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地产行业风声鹤唳,由某大财富投资产品兑付引发的“暴雷”事件在行业内持续发酵。
房企爆发债务危机就像一副多米诺骨牌,多家看似火热的房企接连暴雷,因为无法鉴别风险,很多购房者转而选择准现房或者二手房,对于期房保持敬而远之,这也让资金安全的房企因为被“连累”充满了焦虑。
看到这样的情况,蒙马财经也为房企、为业主捏一把汗。那么,2022房企能否走出困境,哪些房企更安全呢?
房企集中暴雷
在房企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中,A股69家房企中亏损的高达29家,占比42.03%,亏损金额超过 10 亿元的有 14 家。
具体来看:华夏幸福预计2021年度净亏损为331亿元-39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03.14%-1167%;蓝光发展预计2021年度净亏损为120.37 亿元左右;美好置业预计2021年度净亏损25亿元-36亿元;
嘉凯城预计2021年度净亏损13.5亿元;这份名单还能长,后面还有一长串亏损的房企。
2022年,美元债是房企面临的又一大生死劫。
比如:融创、阳光城、正荣、奥园等。2021年中报显示,融创中国比2020年年报时增加了700亿左右的流动债务。总负债9971.22亿元。
阳光城公告,存续规模分别为3亿美元和3.57亿美元的两笔美元债未能按在30日豁免期内支付利息,合计约2726万美元,构成实质性违约。
“停贷潮”是已经暴雷房企风险的蔓延,部分房企违约已造成多地楼盘出现延期交付,给购房者带来不能承受之重。
购房者如何选安全房企?
用“波谲云诡”四个字来形容近年的呼和浩特房地产市场毫不为过。
近几年,各大品牌房企齐聚呼和浩特,群雄割据,楼市火爆持续多年;2021年下半年,楼市急转直下,销售惨淡,不容乐观。
除了地产商,当下的购房者才是最难的。
不断爆雷的房企,让买房人防不胜防,买了房的瑟瑟发抖,没买房的也惴惴不安。
那么,如何避免踩雷呢?
第一:国企、央企等稳建型房企和一些非上市的本土房企比较安全。这类房企过去扩张速度比较慢、资金面比较稳定。
第二:口碑好,交付质量过关,注重产品品质的开发商。这类房企的房子口碑好,销量好。
第三:多元化的房企。这类房企资金充裕,有实力。
综上可知,恐怕市场信任度最大的的只有国企和央企了。
而中海作为进入呼和浩特的央企之一,自中海锦绣城开始,在呼和浩特累计开发17个住宅项目,从2010年中海锦绣城、2011年中海紫御东郡、2012年中海凯旋门、2013年中海御龙湾、2014年中海外滩、2015年中海蓝湾、2016年中海财富广场、2017年中海环宇天地、2018年中海新项目、2019年中海·铂悦府、2020年中海河山郡等项目,做到了“行至一城,繁荣一城”,均收获业主一致好评。
“交付时代”中海更有底气和能力
4月以来,3次中央级别会议中提到了“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各地政府牵头,积极落实“保交付”政策,切实保障群众利益。
就在其他购房者惴惴不安的时候,2022年年中,作为区域唯一交付项目,呼和浩特中海河山郡5大组团之中的中海河山原著、中海河山雅颂2个项目业主,已经提前2个月收到新家;6月25日—6月27日,位于南二环与展东路交汇处东南角中海铂悦府也提前交付。
对中海而言,保交付不是问题,品质交付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优秀的城市和项目进入完美交付状态。
中海地产作为央企的代表,在“2022年中国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优秀企业”调研中表现优异,总体满意度排名前三,全国17个城市位列前五名,充分体现出央企的表率作用。
据中海对外披露数据,中海上半年为27个城市3万+家庭完成交付,交付阶段业主总体满意度、交付服务、产品品质、房屋设计、维修服务、园林景观、规划配套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行业95分优秀水平。
交付只是第一步,品质交付才是实力,只有好品质的产品才能持续获得消费者的信赖,确立企业良好的口碑,在当前形势下,保交楼对中海不是问题,反而是一个竞争优势。
当浪潮回归平静,市场会给最终的坚持与坚守者一份丰厚的回馈。改革开放40年,我们见证过太多激荡与落幕,而只有专注而沉稳的企业,在坚守中历练,在历练中发展,方成大器;
而中海,正属于这种低调而专注的坚守者。
用上30年前的图片
外地人们呼市未来房价会暴涨的,你们别和我们抢啊
水手
现在好多四川广东内蒙古湖南福建浙江人去东北阜新鹤岗买房了
事实是打3 折真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