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提示:本文旨在弘扬传统中医经典,传播炎黄国医传统食疗、传统理疗方面的养生知识与方法,不是主讲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文中偶尔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接前文。
实际上,如果不是心中有一张完整而细致的人体结构“地图”,也就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病位坐标系”,对很多方证是无法辨别的。
例如,桃核承气汤证与抵当汤证,两者都有瘀血,两者的病位也大体相近(都在少腹部位),但一个是“热结膀胱”(病位在膀胱);一个是病在阳明经所连属的腑(肠胃),或说是“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小便自利”。
伤寒论第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鞭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伤寒论第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大家请看,这两个方证的病位,《伤寒论》中区分得如此清楚,这岂是仅仅用“表、里、半表半里”这种粗线条的“坐标系”可以做到的?
当然,也有人说,抵当汤证的病位在阳明,属里;桃核承气汤证的“热结膀胱”,膀胱属表……那么请问,桃核承气汤中虽然用了桂枝(你可以说它是治表证的药),但整个方可是叫“承气汤”啊,而且主要成分也是攻下的。
《伤寒论》第106条用了“下”、“攻”等字眼,怎么能说这里的病在膀胱是表证呢?
仅仅用“表、里、半表半里”这种粗线条的“坐标系”来辨证,所出现的难以明状与混乱之处还有很多,不一一去说了。
总之,综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张仲景使用了一张非常详细、细致的人体结构“地图”来辨证论治(也就是我们说的“病位坐标系”),要真正破解《伤寒论》,要想对多种多样的病证,特别是疑难杂症进行更有效的辨证论治,必须恢复、建立这样一个完整详细的“病位坐标系”!
就像行军打仗中地图越详细越好一样,在中医里,“人体地图”也是越详细越好!
话已至此,认同者请继续往下阅读,不认同者可就此别过,相忘于江湖吧。
(未完待续)
炎黄国医学者吴越
2024年3月4日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
而且,出于对平台规则的遵守,也不发表有关医疗、医案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问题。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笔者的经验: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
附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自助中医普及课程(非执业中医师的业余中医课程)
B、经方课程:包括由浅入深的《经方易用》、《经方直用》与《经方深用》等不同阶梯
C、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D、经典系列:伤寒金匮解读-以经方逻辑贯通理解全书
E、医道系列:解读黄帝内经-通过解读黄帝内经传承医道
F、医道系列:解读周易-通过解读周易提升人们的心身健康,匡复生命正道。
附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