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气最大的会试是哪一科?顺治六年己丑科,创下了三个记录

左都御史有料 2024-12-21 17:41:13

清代文举开了112科,录取进士总数大约有27000人。不论是开科次数,还是进士数量,都超过历朝历代。不过让人颇为不解的是,这么多进士科中,却没有一科能像宋仁宗嘉佑二年那样,被称为“千年龙虎榜”。

如果非要再112科中,选出“大清第一科”,那么御史认为,顺治六年的己丑科算是最亮眼的。该科会试出的人才不算极品,但却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殿试级别高

顺治一朝总共举行了八次会试,录取的进士人数普遍都较多。顺治六年己丑科录取的人数为395人,排在第二名,仅次于顺治十二年与雍正八年的两次会试(这两次为399人)。当然,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很有关系,大清入关之初百废待兴,中原在陆续统一之中,全国各省官员很稀缺。

己丑科殿试同样也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背景下举行的,前一年清王朝刚刚接手了两广,吏部上奏顺治帝,说两省上至督抚藩臬,下至道府州县,空出来了几百个官缺,一时间根本找不到那么多的萝卜来填坑。

实际上,不仅仅是两广,很多省份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顺治将目光投向了这一年的会试,希望这批新科进士能解朝廷的燃眉之急,顺治帝派出六位大佬,同时担任殿试读卷官。

这个六个人分别是刚林、祁充格、范文程、洪承畴、宁完我、宋权,清一色的内三院大学士。之所以这么安排,顺治帝有两层用意:

一来是通过当朝大儒、名臣把关,希望从这批贡士中选出可造之材委以重任;二来是表示朝廷的重视,希望新科进士们不负皇恩。

自此以后,清代的历届殿试的读卷官都没有超过这个阵容,都是两名大学士领衔,然后再辅以协办大学士或是进士出身的尚书,一般情况下都是三到四人。

二是朝考后马上换上官服赴任

考中进士到实授官职,中间是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的。康熙以后,正常的程序是放榜之后,就要举行朝考,来决定哪些新科进士能成为庶吉士,然后由吏部在落选的新科进士中,进行铨选并授职。

铨选的时间也都比较长,原则是空出官缺才能掣签,一部分被排到各部院中去实行试用,待实习结束后才会授予实职;另一部分外放到各省,由督抚安排具体工作,或当知县或干一些临时的差遣。总之,从进士到实授官职,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

己丑科朝考之后,有56个新科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有123人留在京师发部院衙门行走。剩下的216个新科进士,由吏部启动紧急铨选程序,根据学识和才能,被派往各省任职,其中有70%的进士都安排在两广。

据《郎潜纪闻》和《啸亭杂录》等史料记载,己丑科被外放的新科进士,都在当年的六月以前被授予官职,并被吏部告知即刻上任。

这种不经行走或试用,而直接授予实缺的情况,只有在顺治朝出现过,从康熙登基之后,新科进士再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

三是授官起点高

己丑科进士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一条,本来考中进士马上授官已经是皇恩浩荡了。关键是这些被外放的进士中,有很多人被委任为四品的道员和知府。

史料中记载说:“时两广初定,二甲进士皆授参议,三甲授知府,分发两广等省补用。”御史认为这个记载有些夸张。“二甲进士皆授参议”显然是不现实的,参政(正四品)、参议(从四品)是清初布政使的属官,算是地方上的中高级官员。

己丑科有77名二甲进士,除了被选为庶吉士和留任京官的以外,至少也有20人,而两广正副参议的缺只有四席,显然不可能都被委任为参议。

说“三甲授知府”也是夸大,己丑科有315名三甲进士,就算是100人被外放为官,也不可能都是知府,毕竟两广加起来也才21个府,加上其他省的空缺,说什么也到不了100。

御史查了一下相关官方资料,说的是:“顺治己丑新进士即用道府二十余人,分发两广。”这个说法就靠谱多了,与两广道府的实际官缺比较相符。

即便就是二十来人被委任为道府,也已经是破天荒的奇迹了,而且肯定有人被任命为五品的知州,或是同知、通判。从顺治六年以后,一直到清末,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事实上,从康熙中期以后,新科进士普遍担任的岗位都是知县,且随着国家日渐承平,不仅授官的难度不断加大,就是正常的提拔也很困难。有清一代,至少有一半的知县,一辈子都无法突破正七品这道坎。

顺治六年己丑科会试,在清代科举史上最特殊的一次会试,也是史料中提及最多的一次会试,正因如此,御史才说它是“清代第一科”。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