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军事经验的太平军,为何能在精锐之敌的绞杀下壮大起来?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8-14 18:06:35

太平军,从洪秀全、杨秀清,直到基层的普通战士,皆出身普通百姓,在造反之前完全没有军事斗争的经验。

而起义一爆发,太平军立刻遭到了大清最精锐武装力量的剿杀。

军事素质不如敌人,人数也不如敌人,物资补给更是远远不如敌人。

这个情况下,太平军为何还能连续击败敌人,并生存下来,甚至壮大起来的呢?

没有经验的太平军与最精锐的敌人

造反前,太平军,从洪秀全到普通士兵,皆是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

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没有一个人在旧军队里待过,也没有一个人有过参加其他起义的经验。

太平军的将士,则多是乡民,也都没有过从伍的经验。

而说起人数,当时的太平军规模到了2万人,但实际上太平军是拖家带口一起干的,实际能战之士不过万人。

显然,这是一支羸弱的力量,其实力或许还比不上之前在广西的天地会起义。

而这支羸弱的太平军,在军兴之初,就立刻遭到了朝廷最猛烈的镇压!

在太平天国爆发之前,广西刚刚发生过规模不小的天地会起义,因此,大清在广西的军事力量有了相当程度的增强。

而在太平天国爆发的前九个月里(太平军攻下永安之前),大清已经耗费了军饷620万两,调集的兵力达到了7万余人!

是的,大清的八旗、绿营当时都已经多不堪用了。

但是,当时跑来广西镇压太平军的,却是绿营,乃至大清正规军中最精锐的部分!

这些军队后来成为了江南大营的骨干,而在江南大营两次覆灭后,大清就被迫放弃了以经制军镇压太平军的希望,不得不重用湘军、淮军这些汉人武装来镇压太平天国···

尤其可见,扑到广西的清军,已经是大清全国的精锐之师了!

一群没有军事经验的菜鸟,人数不如人、装备不如人、补给不如人。

他们却要一开局就应对最凶残、精锐的敌人!

所谓地狱模式,大概就是这样吧!

那么,太平军,是如何应对这个地狱模式,生存下来,并且最终壮大起来的呢?

以纪律和教育为支柱

太平天国是以拜上帝的形式组织起来的。

因此,从一开始,“十款天条”就成了他们的生活准则。

而到了准备进入军事斗争的阶段,在生活准则基础上,就自然发展出了军事纪律。

起义一爆发,洪秀全立刻发布五条军纪,随后,又在斗争中不断充实,发展出《太平军规》,其中规定了“定营规条十要”和“行营规矩”等20条纪律···

据《贼情纂要》称:太平军律令达62条之多,其中论斩者就到47条!

而在冷酷无情的杨秀清领导下,太平军执法严整,这些军纪都得到了严格执行。

金田韦十(韦昌辉宗族成员),因为偷看妇女洗澡,被拉出去砍头示众···

在桥头村扎营时,一个士兵拿了老百姓一根绳子去绑马,被当众打了50杖屁股,并向群众认错道歉···

因此,当时,就连敌人也承认:禁掳掠,禁奸淫,禁杀戮···故所过郡县,远附者有之,犒献者有之,愿充向导者有之···

而曾国藩后来也曾感叹:民间“谣言”,“反谓兵勇不如贼匪之安静”···其实,曾国藩湘军最初的军纪也是比较严明的,但他也感叹自己军纪还是不如当时的太平军。

可以说,在严明的纪律下,太平军不但保持了高昂的斗志,还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同时,太平军又极为重视教育。不厌其烦地通过“讲道理”等方式加强对将士的思想教育。

这些教育,既有灌输上帝教教义的,又有承诺“累代世袭,龙袍角带在天朝”的,还有介绍关羽、张飞、赵子龙、岳飞等事迹者,内容丰富而全面。

诚然,这些教育中包含了许多不科学的部分,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于统一思想,强化战斗力,激励将士奋勇作战是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因此,正如历史所呈现的一样,早期的太平军,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但是,他们是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的!

这些,构成了早期太平军坚持斗争的精神支柱!

以低调、充分的准备弥补物资劣势

当然,只讲精神是不行的!

造反,到底还是要有物质基础的!

一般情况下,这些老百姓,不要说火炮、火药,就是刀枪剑戟这些冷兵器也是没有的。

何况,既然纪律严明,不允许掳掠,那么,如果不能提前储备足够的粮食等物资,将来也是无法进行斗争的!

这一切,都需要准备!

