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浪打浪,鱼儿肥美任君尝。”想想几十年之前,长江丰富的水生资源,就让人垂涎。如今,长江的鱼类资源竭,“无鱼”甚至一度成了长江的代名词,无不令人惋惜。
为了保护长江的鱼类资源,从2020年开始,长江实施了为期十年的禁渔计划。那么,经过这几年的休整,长江中的鱼类能长大多大呢?十年之后,“千斤腊子万斤象”的传说,是否会再次成为现实?
咱们来看看长江里都有哪些大鱼。
如果按照体型大小排列,长江中大鱼,可能依次是白鲟、中华鲟、鱤鱼、大口鲶以及四大家鱼中的青鱼和鲢鳙。这些鱼类的体型,究竟有多大,咱们一一道来。
1、白鲟:传说中的“万斤象”
白鲟是长江中最大的鱼类,传说中的“千斤腊子万斤象”,其中的“象”指的就是白鲟,据传其可以长到上万斤,但这应该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白鲟长到一千多斤应该是没有压力的,它们的体长能达到3米以上,最长可达7.5米,宛如一条小船般大小。
想象一下,一条7米多长的大鱼,在长江中游起来是个什么样子,估计和鲨鱼相比也不落下风。
只可惜,白鲟在2019年被宣布灭绝,让人扼腕叹息。
至今,仍有不少人心存幻想,希望白鲟有一天还能再回来。长江足够大,它们是不是还藏匿在某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谁也不知道。
2、中华鲟:千斤腊子
除了白鲟之外,长江中的大型鱼类,就属中华鲟了!
中华鲟体长也可达到2米以上,体重可到300千克。这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在繁殖季节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一路上历经数千公里,幼鱼孵化出来之后,顺江水漂流而下,回到大海中生活,等达到繁殖季后,再次洄游几千里,到达出生地产卵。
这种洄游繁殖的习性,给它们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水坝成了它们繁殖道路上的阻碍。
不达到出生地,中华鲟就不会产卵,也就无法生殖下一代,这导致它们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虽然每年都会增殖放流很多中华鲟鱼苗,但它们仍然没有自然产卵的迹象,状况令人担忧。
3、鱤鱼:有水老虎之称,禁渔最大的获益者
鱤鱼食性凶猛,以追捕鲢、鳙、鲌类等鱼类为食,其食量惊人且消化能力极强。为了提升捕食效率,鱤鱼进化出了超强的战斗力,它们在水下的感知能力近乎完美,可以灵敏地探测周围的水流波动,从而判断猎物的方位。
一条中等体型的鱤鱼,一年吃掉上千斤鱼不在话下。
长江禁渔后,饵鱼数量增多,给鱤鱼带来了绝佳的繁殖机会,近年以来鱤鱼的数量急剧上升,体型也不断膨胀,100多斤的大鱤鱼,已不鲜见,它们动辄可以长到1.5米以上。
可以说,除了中华鲟之外,长江中最大的鱼类之一了。
4、大口鲶:长江中的另一掠食者
长江大口鲶是一种温水性底层大型凶猛食肉鱼类,主常见个体重5-1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50千克以上,长江禁渔之后,它们的食物来源也逐渐增多,体型有望继续向上突破。
近年来,有钓鱼爱好者在长江水域钓到五六十斤重的大口鲶,体长1米多,与一个成年人相当。
但这应该不是大口鲶的生长极限,它们习惯在水底捕食,很难被人发现,相信水底肯定有不少巨无霸,体重超过100斤。
5、青鱼和鲢鳙:在保护之下变得肥如猪
传统的四大家鱼,就属青鱼和鲢鳙的体型比较大了,青鱼可以突破200斤,长江水系当中,大青鱼数量在这两年出现不少,大都是垂钓爱好者钓获的,基本上体型大一点的青鱼,都能长到100多斤。
除此之外,鳙鱼在保护之下,体型也逐步飙升。
8月份,江苏一位垂钓者曾钓获一条112斤重的鲢鳙,体型之大令人咋舌。
上面这些大型鱼类,可以说是长江鱼类的天花板了。禁渔十年之后,体型更大的鱼估计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可以参考现在的鱤鱼。
随着生态保护的加强,曾经只存在于老一辈渔民口中的“千斤腊子”与“万斤象”,希望不再是一个传说。
那么,禁渔工作如果一直持续下去,网友们认为“千斤腊子万斤象”会不会再出现在长江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