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的盘江镇,有一片被岁月遗忘的土地,那里曾是一座充满辉煌与落寞交织的军工城——3610厂。如今,虽然它已不复存在,但那段历史,那些故事,却依然在人们心中回响,如同一部未完的传奇。
回溯到三线建设时期,那是一个国家为了国防战备,倾尽全力在深山密林间建设军需生产基地的年代。贵州,这个多山的省份,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隐蔽性,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要一环。在贵定县沿山镇、盘江镇和毗邻的龙里县三元镇周围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总后勤部部署建设了“四厂一院一库”,其中就包括3610厂。
3610厂,它于1968年开始筹建,初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26分厂,1970年初正式建立编制,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通用保障部工厂管理局。这座工厂主要生产军品制件、母机和钣金三大类产品,其中军品制件以火炮配件为主,母机为空压机和小磨床,钣金产品则主要是枪柜和弹药柜。
在那个年代,3610厂是一个面面俱到的“小社会”。鼎盛时期,这里有职工1200余名,他们主要来自四川、湖南、云南和本地,但以外地人居多。这些外地职工中,有兄弟单位援建而来的技术员,也有大部分转业军人。这些转业军人中,早期的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后期则是援越抗美、援老抗美和援柬抗美的。他们政治觉悟高、意志坚定、对国家忠诚。招工只要说是转业,几乎不用政审,提交介绍信就可以办理入职手续。这样的招工条件虽然苛刻,但却保证了职工队伍的高素质和忠诚度。
3610厂不仅有自己的运输队,还拥有各类生产设备约530台(套)、锅炉2台。此外,这里还有俱乐部、文娱室等文化娱乐设施,以及托儿所、子弟学校、军工商店、军工粮店、卫生科等服务性设施设备。这些设施形成了职工及家属系统、完备的生产生活保障体系,让这座工厂在深山之中也能自给自足,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70年代是3610厂最繁忙的时期。援越抗美、援老抗美等战争使得我国的兵工厂格外的忙碌。机器轰鸣声、职工忙碌的身影、运输队进出厂大门……这些场景构成了3610厂巅峰期的生动画面。在这个时期,工厂不仅生产了大量的军品,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工人才。这些人才在后来的岁月里,成为了我国军工事业的重要力量。
在那个年代,3610厂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职工们在工作之余,可以在俱乐部、文娱室里放松身心。晚上,一场场智取威虎山、南征北战、渡江大战的电影放映,能缓解职工们的压抑感。老兵们看到打胜仗的画面更是热血沸腾。80年代的少林寺电影热映时,厂里的青年职工对练武的热情达到狂热的地步。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三线厂开始军转民。大裁军的浪潮席卷而来,很多军工厂被撤销番号。3610厂也在90年代从军工系统上消失,逐渐被人们遗忘。这是一段充满落寞和无奈的历史。那些曾经为国防事业付出青春和汗水的职工们,看着工厂一步步走向衰落,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惋惜和不舍。
2001年9月6日,根据中央和上级部门的指示,3610厂移交到中国集装箱控股集团公司管理,更名为“贵州中集机械厂”。然而,这并没有改变工厂的命运。2003年4月,又根据国家企业改制要求进行了体制改革,工厂改制到广东潮州长征印刷有限公司,更名为“贵州壮丽印务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系列的改制和更名,仿佛是在为这座曾经的军工城唱着一曲曲挽歌。
如今,3610厂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工厂历史的容貌和残留的痕迹依稀可见。巍峨耸立的办公楼、紧闭铁门上的五角星、陈旧墙壁上的语录、多年失修的厂房以及通往生产区狭窄悠长的泥泞小道……这些场景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辉煌与落寞交织的历史。每当人们走过这些地方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凝视着那些残留的痕迹,心中涌起一股股莫名的情感。
现在,3610厂的部分建筑物已经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三线建设这段历史的尊重,也是对老一辈三线人无私奉献的肯定。那些曾经在这里挥洒青春和汗水的职工们,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每当人们提起3610厂时,都会充满感慨和敬意。这座被遗忘的军工城,虽然已经走向了落寞,但它所承载的那段辉煌历史却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它是一座永恒的丰碑,屹立在贵州这片热土上,见证着我国军工事业的崛起和发展。而那些曾经在这里奋斗过的职工们,也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中,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盘江双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