因此,在很长时间内,拜上帝会都保持了低调。

所以,当时朝廷认为广西最主要的问题是天地会,故对拜上帝会的准备工作稍有放松。

以至于,后来太平军起事很长时间了,他们还是搞不清太平军几个王的情况……

而同时,太平军进行了隐秘的准备。

起义前夕,各地会众秘密打造长矛、大刀,铸造土枪土炮;韦昌辉在家开炉12座,日夜赶制刀、矛等兵器;石达开在去金田途中,也赶制土炮···

因此,起义初期,太平军不但冷兵且比较齐全,还拥有500斤铁炮、500斤铜炮和800斤炮···

此外,在圣库制度下,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等巨富纷纷无私“毁家”,将钱财充公,为太平军早期转战创造了了一定的财政条件···

可以说,起义之初的太平军,装备上虽然仍然处于绝对劣势,但是,好歹算是有了烧火棍,可以拼一拼了!

古老而又有效的组织

在宣布起义的同时,太平天国又对太平军进行了编组。

这个编组,是冯云山按照《周礼》“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的思想进行编组的。

具体的编组方法,咱们就不展开介绍了。

总体来说,太平军的编制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保持了比较严密、正规的组织形势,比绿营兵营汛星散,临战比抽调,互不相习还是要强得多的。

旋败旋炽,仍未见其穷蹙,所恃无他,盖始定军目,不衍于法,有以启之也。——《贼情纂要》

同时,冯云山又借鉴了《司马法》等古兵法的一些内容,对基本的作战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敌人评价:太平军“进退分合有步伍”、“其营皆散处,战亦散布”,作战时“初则寂无人声,既而少出,又继而大至”,“且看清一步,方走进一步”···

冯云山后来牺牲得很早,在实际作战中似乎没有什么耀眼的表现。

但是,陈玉成后来称他与石达开是唯二的将才;敌人乌兰泰称他”凶悍诡诈,久历戎行中不独未见并所未闻也“,而一些文人则直接称他为“奇才”···

由此可见,冯云山在太平军的组织方面,确实是以惊人的创造力,提高了太平军的战斗力!

务实的指挥:充分扬长避短

当然,前面做得再足,菜鸟到底是菜鸟,打不过到底是打不过。

所以,要在斗争中生存下来,首先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指挥方法,扬长避短!

太平军在起义初期,除在极为有利的情况下进行了一些伏击战、袭击战外,主要作战方式的是山地防御战。

一来,广西山地,易守难攻,兵力不容易展开。

如此,敌人兵力虽多,军事技能虽强,但难以施展!

二来,太平军将士虽然没有军事经验,但大批烧炭出身的山民,进行山地改造是可是驾轻就熟的!

如此,在山地实施攻防,太平军既能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又能利用改造地形的能力,从而取得战术上的优势。

三来,太平军将士常年在大山里生长,山地运动能力远远好于对手!

最典型的例子是:太平军每次要转移,都是选择在大雨过后的星夜。山地道路泥泞难行,夜间能见度低,敌人无法运动;而太平军则能迅速运动,实现转移,从而保存力量。

因此,太平军初期通过山地防御战,限制了敌人优势的发挥,并是自己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保存了实力,并完成了”听枪声“的过程,逐渐适应了军事斗争的节奏,积累了军事斗争的经验。

后世许多专家批评这个阶段的太平军消极防御,过于保守。

实际上,这个时期消极一些,稳健一些,是积蓄能量,是对将来极为有利的行为!

战争中学习战争

而在保存自己的同时,太平军又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对一般战士而言,他们在实战中锤炼了军事技能,掌握了杀敌的方法;

同时,一批英勇善战,会打仗的人也从实战中脱颖而出。

而对于领导者来说,他们在实战中检验自己草创的制度,并继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制度、战法。

这个阶段,杨秀清对战斗队形、行军方法、扎营方法等都进行了进一步总结,其中许多都体现到了后来的《行军总要》中。

在逐渐成长后,太平军开始了向城市的发展。

随即,太平军以袭击方法打下永安!

在永安,太平军进行了漫长的城市防御战,并如山地防御战期间一样,他们在永安保卫战中积累了城市作战的经验!

在成熟起来后,太平军开始了大范围运动战!

围攻桂林、长沙不克,但成熟起来的太平军已经能够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围城阻援···

随即,随着逐渐的成熟,尤其是土营和水营的建立,行军和作战法的丰富,太平军越打越强!

随后,攻取武昌,然后顺流而下直下金陵,将太平天国推到了高潮!

可以说,就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来看,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组织严密、学习能力超强的队伍!

如果能坚持优良的作风、正确的指导,并适时对已经不合时宜、不科学的部分进行改造,太平天国,本是打有可为的!

5 阅读:460
评论列表
  • 2024-09-07 23:09

    证明科班就那么回事,但现在重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