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打响主动防御战:增持美债、降低房贷、提振消费

邹狂 2024-09-11 13:57:00

前言

近日,有关我国宏观经济于八月份的各项数据业已出炉。

先是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与PPI(工业出产价格指数)对比前值均不及预期;其次是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连续数个月低于荣枯线以下。

截至目前,虽然还没有公布社会融资增速的相关数据,但从上个月也就是七月份的社融数据来看,我国社会面的各项融资情况并不理想:

尽管广义货币供应量(M2)有所收窄,社会货币流通量(M1)却也跟着下降,甚至连续两个月降至负值,为统计该数据四十多年来最低。

此外,M2与M1的剪刀差持续扩大,这意味着企业投产意愿持续降低,社会各部门的收入和利润均有所下滑。

作为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其等的发展势头并不乐观:

楼市方面,二手房销售数据远不及预期,前100名房企销售额已连续20多个月处于下行态势,新开工和竣工面积大幅收窄,全国70城新房价格同比下降30%,二手房价格更是下降了近五成,处于腰斩状态。

投资方面,民间投资早已熄火,而行政投资转舵,致使基建和房产投资也跟着熄火;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各项支出均有所萎缩,纷纷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泥潭,整个社会陷入投资标的荒。

至于消费方面,大宗商品消费已连续数个月处于下行态势,而往年表现较好的日常消费品零售领域,也于今年下半年出现了罕见的颓势,各地旅游出行人数均有所减少。

以上是针对过往的经济数据所做的事实判断。

近期出现了三大重要信号,预示着宏观经济即将打响主动防御战,这三个信号分别是:

增持美债、降低房贷,以及提振消费。

增持美债

近期,央行增持100多亿的美债,结束了长达十多个月连续抛售美债的态势,这是为何?

我认为:一来,此举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美元降息,致使海外多达2000亿美元的滞留资金结汇流入国内,央行需要增持美债,以便进行售汇行为,从而充实外汇储备。

另外,由于此前长期减持以美债为主的美元资产,导致外汇储备的净流失,如今这么做是为了弥补过失,以及预防风险。

二来,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其主权货币却不是经贸全球化体系的主要结算货币,仍需通过美元这一中间媒介提供交易信用。

由于此乃客观事实,故而增持美债,以壮大主权货币的交易价值,依旧是最有效且直接的操作方式。

三来,为扩大高质量开放的力度,以及恢复外资对华投资和经营商业的信心,稳定国内资产价值,遂增持美债。

现阶段,我国持续抛售美债即“去美元化”,是否可行?

我认为此举行不通,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我国处在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需驱动型的过渡期,中低端制造商品出口依旧是支撑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或领域。

不可否认的是,能够消化世界工厂如此庞大产能的需求市场,只有欧美日等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

由于需求决定供给、消费决定生产,我们只能嵌入需求方所构建的商贸体系,例如计价和结算等权限只能由对方所掌握,非但不能大量抛售美债,反而还得拿它产生的利息即美元,前往该体系,结算我们的劳动成果。

第二,至少目前为止,我国的主权信用、货币及其资产还不能“去美元化”,原因在于社会观念对待市场经济和资本交易的基本认知不够与时俱进、更新迭代,以及社会各方面处于相对封闭的形态。

第三,“去美元化”意味着与由大洋彼岸主导的各种全球化秩序或国际多边体系进行“割席”,而现阶段我们并不具备建立一个比由美元主导的体系更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全新体系的实力,不仅不能“去美元化”,还得充分利用好由美元主导的全球化体系,拥护它才能为我们带来最大化的利益。

第四,所谓的“去美元化”,也就是抛售美债,无论再怎么减持,也无法改变其始终是全球最为优质的资产标的这一客观事实。

如何判断美债乃优质资产?

