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882年10月,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成立,这是亚洲国家中第一个按照英国模式设立的中央银行。1897年,日本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也是亚洲最早实施金本位制度的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经受了沉重的打击。
在“二战”结束时的1945年9月,汇率被规定为1美元兑15日元。但当时日本几乎已成为一片废墟,日元汇率被严重高估,因此1947年3月改为1美元兑50日元,1948年7月又改为1美元兑270日元。即使这样,日本产品的出口仍然没有国际竞争力,因此在实践中采取复汇率制度,例如生丝出口的汇率为420日元,轮胎出口的汇率为570日元。为了限制进口,则规定棉花的进口汇率为250日元,橡胶的进口汇率为154日元。这种复杂的汇率制度造成国际贸易的困难,并加重了日本政府的补贴负担。
1949年,时任底特律银行总裁的约瑟夫·道奇作为美国总统公使、占领军经济顾问来到日本。他认为要安定日本经济,稳定物价、平衡财政收支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实行统一的汇率制度,并提出了被称为“道奇路线”的经济方针,其中包括了实行1美元换360日元的、比1948年杨格使节团提议的300日元更低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个日元价值更低的汇率水平从1949年4月开始实施,到1971年因美元冲击而崩溃,一共维持了20多年,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出口。此外,受益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所产生的“特需景气”,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年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了从战后统治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到1955年,日本经济已全面恢复甚至超过战前水平。同年,日本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实行原则上自由的贸易政策,在50年代提出的“贸易立国论”指导下,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在1955-1972年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飞速增长,年均增速接近10%。日本政府曾分别于1955年和1957年制订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和《新长期经济计划》两份五年经济增长计划,均提前大幅实现。日本政府1960年又出台名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经济十年规划,再次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增长,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先后于1967年和1968年超过英国和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际,1967年5月日本经济调查协议会发布了《日元国际化地位》报告,提出应使日元的国际地位与日本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从交易成本来考虑,在对外贸易中采用美元计价是企业的最优选择,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外贸易中少有企业采用日元计价,即便是在经历了第二次美元危机后的1970年,日本出口中也只有0.9%使用日元计价,而进口中则只有0.3%。但是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日本开始积极主动地推行日元国际化的战略,日元的国际使用也随之进入一个近2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
这个快速发展阶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日元在日本的对外贸易中得到了较多的使用。1970年时日元结算在日本的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只有0.9%,在日本的进口贸易中的比重更低,为0.3%。在1970年,日本进口中美元结算的比例为80%,出口中美元结算的比重更高达90.4%。随后,日元首先在日本的出口贸易中得到较多使用,1975年占比上升到17.5%,1980年达到28.9%,1983年上升到最高水平42%,与当年的美元结算占比相差只有约8个百分点。此后,日元结算占比小幅下降到35%左右的水平。美元结算在日本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则稳定在50%左右。
相比于日元在日本出口计价中的快速增长,日元在日本进口中的比例则增长缓慢,1977年才突破1%,到1987年突破10%,此后保持在约15%的水平。美元结算在日本进口贸易中的占比则在75%左右的较高水平。日元国际使用在日本进出口贸易中的明显差异,与日本的贸易结构有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的出口产品结构升级,以钢铁、机械、船舶、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有较强的谈判能力要求使用日元结算。而日本的进口主要是矿产品、石油等,这些大宗商品的定值货币通常是美元。
横向来看,日元虽然在日本对外贸易中,尤其是在日本对外出口中,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但相比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日元在日本对外贸易中计价结算的比重仍偏低,日元国际化仍处于起步阶段。1980年,日本进出口本币计价比例仅为2.4%和28.9%,而同期美国为85%和97%,德国为43%和82.3%,英国为38%和76%,法国为33.1%和62.5%。
1976年,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比重遥遥领先,占76.5%,德国马克的比重为第二位只有9%,日元、英镑、瑞士法郎、法国法郎和荷兰盾等第三档次货币的占比只有2%左右,所有其他货币的总和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只占5.9%。此后直到1990年,随着马克和日元国际化的发展,美元资产的占比逐渐下降到约56%,马克资产的占比上升到约19%,日元资产的占比上升到约9%。虽然马克的占比仍然高于日元,但是从增长比例看日元比1976年增加了4倍多,马克则只增长了1倍多,可见日元的国际化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在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中,日元资产的比重更高。1980年美元资产占亚洲国家外汇储备的48.6%,马克占20.6%,日元占13.9%,英镑占3%。此后直到1987年,美元资产占亚洲国家外汇储备的比重不断下降,1987年只有41.2%,马克资产的占比也下降到约16%的水平。亚洲国家外汇储备中显著增长的资产是日元,到1987年占比上升到30%,比1980年增加了1倍多。不过日元并没有在这个高水平上保持住,到1990年就下降到约17%,只比马克资产的占比略高约3个百分点。而美元资产从41.2%的最低值又上升到约62.7%。由于亚洲国家是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也是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对象国,亚洲国家持有较高的日元储备是合乎情理的。但是1987年日元占比达到30%的超常水平可能与日元在《广场协议》后升值所导致的外汇资产估值效应有关。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资产泡沫的破裂,日本进入了战后经济发展最为缓慢的阶段。1991-1995年,日本GDP的年均增长率只有0.6%,不仅是日本战后增速最低的五年,也落后于同期主要发达国家。与此同时,由于日本对美国仍存在巨额的贸易顺差,日元兑美元汇率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继续升值,并在1995年4月突破80日元兑1美元。1996年,日本首相宣布了金融自由化的全面改革方案。日元国际化成为政府本世纪的主要目标,但事实却越来越证明,日元国际化的努力失败了,日元的国际使用份额不断缩减。
1998年底日本官方估计的日本银行不良债权总额为87.5万亿日元,而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给出的数据达到了150万亿日元,庞大的不良资产规模严重影响了国际投资者对日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