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是刺,农村知名的“刺黄连”,如今不多见了,家乡遇见请珍惜

岁月如歌梦常新 2024-12-23 09:54:59

浑身长满刺的植物一般会被人称作“刺”,而在农村中就有这么一味浑身“长刺”的中药,被人称为“抗癌草”,它就是浑身长刺的“刺黄连”。

而不少农村人也许都见过这种植物,但可能都不知道“刺黄连”这么牛。

“刺黄连”为什么叫做“刺黄连”

那么作为一味中药,它的作用又有哪些,那么有着较强药性的它在农村是否有种植呢?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刺黄连”的来历。

那么在了解这味“刺黄连”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它的全名为“刺黄连”,学名就直接叫做“肛蹈巴”。

是小蘖科小蘖属的小灌木植物,至于为什么叫做“刺黄连”,因为之前在古代的时候,扎根于比较深厚的土壤之中,会将垂直生长的根茎扎成一根根的“刺”。

而且这种植物即使在被破坏之后,它的根系也会在土壤下等条件合适的时候重新回来生长,茂密的基本上没有空隙看起来就宛如被扎满了刺一样,所以这也是给这味中药起了个名字。

而这种植物的习性跟其它的类似植物不一样,这种植物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而且一般生长在山沟沟里或者山间河岸和林缘等地。

并且浑身皆有“刺”,所以这也是其最显著的特征,那么它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根据现代神农架中草药志记载,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九个省区。

其中包括川、陕、辽、吉、黑、秦、山、广、黔等地区,而在我省南部时常能见到,神农架一带就有着大片的生长,但其他省区数量较少。

“刺黄连”的形态特征。

不仅如此,在川东的叙州也曾有大面积栽培的记录,老一辈的人说,早些年在叙州地区也常见到有人采集晒制出售。

但是自从中医药被列入《国家标准》后,由于其药性较强所以一般是不能简单使用的,因此也便见不到这些当中的这些身影了,而且至今已甚少被种植和采集。

而且在四川也很少能见到,叙州地区偶有零星,但并不多,且野生资源也很稀少,然而在神农架一带,能够见到大量野生资源。

它的生态环境更加适合它生长。

所以神农架刺黄连非常受重视,其主要原因也与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的外观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最显著的特征,它浑身都有“刺”,这些刺都是其镶嵌在叶腋和叶片上的刺。

因此要小心触碰,以免被划到。

其次,它的老茎和幼茎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幼茎是绿色且比较坚韧,而老茎是灰棕色的,并且枯脆,一碰就会断。

最后就是它的叶片主要是椭圆形,两面微有光泽,而生长时又柔韧因而显得飘逸动人。

“抗癌草”的妙用所在。

刺黄连作为一味中药,其能够用于医疗的重要部位就是它的根部。

被称为“黄连属草本植物”,是由大批含有马兜铃酸等成分构成,因此清热解毒的能力还是很强。

不但如此,它还有消炎、消肿止痛等多重作用,因此治病强度还是较大的。

比如我们常见感冒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自制一些感冒药,这里面往往都有一些中草药材,而其中就有两味材料较为重点,其一就是此味草药。

这也是因为该味草药对于感冒时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具有明显效果。

其二则为薄荷,其能够具有解表散热、清头目等功效。

除了感冒可以用呢,用于治疗肝炎、慢性支气管炎及尿道炎等疾病都有着显著疗效,并且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记载了。

其它还可用于治疗肺结核、食道癌等多种类型疾病。

根据现代药学研究,刺黄连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小蘖烷类和苯乙醇苷及姜酮类,有明显的抗癌活性。

在研究成果表明,其所含小蘖烷类能够抑制多种癌细胞,可以看出其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

同时姜酮类化合物也是有一定抗菌作用。

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过小蘖类及其相关化合物能够用于治疗痢疾、百日咳等多种疾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浑身是刺的这味草其实功能很强,所以它作为“抗癌草”是有足够道理存在的。

但同时因为其作用比较强,不可随意服用,不能说野外一看到,就拿出一点直接服用。

因为不同人群,适合不同程度,还希望广大朋友知悉。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