔地宫的标配。圆应塔文物中,果然看到了这些存在。尤其佛像多。

让我奇怪是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金光闪闪的“魁星点斗”雕像。在佛的“浮屠”里,出现一个很“道”家的文物,有没有违和感?没有!既然精美的瓷碗、瓷盘可以放进去,为什么被主人家爱若珍宝的“魁星点斗”不可以捐?

据上海博物馆的研究成果总结介绍,元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移民汇聚、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工艺品作为重要的消费品,有了较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圆应塔中文物的绝大多数,都是信徒施舍。

信徒们施舍的文物,品种包括了佛教造像、文房用品、饮食器皿、铜镜、饰品等,反映了那时候的人们的精神、物质和审美追求。

“正月梅花梗子青,西门街上闹盈盈。大小生意岳庙做,西林塔上看野景。”这是一首松江民谣,叫《十二样名花》。过年时节,有人忙于做生意挣钱,有人出去逛街溜达。这位有心的看客,不去人多处凑热闹,也不去挣钱,而是登高到圆应塔高处,看人看景看风情,很是有趣。

将无数宝贝放入本来应该为大德高僧圆寂后的埋葬塔中,可能是中国人的独创吧?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