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是首个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我们为有着这样的艺术工程而喝彩。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一块人民英雄纪念碑,经过整整三年的筹备,1952年,北京市政府正式迈出了兴建的第一步,也就是选石样。
桌子上零零散散摆放着各种石板,这些都是纪念碑的备选材料,因为石碑有着重要的纪念意义。
所以碑体的选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必须同时满足于坚固、抗腐蚀和老化等要求。
虽然石料们大多“大有来头”,可是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它们的表现却都不尽如人意。
最后一批淘汰之后,专家们对着剩下的几块石料犯了难,不知道到底该选出哪一块。
在这种难以做出抉择情况之下,专家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进行实地考察。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一工作开展得极为不易,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考量后,专家们终于做出了决定,选择使用青岛的花岗岩。
01 一个艰难的决定选择这块花岗岩材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的决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块石料位于青岛浮山的大金顶——青岛市内海拔最高的一座山的山顶。
三百多米的海拔让这块石料“触手却不可及”,如何将其完整的运输到地面是一个横亘在石块与专家之间的难题。
但是即使是这样,专家们也仍然选择了克服困难,坚定选择这块石料。因为它对建碑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
虽然其他的石料也可以,但是始终与石碑需要展现出来的“一眼生畏”的气势差了点。
但是浮山顶上的这块石碑就不一样了,在崎岖不平的山顶之上,它是唯一的一块“平地”,仿佛是故意镶嵌在山体之中。
等待着专家们的到来一样。当专家们踩在它身上的时候,几乎立刻就发现了它的与众不同。
花岗岩的坚固再加上巨大的体型,让它立即成为专家们的“首选”,于是,专家们想了各种办法,经过重重尝试,终于将这块石头开采了出来。
刚刚“出土”的石料长约十五米,宽约三点五米,厚约两米,重量更是达到了三百吨,虽然完美符合了石碑的要求。
但是要怎么将它运到北京呢?甚至都别说运到北京,怎么运到山下都是个大问题。
02 从300吨一路“瘦”到60吨专家们能够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对石料进行初步打磨,他们将采石场的工人调到了山上,在山上进行了初步加工,让石料成功“减重”二十吨。
虽然这二十吨相比于其本身的重量不算什么,但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输难度。在这一工作完成后,剩下的石料就必须全须全尾地运到山下了。
这样的重量,靠人力抬根本不可能,专家们想要借助地势,通过铺设滑道的方式,让石料自己“滑下去”。
但是仅仅是山顶到山间的六十米距离,就已经用尽了施工人员的全部力气。
这样不行。他们心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这个想法。于是,石料的“减重”工作继续进行,在向北京询问了纪念碑的具体尺寸之后。
他们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减重”工作,成功让石料的重量降到了一百零二吨。
当然了,这个重量仍然是一个巨额数字,仍然需要巨大的工程量,石料下山、到车站这一过程仍然在艰难而漫长的时间中度过。
通过联运公司、搬运公司的协助,以及警力的支持,在七千多人的庞大运输队伍共同努力之下,石料终于成功抵达了火车站。
胜利就在前方,专家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口气松得太早了。
因为怎么将石料运上车,甚至于有没有火车能够承载石料,再一次成为了难题。
要知道,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科技的发展远远不如现在,根本没有能够将石料吊上火车的机械设备。
而就算是能吊起来,当时全国承重最多的车皮也只能承载一百吨,石料仍然超重了两吨。
专家们犯了难,稳妥起见,他们只能再一次对石料进行打磨,减少了八吨重量,又做好了层层防护。
最后正好凑到了一百吨的重量,借助三角形的钢铁缓坡,将石料运上了车。
防止中途出现什么意外,火车始终以直线时速二十公里,弯道时速十公里的速度缓缓前进。
每次停下都要严格检查,确保没问题再继续前进,就这样提心吊胆地走了一路,列车终于缓缓驶进了北京。
03 成为纪念碑的碑心石料抵达北京后,设计人员终于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在仔细考量之后,他们一致认为,这块石料非常适合成为纪念碑的碑心。
于是他们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打磨,虽然整体上形状变化不大,但是重量却再一次减少,最后停在了六十吨这个数字上。
作为碑心,这块石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正面有毛主席亲笔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有周总理写下的碑文。
专家们这些字用镏金手法做成了钢胎金字,牢牢地镶嵌在了碑心当中,一如这块石碑想要展现出来的精神一样坚固。
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无论是石料的开采过程、运输过程还是它最后的制造过程,都充满着艰辛与不易。
也承载着无数人的辛勤劳动,而这种不易与石碑所蕴含的精神巧妙地进行了呼应,仿佛将新中国成立过程当中的那些艰难与困苦以这种沉默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自其建成以后,纪念碑便与曾经的紫禁城遥遥相对,好似在与旧时代沉默对峙,也象征着终于走出了旧时代,迎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