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喀喇昆仑一个只有女人的道班

五色有翼 2024-04-04 08:55:50

周世辉 撰文

五色之翼发表的《时隔39年重回西北驻训点》,讲述了军队与老百姓之间的情意,也勾起我这个昆仑老兵对34年前一件往事的回忆……

1990年的冬天,我在新疆叶城机务站任指导员,负责南疆军区通往阿里军分区一线部队的通信保障。

一个月黑风高且寒冷的深夜,大概晚上23点过了,我已睡下,通信员小吕跑来告诉我:“指导员,阿里方向通信中断了,经测试,在128机务站方向大约75公里处出现了线路故障,属于我们的维护范围。明天一早军区有一个重要的电话会议要召开,上级要求我们在电话会议召开前务必将线路故障排除,确保通信线路的畅通。”

当时中印边境西段摩擦不断,对方挑衅频繁,由于条件限制,我方通信手段较单一,我们维护的通信线路是保障阿里方向的骨干线路,确保通信畅通,尤为重要。我立即起床,安排维护班长简单准备器材,让驾驶员开上连队专门用于查巡线路的老旧嘎斯车,带领包括驾驶员在内的4名战士上路了(记得当时连长探家,维护分队长外出学习,副连长老婆来队,我必须亲自上)。

那时从我们叶城零公里通往昆仑山方向的公路都是搓板路,坑坑洼洼,行驶的车子一是速度慢,二是非常颠簸,加之车子老旧,风又大,一路都有残雪,车子开得慢就太正常了。经过近2个小时左右的行程,我们才到达预测的线路故障地点。

128机务站

按照常态,我们的空明线主要是沿公路架设,但有时因特殊地形地貌,也有距离公路好几百米架设的电话线。我们的故障点就距公路好几百米的戈壁滩上。由于月黑风高,我们在故障点附近反复来回查找了无数次,就是找不到故障点。

大风撕裂着空气,四周呼呼作响,飞起的沙土和残雪打得我们睁不开眼睛,我们手中刺向夜空的手电光被空中的尘土和残雪所遮挡,能见度极低,加之地上到处乱石,行走极不方便。随着时间流逝,手电的电池快没电了,光线变得昏暗微弱,加大了我们寻找故障点的困难。加之测试故障的装备陈旧落后,误差大,更让我们难以准确找到故障点。

喀喇昆仑山上的电话线

我们沿杆线反复找巡,沿着重点电杆反复上下,就是没有结果。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就接近凌晨4点了,我们仍然没有找到故障点。此时,我们的手电电池量耗尽,无法再查故障。当时我面对的是一群冻得浑身发抖,肚子咕咕乱叫的士兵和没有完成的任务。怎么办?天黑路险,如果返回搬救兵,连队救援力量很难在天亮前赶到;如果原地等待,等天色微明时再排除故障,饥寒交迫的我们可能会出现冻伤冻亡事故。

我们不愿无功而返,怕耽误第二天一早重要的电话会议,但面对凶险的高原戈壁,又拿不出办法,大家非常无助。突然,我听到一个兵哆哆嗦嗦地说,曾经看到过的一个公路道班。我一听仿佛看到了救星,赶快开车寻找,终于敲开了那个公路道班的房门。

那是一排干打垒的小屋。当时的打算,一是想避风御寒,二是想整点吃的,第三主要是想借用手电筒,尽快找到线路故障。

哪知,开门后,迎面出现的是三个维吾尔族大姐。这让我们很意外也有点失望。民族不同,语言不通,部队的纪律又严,这房子我们能进去吗?她们能给我们什么帮助呢?

维吾尔族大姐听我们说明身份和来意后,经过短暂的犹豫和商量(我们当时听不懂),将我们请进了房子。交谈中我们得知此时道班既没有汉族人,也没有男人,她们三位是道班留守人员,我们这才明白了她们的犹豫和困惑,如果不是对军人的信任和对部队的热爱,按当时她们的情况完全有理由拒绝我们。

很快,我们得到维吾尔族大姐热情地接待。她们专门为我们找了一间房子,把炉子点着,火烧得旺旺的,为我们端凳子,烧开水,烤热馕,并叮嘱我们多吃点,好好休息,待风停天亮后再去查线。

库地达坂附近废弃的道班和双峰驼

当时的条件好差哦,她们那里没有电,更没有可供我们使用的手电筒,但从时间来看,我们在这里等待天亮,要比我们往返叶城节约不少时间,于是,在大姐们的挽留之下,我们一行5人在温暖房子里一直待到天明……

为不再打扰她们休息,第二天天刚泛起鱼肚白,我们一行5人便悄然离开了。

经过一夜的大风,第二早晨能见度异常清晰,我们很快找到了因昨晚大风而发生的绞线故障点,及时予以排除。保证了电话会议的顺利召开。

这件尘封几十年的往事,只算是我在新疆边陲从军十七、八年生活的一朵小浪花,只有在外界的刺激下才能打开记忆的大门……

遗憾的是,我没有《时隔39年重回西北驻训点》文章里战友那样的幸运,几十年后能与当事人重逢长叙,谈当时的情景,摆一摆后来的发展变迁,体会重逢的其乐融融。由于那天早上我们是悄然告别的,晚上的交流中也没问及她们的姓名,就连当时道班的名字现在都记不得了。最不应该的是,我在此后虽然多次路过这个道班,竟然没抽时间去拜访感谢。其实,当年是有时间和条件的。自我感觉我这个人也是一个有情仗义的人,但就是忽略了,深感遗憾和自责。

如今,时过境迁几十年,只能将当年那份短暂厚重的军民情结埋于心间,在内心深处默默祝福曾经在那个寒冷的冬夜,热情帮助过我们一行5人的三位维吾尔族大姐。祝愿她们一生平安,幸福吉祥……

周世辉,1981年10月从四川宜宾入伍到帕米尔高原新疆军区边防十二团,军校毕业后长期在喀喇昆仑山服役。从军17年,曾在全军海拔最高(5060米)的红山河机务站任司务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曾任兰州军区第六通信总站二营副教导员,第六通信总站后勤协理员,南疆军区通信营教导员。1998年8月转业,长期在宜宾人事部门、人社部门工作,2019年2月从宜宾市军转办主任岗位上退居二线。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