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花老师做客刘润直播间,带来全新再版的《管理的常识》、《经营的本质》、《激活个体》和《激活组织》四部管理经典。在2个多小时的直播中,花老师梳理了日常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基本概念,帮助管理者规避管理的陷阱,纠正错误的管理观念,为读者们带来一场溯本求源的知识盛宴。本文为演讲第一部分“管理”主题的内容整理。
春暖花开
好文 6929 字 | 25 分钟阅读
引言:4本书的缘起今天,我想借着《管理的常识》、《经营的本质》、《激活个体》和《激活组织》四本书的再版,与大家交流《管理的常识》,人人都需要的管理常识。
写作四本书的缘起,是我教授《组织行为学》30多年的思考和观察,以及我在企业中出任总裁,陪伴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发现管理者和下属之间的“管理内耗”。
例如,有些人认为自己努力工作却没有获得绩效;有些人感叹在组织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不再获得机会;还有一些人觉得自己遇到了不好的管理者,有力使不出。
观察这些现象背后原因,我发现很多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反而被忽略了。因此,2010年,我在写作《管理的常识》时,深入阐释了管理者最应该了解的八个概念。
《管理的常识》出版后,很多人问,经营最应该了解什么?于是我开始去理解如何把市场的机会,真正转化为组织的绩效和为顾客创造的价值。2013年,我完成《经营的本质》。
接着,因为数字技术的影响,我们发现很多个体变成了“强个体”。如何让“强个体”发挥更大的作用,2015年,我写了《激活个体》。
2017年,我们开始关注如何让“强个体”与组织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组织真正被激活起来,因此,我写了《激活组织》。
这四本书正是基于外部变化和现实情景,我写作的缘起,其中《管理的常识》和《经营的本质》是个体对管理和经营的理解,《激活个体》和《激活组织》是在数字技术之下,个体和组织到底应该怎么办。
2024年,《管理的常识》、《经营的本质》、《激活个体》和《激活组织》重新再版,我不仅对书中的案例做了更新,也将我们所遇到的新变化融入新书中,因为我特别想和大家讨论,面对今天变化、焦虑的环境,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以及如何来应对?
管理,把理论变为常识
为什么人人都需要掌握管理的常识?这源于现实中,我们常常被一些问题所困扰:
(1)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管理,结果相去甚远?
(2)为什么这么多人陷入无效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
(3)影响人们有效工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4)为什么这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使他们发挥出作用?
(5)管理真正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管理者,而不仅仅是在被管理的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管理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因此,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管理的常识。
我想先聚焦管理的三个关键认知,把管理再界定得清楚一些。
认知一:管理必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管理必须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管理者没有办法抱怨或者逃避问题。因此,当你从事管理的时候,要有一个心理准备,问题很正常,有问题就有机会做管理了。如果你看到问题就头疼,感到困难,可能你很难成为一个管理者。
为什么有时候大家的起点差不多,但是有些人慢慢从基层上升到了高层,除了领导技能外,两者的差距就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基层不断晋升到高层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是在面对问题的复杂性越来越高而不断提升的,因此,他的个人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是他可以走到高层的一个原因。
认知二:管理需要结果检验和外部评价
怎么检验管理的好坏?管理需要结果检验和外部评价,而不是管理者自己来判断对和错。过去我和大家讨论“管理不讨论对错”,原因就在于管理是用结果检验的,即使你认为很对,但是看不到结果,管理实际上也没有做到位。
有时候大家会说,这个人管理水平很高,但是最终的绩效结果以及在与同行在市场上比较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我们就不能判断这是一位好的管理者。
因此,我们每次讨论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知道,管理是结果检验和外部评价的。
认知三: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激活人
管理真正要做的,是把人激活,也就是通过管理,让人的工作产生意义和价值,让每个人发挥作用。
一个普通人,会因为管理产生了不凡的价值,或者,潜力被激发出来了。因此,我们说好的组织管理,是让本不能胜任的人可以胜任。同时,好的管理让普通人通过与其他人的合作,产生1+1>2的效果,得到整体合作的团队绩效。
管理的定义我想用概念的方式来帮助大家理解管理。管理的定义:通过人员及其机构内外的资源而达成共同目标的工作过程。
通过定义,我们知道管理有四个关键。
(1)人
大家有时候把管理看作是一个工具或者一个方法,但是,正如刚才我们达成的共识,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激活人,因此,管理的关键要素是人。
(2)资源
资源很重要,我们没有办法离开资源谈管理。有人问我:陈老师,我很想做管理,但是我没人、没钱也没工具,我还能做管理吗?我也很坦白地讲,没有资源是没有办法做管理的。
(3)目标
管理是面对人,运用资源,然后完成目标。如果我们面对人,拿到资源,但是做的事情离目标很远,就没有做好管理。
(4)工作过程