一是根据市场投资者的持有意愿,市场对其交易给予认可;

二是换手率始终高企,并且使价格趋于稳定,还得具有长期上涨的趋势;

三是其市盈率和市净率之比稳定在一定区间,外界对其的增长预期即估值始终处于合理区间;

四是锚定其的关联性主体足以形成可持续的投资净回报,用来支撑其估值呈长期上涨的趋势。

当然,以上这四个方面只是针对单一资产所做的判断,此外还得根据其所在的资本市场制度规范且完善与否、针对交易量或交易手段是否具有管制措施等限制交易流通的相关规定,以此判断资产交易会否受限,或资产定价是否合理等等。

通过上述实际的方法论和数理逻辑思维去判断美债是否乃优质资产,只要舍弃所谓的立场站队这类诡辩思维,我相信是个人都能得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降低房贷

据国内媒体爆料,我国即将对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实行两次下调的举措,且是随调随降,不用等到来年,存量房贷业主便能享受到该待遇。

为何上面选择此时此刻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首先,存量房贷业主群体规模庞大,其存量房贷与增量房贷于利率方面构成实质性差异由来已久,持续损害存量房贷业主的利益,此举属于变相补贴新购房群体。

其次,面对如今的宏观经济形势,即收入下降,储蓄跑不赢通胀的情况下,该群体仍需维持存量高利率房贷本息的刚性支出,终会导致其等入不敷出、收不抵支、资不抵债。

想要或有能力维持个人或家庭征信的人,采取提前还贷的方式,尽早结束高利率站岗带来的偿债压力,即极力修复资产负债表。

而没有能力维持征信或无法长期处于偿债阶段的人,只好选择断供违约,银行机构没收其房产作为法拍房。

然而,法拍房的激增,导致金融机构的房贷违约率上升,相关资产的呆坏账率也跟着上升,对于处在净息差不断缩水的大环境下的银行机构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故而,此时只剩下一个办法,用以缓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资产激增压力,并减少提前还贷和断供违约等现象发生的概率,那就是下调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再来,存量房贷相比增量房贷于利率方面而言实在是过于高企,对于普通家庭及居民部门来说负担过重,除去提前还贷和断供违约之外,已经对其等乃至全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日常消费品零售和大宗商品消费领域已连续数月环比下降,导致社会各阶层的实际购买力不足,继而出现内需不足、消费不振、产能过剩的局面,不断恶化实体经济和社会系统基本面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可以减轻家庭部门偿还债务的压力,并于短时间内释放消费需求或创造新供给,从而带动居民消费购买力往上涨,通过金融供给端让利的方式,给予家庭部门房贷补贴。

但我个人认为,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属于货币政策的手段,受制于金融系统本身基础货币派生信用的传导机制并不充分畅通这一因素,其效果恐不如直接采取财政支出的方式,真金白银地给予存量房贷家庭部门相关利益的让渡,或现金津贴来得大且快。

提振消费

近期,我国诸如北上深等一线城市的诸如餐饮等关乎实体经济领域的营业额同比大幅收窄,社会消费品零售和大宗商品消费同比有所回落。

于是乎,上面出台大规模促消费活动,比如上海发放了上亿元的消费券、各大电商平台大搞家电补贴等优惠活动,还有针对全社会大型生产设备及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以及针对一亿辆汽车实行以旧换新活动等等,目的都是为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包括上一部分所说的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提振消费。

但我认为,以上所有促消费的举措,皆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无法真正长期且有效解决内需不足、消费不振等问题。

比方说,消费券和购置补贴,需要消费者垫付或透支储蓄,本质上与首付或定金等消费前置的方式无异。

此举对于消费边际倾向较高的人群而言,反而是加速其返贫的短视行为,而这也是消费主义至上的弊端之一。

至于全社会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以及新质生产力行业以旧换新的活动,我认为此时并不适合将它们拿来充当提振消费、内需,乃至经济基本面的政策手段。

只因我国于此前不久刚经历过“大基建时代”,绝大多数制造生产设备和基础设施尚未达到年久失修的地步,如此便要开展大规模更新改造或以旧换新的活动,纯属浪费社会资源,终将得不偿失。

那要如何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呢?

我认为,从供给端做到真正创造出以新技术带动新供给的手段,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实际需求,并且形成经济运行系统的良性循环。

至于从需求端构建一整套财政投资型民生福利保障体系,针对医疗、教育、养老、住房这四个领域实行兜底行为。

而针对企业部门的经营,采取直接税改革,真正做到减税降费,由此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整个社会的投资回报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增持美债、降低房贷、提振消费三大重要信号,由此看出上面对于稳经济、促增长的决心。

总之,面对我国经济主动出击,而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时代大背景,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上面企稳经济基本面的行动给予积极的预期和充足的信心。

作者:​

——END——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