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这些慢病用药,一些患者是讳疾忌医,得了病久久不肯用药,以致于病情得不到控制,出现脏器损害。而有些患者则是想方设法打听着用药,生怕自己少吃了好药。可是这样一来,往往就吃多了,吃重了。
多吃药、重复吃药,首先就是没必要,浪费;可更重要的是,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加重身体里脏器的负担甚至损害!
像药物吃重了,作用相加,超出了医学预期的疗效,带来的就是疗效的反面,就是不良反应。像心血管病患者常用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这些抗血小板药和抗凝血药,本身抗凝和出血就是一对矛盾。再者,药物吃进身体里,基本上都是要经过肝脏代谢,肝脏和肾脏排泄的,多吃了药,总是加重了肝脏、肾脏的负担,还有胃肠道的刺激呢!还有,药物还有相互作用呢!药物在身体里代谢,主要的药酶就那么几种,大家都去抢占,就会互相影响,影响药物在身体里的浓度,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就都会受到影响了。
前不久就遇到这么两例。
第1例。50多岁男性,一年多前冠脉放了支架。术后医生让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两样药都是抗血小板的。因为冠脉放支架时会损伤血管内皮,在内膜没完全长好之前容易长血栓,所以一般建议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到12个月之后可以改为单药。如果患者有出血的风险,还可以缩短“双抗”的时间。可这位患者呢?这家医院看看,开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换家医院再看,就开成了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这样,他就吃上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三种药了。
替格瑞洛是什么药?是和氯吡格雷同一类的抗血小板药,作用都是抑制血小板上的一种受体,使血小板不被外界的信号活化,这样就抑制了血小板的功能,动脉血栓形成就启动不了了。
本来,冠脉支架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要警惕和防范的重要不良反应就是出血。因为出血,尤其重要器官的大出血,会增加患者的死亡,这样就抵消冠脉支架带来的好处。所以医生在用药时是要很当心的。可这位患者一下子吃上了三种抗血小板药物,出血风险就大大增加了。而从药物的不良反应来说,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也有相同之处,这样不良反应的风险也是增加了。
对于这位患者,支架术后已经1年有余,没有症状,先让他停了替格瑞洛,观察一下再改为单药抗血小板。
第2例这是位70多岁的老人,有冠心病,吃上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最近又发现了房颤,吃上了利伐沙班,可原来的药没停。这么一来,老人就吃了三种抗血栓的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个抗血小板药,利伐沙班一个抗凝血药。对于70多岁的老人,出血风险明显有些高了!因为老年人既是血栓高危、也是出血高危人群。
简单说一下利伐沙班。
利伐沙班这个药,是用来对抗血液中一个很关键的凝血因子,Ⅹa因子的。这个Ⅹa因子怎么关键呢?就是不管什么凝血途径,都要走到Ⅹa因子这一步,然后才能进而形成血栓。把Ⅹa因子抑制住了,凝血进程就被阻断了,血栓也就形成不了了。
在抗血栓的治疗中,抗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的用药不太一样。抗动脉血栓主要是抗血小板药,抗静脉血栓主要是抗凝药,当然有些药作用广泛都可以用。房颤时的血栓形成兼有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形成的机理,但是用抗血小板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证实没有明显的疗效,需要用抗凝药。利伐沙班就属于可以抗静脉血栓、房颤血栓的抗凝药。
可是患者还有冠心病啊!不是说冠心病得用抗血小板药吗?这种情况也有研究。那就是如果冠心病严重,可以一种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和利伐沙班合用;如果病情稳定,可以单用利伐沙班。因为研究发现,对于冠心病人,用利伐沙班也是可以获益的。注意,不是所有的抗凝药都行,但利伐沙班可以。
这位老人,冠心病稳定,所以,不需要这么强化的抗血小板治疗。给他停用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吃利伐沙班,由原剂量每天10mg加至每天15mg,兼顾冠心病和房颤抗血栓治疗,也减少些出血风险。
所以,药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的,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适当减停。不光是这些抗血栓药物,还有其他药物,比如用于改善冠心病症状而不改善预后的硝酸酯类药物,在病情稳定、无症状发作后也是可以减停的。
慢病患者用药也要学会“减法”。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