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央行“暂停”背后,市场巨变预警!

金子漂流瓶 2025-01-16 02:16:08
中美央行“暂停”背后,市场巨变预警!

过去24小时,全球金融市场迎来两件大事:中国央行宣布暂停买入国债,美国12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美联储降息预期骤降。这两大“暂停”信号,预示着市场正面临新的转折点。

中国央行暂停买入国债:债市过热倒逼政策调整

昨天早上,中国央行发布公告,宣布从1月起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这一决定直接原因是国债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持续走高。自今年8月以来,央行开始常态化买卖国债,这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向。

回顾历史,中国的印钞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外汇占款时代(改革开放至2014年):通过收购贸易顺差(美元等)发行人民币。过渡期(2014年至2024年):释放前期超发货币,同时通过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向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国债时代(2024年8月起):央行在二级市场常态化买卖国债,标志着中国印钞方式向“美国模式”靠拢。

过去5个月,央行通过买入国债投放了1万亿元基础货币。按当前货币乘数8.57计算,理论上可衍生出8.57万亿广义货币M2。然而,债市过热迫使央行按下“暂停键”。

国债为何如此火爆?

经济低迷:央行持续降息,市场预期中国已进入低利率时代。收益率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预计2025年将跌至1.2%左右。避险需求: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国债成为资金避风港。

债市过热带来的问题:

股市失血:资金涌入债市,导致股市流动性不足。风险积累:债市泡沫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为应对这些问题,监管层采取了两项措施:

给债市降温:暂停买入国债。加强美股ETF监管:防止资金过度外流。

暂停买国债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并非如此。央行仍有其他工具可用,如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和降准。此前,市场预期12月底会有一次降准,但因美联储暂停降息的预期而推迟。春节前降准的可能性正在上升,这将为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

美联储暂停降息:非农数据超预期,货币政策进入观望期

北京时间昨夜,美国公布了12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就业25.6万人,远超预期的16万人。同时,失业率降至4.1%,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3%。这一强劲数据让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大幅降温。

高盛、美银等机构纷纷下调降息预测:

高盛预计2025年仅有两次降息,而非此前预测的三次。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可能在5月前暂停降息,进入观望期。

为何美联储可能暂停降息?

通胀压力:特朗普的政策(如加征关税、降税)可能推高通胀。经济韧性:就业市场强劲,经济复苏势头良好。

市场反应:

美国三大股指显著下跌。富时中国A50指数也受到拖累。

对中国的影响:

货币政策受限:美联储降息空间收窄,中国央行降准、降息将更加谨慎。A股承压:短期内A股可能继续调整。未来展望:不确定性加剧,市场需警惕风险

1月20日将有两件大事:

中国LPR发布:大概率不会降息。特朗普就职:其政策动向备受关注,尤其是关税政策和经济紧急状态的可能性。

特朗普带来的不确定性:

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摩擦。经济紧急状态:为加征关税提供法律依据。

对中国楼市的影响:

一线城市楼市人气已有所下降。市场期待新一轮利好政策,如取消深圳、海南限购,或放宽北京、上海部分区域限购。结语

中美两大央行的“暂停”动作,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债市过热倒逼政策调整,美联储暂停降息则凸显美国经济的韧性。未来,市场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投资者需保持警惕,灵活应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