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却有着深邃的眼窝、高挺的鼻梁和浅色的头发;他们,庆祝春节、清明,也过圣诞节、复活节;他们,扎根中华大地,为这片土地奉献了热血与青春。
他们的故事,是一部跨越国界、融合文化的史诗,是民族融合与国家认同的写照。他们究竟是哪个民族,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们又是如何成为真正中国人的?
从沙俄到中华大地
俄罗斯族在中国扎根的历史,宛如一条蜿蜒的长河,跨越数百年,经历了无数次的汇聚与分流。
我们民族之间的情感需要从元朝说起,彼时,成建制的罗斯军队作为大元帝国的亲军,驻扎于都城,成为了最早踏上这片土地的俄罗斯族先民的雏形,尽管当时他们被称为“色目人”。
到了清朝,俄罗斯人来华的途径逐渐多元化,再到顺治年间,有一些沙俄士兵在与清军交战中被俘,后归降并编入八旗。
康熙时期,又有更多的沙俄士兵被俘,最终定居北京,并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形成了何、姚、贺、罗、田五个姓氏。但是早期来华的俄罗斯人数量有限,真正让俄罗斯族在中国形成规模的是18世纪前后以及沙俄侵略时期的大规模迁徙。
18世纪前后,沙俄社会内部动荡不安,加之对华侵略不断加剧,使得大批俄罗斯农民、传教士甚至逃兵,为了寻求安定的生活,纷纷涌入中国境内,尤其是新疆地区。这些背井离乡的俄罗斯人,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并在中国找到了新的家园。
与此同时,中国与沙俄之间的交流也并非单向的。在苏联远东地区,许多中国华侨在那里定居,与当地居民通婚,他们的后代在后来被遣返回国时,也跟随父母回到了中国,成为了俄罗斯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复杂的人口迁徙史,交织着战争的残酷、政治的动荡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为俄罗斯族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俄罗斯族和我们究竟是如何产生了如此深的“羁绊”呢?
血与泪的中华情
俄罗斯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程,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而是充满了血与火的考验,并且他们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解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清朝时期,被编入八旗的俄罗斯族人就参与了边疆的戍守,为维护国家稳定贡献了力量。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日寇入侵,我们面临着生存危机,俄罗斯族人毅然决然地投身到这场保家卫国的斗争中:他们组建了“归化军”,积极参与反对军阀的反动统治,为新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抗日战争时期,“归化军”更是义无反顾地走上抗日前线,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林虎将军,一位中俄混血的开国元勋。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他冒着生命危险,负责从苏联运送物资到抗日前线,为保障后勤运输做出了杰出贡献。
此外,还有无数的俄罗斯族战士为了保卫家园,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据记录显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族人多达数千人,这对于人口数量并不庞大的俄罗斯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也为俄罗斯族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和认可。
新中国成立后,俄罗斯族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新疆等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在汽车运输、农牧业、制造业和医疗等领域贡献了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了推动当地发展的中坚力量。
俄罗斯族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的含义,他们的故事,是一曲血与泪交织的中华情歌,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生动写照。直至如今,他们是如何成为“真正中国人”的呢?
成为真正的中国人
俄罗斯族给中国带来了独特的文化习俗,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木刻楞”,这种以原木搭建的俄罗斯传统民居,在中国的土地上落地生根,成为俄罗斯族聚居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烤列巴”,这种散发着麦香的俄罗斯传统面包,也成为了连接俄罗斯族与其他民族的纽带,在节日庆典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俄罗斯族与中华文化长期融合的过程中,他们的一些宗教仪式逐渐简化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中国传统习俗的融入,例如在春节期间,俄罗斯族人也开始走亲访友、拜年贺岁;在清明节,他们会像其他中国人一样,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族人与汉族或其他民族通婚,共同组建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使用汉语交流,积极参与中国社会的各项活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也越来越接近其他中国民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一些俄罗斯族人也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分享他们的生活和文化:一对说着一口流利东北话的俄罗斯族母女在网络上走红,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族在中国的生活状态,也打破了人们对俄罗斯族的刻板印象。
这些鲜活的例子,都表明俄罗斯族已经深度融入中国社会,他们保留着自身的民族特色,也不忘积极拥抱中国文化,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中,谱写着新的篇章。
笔者认为
俄罗斯族在中国的故事,是一部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史诗,它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念。从最初的背井离乡,到如今的落地生根,俄罗斯族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俄罗斯族人民将继续发挥他们独特的优势与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拥抱世界,走向未来。
参考资料:
光明网:2019-09-17《俄罗斯族:蓝眼睛、高鼻梁、深眼窝…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06-04-17《俄罗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