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求购中国WS-10G发动机?中国发动机终于爆发:WS-15超越F119

星辰大海评军事 2025-01-12 17:42:55

几天来网上都是这种消息,土耳其搞了五代隐身战斗机TF-X“可汗”项目,就是那个看起来很像F-22的那架TF-X KAAN战斗机,这是土耳其航空航太工业于2010年12月启动的双发第五代战斗机项目,已经于2024年2月21日首飞。

按理说首飞了也就表示发动机问题已经解决,但是最近却传出一个说法称土耳其因为无法获取发动机而向中国求购WS-10G发动机,不仅说明了发动机的系列还指定了型号,表示这说法可能并不是空穴来风!中国要外销喷气式发动机?中国发动机终于要爆发了吗?

土耳其求购中国WS-10G发动机?两个说法,到底哪个靠谱?

关于土耳其求购中国发动机的这个事情,种花家查阅了社交媒体上的几个说法,目前来看主要存在两个说法,其一是土耳其打算将“可汗”战机出口到中东其他国家,但美国担心技术外泄而拒绝提供F110-GE-129涡扇发动机。

这下土耳其没辙了,不过中国也有与F110-GE-129同级别的“WS-10G”发动机,把太行发动机一顿夸,之前中国YE 有出口歼10CE战机给巴基斯坦,所以觉土耳其得进口太行10G有可能。这事儿还真不是自媒体自吹的,最早源自于X上1月5日一个ID为“Defence Pakistan”的说法:

另一个说法是“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誌”在2023年8月14日的发文,当时发文的标题为《巴基斯坦主动牵线,土耳其放弃美西方,国产五代机或用中国发动机》,内容大意是土耳其有意邀请巴基斯坦参与土方的五代隐身战斗机TF-X“可汗”项目。

报道称,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在航空领域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合作意向,两国已经签订了TF-X“可汗”合作协议,巴铁除了和土耳其一起合作研发之外,还承接了一部分零件制造。土耳其国防部副部长也确认,巴基斯坦已经加入“可汗”项目进行研发。

不过TF-X战斗机开发遭到了很大的障碍,报道称该战机使用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F-110-GE-129涡扇发动机。土耳其因为采购了俄罗斯的S-400防空导弹接入北约作战体系(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而遭到了美国的军事制裁,此前土耳其参与开发F-35采购计划被美国叫停,并且还中断了和土耳其的多个军事合作项目!

所以接下来美国是否会继续让土耳其使用F-110-GE-129涡扇发动机也是个未知数!原本土耳其准备寻求俄罗斯的AL-41F发动机(俄空军SU-57五代隐身战斗机的标准动力),但俄罗斯正在战争中,无法稳定向土耳其提供发动机。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刚好土耳其与巴基斯坦合作过程中了解到了巴空军的歼-10C使用俄WS-10C系列发动机相当强悍,在巴基斯坦的穿针引线下,土耳其打算与中国合作,采购中国的WS-10系列发动机,按X给出的说法,应该是WS-10G发动机。

第二个说法的作者是“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誌”,这是《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志官方账号,种花家以前也订阅过这本杂志,质量还不错,按理说这个说法应该挺靠谱,但是问题土耳其向中国求购发动机这实在有点不太靠谱,有很多粉丝就表示这肯定是假新闻,但是问题在哪里又说不出来,毕竟来源都有!

两个说法:一个都不靠谱

TF-X Kaan战斗机是土耳其在2010年12月启动的双发第五代战斗机项目,尺寸数据为机长21米,翼展14米,最高飞行速度为1.8马赫,升限1.7万米,过载+9.0 g & -3.5 g,最大起飞重量在27吨左右,据这些数据来看是一架中型战斗机。

据目前公开的图片来看,TF-X战斗机双垂尾常规布局,有部分翼身融合设计,进气道使用了F-22的加莱特进气道,前半身与F-22相似,后半身翼型与F-35有些相似,垂尾比较高达,水平尾翼非常靠后,前者是为了大迎角机动设计的,后者是超音速配平使用的,这表示土耳其对这家战斗机的要求比较高!

这些设计也让TF-X的隐身性能大打折扣,不过TF-X还设计了内置弹舱,另据公开的数据还有个侧弹舱。TF-X的隐身性能尽管不咋地,但比韩国KF-21战斗机的半埋式武器挂架应该还是要略好一些。

TF-X看起来还像模像样的,不过由于土耳其航空工业基础相当薄弱,该计划最初与瑞典与绅宝集团的合作,后来转向了英国BAE合作,并且英国还同意向土耳其转移EJ200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技术,并且为TF-X开发衍生版本。

不过EJ200发动机的衍生版本还赶不上TF-X的开发进度,2018年时土耳其与通用电气达成了协议,将使用通用的成熟发动机,在2024年2月21日首飞的战机上安装的是通用电气的F110-GE-129涡轮风扇发动机。

从这个开发进程来看,目前土耳其的TF-X战斗机确实用的是F110-GE-129,但这只是现阶段的发动机,等到EJ200的衍生版本完成之后将会使用EJ200,似乎F110-GE-129只是一个过渡版本,并没有涉及到要长期采购,这个说法是不是有些问题?

