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年前大伙对和田玉的互动那是明显增加了,行情并没有什么明显改善,说明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对温润的美玉越来越上心。这可是好事儿! 咱老话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如今的和田玉市场从传统工艺到现代科技,从艺术创作到商业运作,已经成长发育出一个极具复杂性的体系。然如何对和田玉进行专业、科学的评价,构建合理的标准,这才是真正让收藏者和爱好者头疼的问题。从玉雕的角度来看,该如何科学的评价成品玉器的评价标准呢?
话说回来,我们在玉石市场转一转,商品琳琅满目是没错,可是这雷同的东西也确实不少,题材似乎很难跳脱,传统的主题都是你抄我,我抄你,甚至是原料的颜色都能起各种各样的名字,玉友们是基础知识还没学完,混淆的“新概念”又层出不穷了?都被眼花缭乱的说法给绕晕了头。
爱玉、赏玉不光是图个好看,更是对咱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热爱。 这玉雕艺术收藏,必然和时尚潮流都是沾亲带故的,即便您没有购买,身边的亲友谁还没几个玉器摆件或者挂件呢?国人懂玉的确实是少数,但谁会不爱它那温润如脂的质感和内敛的光泽呢?这直接就带动了珠宝玉器市场的繁荣,可是看看手艺人们的雕工没有很明显的惊艳感,又是什么原因呢?
说起这玉雕的工艺,首先要给祖国的强大,工业化的全球首席点个大大的赞!想当年那可是“三分手艺、七分家什”,没有趁手的工具再好的手艺也得打折扣。可现在不一样了,高科技的玉雕工具,那叫一个锋利精准,各种玉料在它面前当真是“削铁如泥”。玉友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其实高精度电动机床和雕琢工具的普及,让玉石的超精细化实现有了物质的基础保障,因此玉雕早就摆脱了过去那种工艺束缚,玉雕师们可以尽情发挥他们的创意,用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这门古老的艺术。如同给和田玉插上了翅膀,让它飞得更高更远。
看似繁荣的背后,往往也隐藏着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由于和田玉的价格是蹭蹭往上涨,入行的人也越来越多,技术开始参差不齐,最可怕的是低端的学习阶段可以用的材料减少了很多,而且机雕的盛行让玉雕学徒更加浮躁,很难沉下心思去学习这门技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开始冒出来了,比如说“有了AI,有了超精机雕,玉雕行业以后会逐渐消亡”,咱还真不能视而不见。玉雕行业逐渐被功利化绑架,呈现出这么几个不和谐的现象:
作品庸俗化:迎合低端市场的需求,许多作品缺乏艺术内涵与文化意蕴,题材老旧、模仿之风盛行,大家都不愿意原创,反而盯着小红书、抖音,看什么火就仿什么。
急功近利:因为机雕的快速普及,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充斥市场,品质良莠不齐,为了追逐热钱没人会在意一两个精品是怎么做出来的,透支了市场的热情与信誉。
唯利是图:玉雕师的成长需要时间,但市场催生的就是快速出活/出货,工期一压再压,玉雕师逐渐只愿意雕琢那些能速成的题材,或者是自己特熟练的东西,创新什么的全部仍在脑后,每天想的都是今天赶的活还需要多久完工,而不是未来自己的特点是什么。
这类现象不仅影响了玉雕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对消费者的审美情趣、收藏信心产生了不良影响。而这一切的根源不仅仅在于市场的逐利性,更暴露了行业内部专业评价体系的缺失。不是说大家都喜欢“阳春白雪”,但也不能太庸俗了吧,有的作品那叫一个浮夸,恨不得把所有的吉祥元素都堆上去,生怕别人不知道玉石雕的是发财的寓意,就差让财神抱着人民币了。题材也是老一套不是神佛就是貔貅,即便和玉大叔作为业内人士,每天看多了让人觉得腻味儿。纯粹就是为了雕而雕,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和灵魂。
更可怕的是啥?是炒作!直播把价格炒上去,粗制滥造的东西在流量加持下可以随便拿出来忽悠人。热钱涌进来只管利润,好坏不分,把整个市场都搞得乌烟瘴气。有没有想过万一哪一天国家突然出手重拳对着直播行业初级(譬如查税、行业准入等等),那么这些千篇一律的东西要卖给谁?到时候谁还愿意掏工费来认真雕东西呢?真正想搞艺术创作的人,心里那是相当的纠结和困惑啊!
和玉大叔一直觉得玉雕属于艺术,咱们玉雕师傅其实是从事艺术行业的人,可惜人吃五谷杂粮,必然要结合人情世故,聪明的玉雕师转行雕琢销售一体,只是苦了只专精雕琢事业的人们,坚持艺术的道路是那么艰难,路在何方,玉友们又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