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康定突发大型泥石流,上千人被迫转移,为什么会这么严重?

生态环境捍卫者 2024-08-06 21:56:37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8月3日的时候,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日地村突然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8月5日9时,已造成9人遇难、18人失联,目前救援工作正持续全面开展。同时,为了最大限度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地通过入住集中安置点、投亲靠友等方式,转移安置939人。

泥石流发生的几个关键要素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由于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它具有突然性、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泥石流常常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摧毁村镇,造成巨大损失。

根据上述泥石流的定义以及特点,可以对其引发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行深入分析。

能量条件(地形条件):泥石流的形成区在地形上需要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的特点。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在四川康定这次泥石流中,灾害发生地日地村日地沟的高差达4050米,这样的地形条件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势能。

物质条件:泥石流的发生需要丰富的松散碎屑物质、水分的储量和来源。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此次泥石流灾害中,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可能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

触发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这通常是由暴雨、冰雪融水、江河湖库溃决等水流持续作用引起的。而水流激发是我国泥石流灾害中最常见的触发因素。

此次康定泥石流的强度为什么这么大?

从地形和地质条件看,康定日地沟沟域呈树叶状,易于汇水,且高差极大,沟源海拔约5700米,沟口海拔约1700米,高差约4000米,沟长10.5公里,沟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这种地形条件使得水流在快速下泄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势能,增加了泥石流的冲击力和破坏力。高差大还意味着沟域内岩石破碎、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

同时,日地沟沟域临近鲜水河断裂带,历史上强震多次叠加,导致山体震裂,增加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从气候条件看,灾害发生前,康定地区遭遇了持续降雨,且近期气温偏高,加速了周边雪山冰雪的融化。持续降雨和冰雪融水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是泥石流发生的直接触发因素。根据报道,沟口监测到的小时降水量达到18.4毫米,这是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物源条件看,日地沟沟内物源十分丰富,静储量约480万立方米,动储量约180万立方米。这些松散固体物质在强降雨和冰雪融水的冲刷下,能够迅速形成强烈的泥石流。

从冲击力看,泥石流冲出固体物源达数十万立方米,携带的孤石直径最大达6米左右,一般几十厘米到一米,流速估计大于8米/秒。这样的流速和携带物质量使得泥石流的冲击力极大,单个块体冲击力大于50吨,流通区冲击力可达百吨以上,因此破坏力极大。

为什么山区泥石流很难进行精确预警?

山区泥石流难以进行精确预警的原因,笔者认为涉及多个方面,比如:

泥石流形成的复杂性:泥石流的形成需要同时满足短时间大量水源、大量松散物质以及便于集水集物的特殊地形地貌三个条件。这些条件在山区往往同时存在,但具体何时会触发泥石流却难以准确预测。

而且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各异,沟谷坡度、沟床比降、松散物质分布等因素均会影响泥石流的形成和流动。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增加了预警的难度。

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对降水量的预报误差较大。泥石流多由暴雨等极端天气引发,而降水预报的精度直接影响泥石流预警的准确性。同时,近年来山区极端天气频发,如强对流天气、冰雹、雷电等,这些天气现象往往伴随着短时强降水,增加了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和预警的紧迫性。

监测技术的局限性:目前,泥石流监测站点在山区的分布往往不够均匀,难以全面覆盖所有潜在危险区域。这导致部分区域的泥石流预警存在盲区。此外,虽然现代科技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5G通信等技术已经应用于泥石流监测预警中,但受限于技术水平和成本等因素,监测手段仍然有限。例如,次声波监测虽然有效,但易受环境噪声干扰导致误报。

预警模型的局限性:目前用于泥石流预警的模型多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其适用性受到地域、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不同地区的泥石流形成机制和特征存在差异,导致同一模型在不同地区的预警效果可能不同。而且预警模型中涉及的参数如降雨量、松散物质分布、地形坡度等往往存在不确定性。这些参数的变化会影响预警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为了提高泥石流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网络建设、提高气象预报精度、优化预警模型并加强公众防灾减灾教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