当然更大的问题来了,EJ200以及F110-GE-129和WS-10并不是同一种级别的发动机,种花家将三种发动机的数据做了个表格,各位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了:

对涡扇发动机有点了解的朋友应该能看出点问题,EJ200是一台为中型战斗机配置的发动机,一般配置方式为双发,欧洲EF-2000台风战斗机就用了两台EJ200。而F110-GE-129和WS-10则是为重型战斗机设计的,比如F-15E "攻击鹰",最大起飞重量在36.7吨左右,使用两台F110-GE-129发动机。WS-10C也是为单发中型战斗机和双发重型战斗机设计的,比如单发的歼-10C与双发的歼-20,后者的最大起飞重量可达37吨左右。

所以各位发现什么了吗?最大起飞重量在27吨的土耳其TF-X战斗机要是使用F110-GE-129或者WS-10C的话有点大马拉小车,而使用EJ200改进版的话则差不多,因为这种发动机本来就是为中型发动机设计的,目前欧洲正在为土耳其设计的应该会加大涵道比(增加推力)以满足TF-X的需求。

从这些参数上来看,F110-GE-129应该是一种临时动力,未来的EJ200改进版才是TF-X的标准动力。所以从推测上来看,TF-X选择中国的WS-10系列发动机,无论是C还是G似乎都不太可能,当然另一个方面是中国发动机合作,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单独发动机对外销,要么就是搭配战斗机外销的,中国应该也非常希望发动机有对外合作的项目,不过就土耳其这种墙头草国家,中国必定会有所选择的,毕竟关于发动机与战斗机适配是个深度合作项目。

中国发动机技术超越F119:这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1月11日,头条ID为@科大烽火的账号发布了个微头条称,中国先进战机使用的“某重点型号发动机”,也就是涡扇-15发动机,实现了更宽燃烧稳定工作包线,且低空高速性能更好:

涡扇-15的飞行包线右下部分要比美国F-22战机所用的F119发动机更好。同时,涡扇-15的构型更先进,不论是材料还是工艺,涡扇15都拥有绝对的后发优势。

有朋友就在问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种花家搜索了下这个说法,发现这是来自2024年11月1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晓峰教授的《现代航空推进系统及未来新构型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报告中的截图,各位在网上搜下这个标题就能找到时长为57分钟的报告全程,其中关于稳定燃烧部分是在52分30秒左右,如下图:

另一个关于比WS-15比F119更优秀的说法是在54分50秒左右,如下图:

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下,孙晓峰教授报告中这俩的说法是这样的,目前歼-20标配发动机WS-15与F119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径,飞行包线范围更宽,稳定型燃烧更好,简单的说就是WS-15在各种不同的速度下表现都非常优秀,大推力还是燃油经济性都比F119要好。

F119和WS-15都是小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适合五代机超音速巡航的那种,孙教授的这个说法意味着歼-20的动力问题已经解决,并且比F119要更好!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沾沾自喜了,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F119是一种在1986年就完成首次试验的发动机,距今已经有30年历史。

美国目前最新的普惠和通用的变循环发动机,尽管到目前还有些不太稳定,但是毕竟美国已经造出来了,变循环发动机可以相对简单的理解成高速下适配涡喷模式低速下适配涡扇模式的自适应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有增加,高速性能有改善,是一种非常适合六代机的发动机。

不过在未来的六代机与七代机时代也指不定是哪种发动机当道,比如使用涡轮的爆震发动机,这种模式比涡扇发动机更经济,高速性能也更优秀。当然中国也不会止步于WS-15发动机,按五代机和六代机之间衔接的时间来看,变循环发动机早就应该在路上,近些年来发动机技术突破很快,指不定哪天变循环发动机就横空出世了。

延伸阅读:韩国和土耳其五代机为什么加莱特进气道,不用DSI进气道?

纵观近些年来各种三流国家制造的所谓五代机,比如韩国的KF-21和土耳其的TF-X战斗机选用的都是加莱特进气道,这两国的五代机为什么不用DSI进气道,是因为DSI进气道不好吗?

答案是加莱特进气道的高速性能更好,那么这是否就是大家都不选DSI进气道的原因呢?答案并不是,而是因为DSI进气道设计难度低而DSI进气道难度太高,看到这估计大家应该懵了,完全不知道这两种进气道到底哪种好哪种不好,下面列个对比:

DSI进气道:适合2.2马赫下,结构简单重量轻,鼓包内部还可以安排电子设备的空间;加莱特进气道:适合3.5马赫下,结构复杂,重量比较大;

看起来是加莱特进气道优秀是吧,但事实上这些五代机的速度都不会超过2马赫,根本就用不着加莱特进气道,那么为什么他们不用更轻更简单的DSI进气道呢?原因是DSI的鼓包设计难度太大,需要用无数次风洞吹出来最优化的结构,像土耳其与韩国这种在空气动力学上功课严重不足的国际来说,加莱特进气道内各种活板结构可以调整达到最佳,尽管重量大点但能控制,而DSI进气道难度实在太大了,没有大量的风洞测试根本就没法下手,这就是小国最终选择加莱特而放弃DSI的真正愿意!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