管理最重要的是工作过程。当我们明白管理是共同工作的过程,就会明白管理没办法偷懒。如果我们想获得成长,工作中的各个步骤,我们都要一步步去做,然后慢慢成长起来。真正发挥管理作用的管理者,是陪同大家一起工作的管理者。因此,有人问我,陈老师,我完全授权可不可以?我回答:授权是把资源给大家,但是你恐怕还是要陪同大家工作一段时间。
理解管理的五个维度
为了更好地理解管理,我从5个维度来讨论“什么是管理”。
第一,让下属有绩效。
作为上司,必须要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日常管理中,我们遇到的很多困难,原因在于我们不懂上司说什么,要做什么,上司也不知道下属到底在做什么事情。
有时候我到企业去,评价一家公司的管理者是不是胜任,方法很简单。我会先问管理者,下属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记录下来。接着我会问他的下属,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也记录下来。如果上司和下属说的一致,那么管理者是胜任的,如果两者不一致,那么管理者其实并不胜任。
理解管理的第一个维度,是让下属有绩效。怎么让大家完成共同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告诉下属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但是在管理中,我们好像没有特别认真对待这件事情,我们常常希望下属有悟性,能领会,甚至揣摩领导意图。这是对管理的误解。因此,我希望大家先在这件事情上达成共识,让下属明白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
我们衡量管理的方向是对目标的贡献。如果上司没有很清楚地告知下属所做的事情与目标的关系,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那么下属的很多工作和努力,很可能是与目标没有关系。因为下属对于公司和目标的理解是有差距的。因此,作为下属,应该与你的上司把最重要的三件事情确定下来,否则你的工作很可能是浪费功夫。
我们可以把管理做的很简单,就是把最重要的三件事情界定好。因此,每次去企业,大家问我怎么提升执行力或者提升绩效。我的答案也很简单,很清楚地界定下属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当下属很清楚地知道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他的执行力就会出来。
第二,解决问题。
管理不要纠结对与错,而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点特别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因为人类的天性,特别在乎对和错,因此,我们会很努力证明自己是对的。管理的关键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对错和过去的种种。也就是说,问题来了,我们先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再分析原因。当你理解这一点,我希望以后遇到问题,我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什么?行动的计划是什么?
第三,管事理人。
我常常被问:管理到底是管人,还是管事?在管理的定义中,我们讲到管理要面对人,因此,一提到管理,大家习惯性就问:我可以管多少人?比如在企业里,我们说,“这件事情你来负责。”负责人马上会问,“那我可以管多少人?”大家天然觉得管理应该管人。
确切地说,管理不是管人,是管事。为什么管理是把事情管住,这些事情从目标分解而来。我们的目标是由不同的事,不同的责任构成的,因此,整个管理是共同的工作过程。
人是没有办法管理的,因为每个人需求不同,能力不同,特点不同,对岗位的认知也不同,甚至每天的情绪都会不同。今天,很多人关心人工智能会不会把人替代了。我想说,程序化、标准化、可量化的工作确实会被替代,因为机器没有情绪,输出是非常标准的。我们称管理是管事理人,是指根据人的特征,能力,甚至是情绪的不同,去激活人。
比如日本的品质管理5S,核心是五件事情: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每个进入现场的人,都必须按照这五件事情来做。这样质量管理就变得可控,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就有了保证。
第四,目标合一。
管理不讨论对错,但是管理有好坏,衡量管理好坏的标准,是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能不能合二为一。
今天很多企业做长期激励,为了让个人和组织之间形成更为长期的目标合一。为什么个人绩效很大的一部分与个人的奖励组合在一起,这部分的绩效来自个体对组织目标的贡献,这样,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就合一了。因此,我们衡量管理的好坏或者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合一。这也恰恰是挑战非常大的地方,因为每个人的目标和需求差异很大,当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才能把更多人激活起来。
第五,资源到一线。
管理一定要有资源,资源要和绩效相关。我们知道企业的销售,产品的品质,或者成本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员工的贡献。
比如我曾担任一家公司的总裁,我经常和公司的高管说,公司的每一件产品都是基层员工完成的,也是由一线员工卖出去的,高管恰恰应该助力一线,把资源给到一线,让一线能创造出价值。但是很多高管其实是忽略了这一点。
在《管理的常识》的书中,我分享过一个案例。为了帮助一家公司提升当期业绩,我到市场上做调研。当时总公司派了区域总监陪同我到分公司。这家公司分三层,一层是总部,一层是大区,一层是分公司。到了分公司,分公司的总经理就希望我们帮个忙,与当地最大的客户见面。这位客户,分公司努力了很久,一直谈不下来,希望我和区域总监加持一下。我们答应了。
和这位重要的客户的交流很顺利,客户提了一些要求,区域总监当场就答应了。结果分公司开发了10个月的客户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里就被拿下了。分公司的员工们一起庆贺,纷纷说还是区域总监厉害,我却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区域总监拥有更大的资源。回到总公司,我说服总公司取消了区域总监这个职位,因为这个职位并没有起到管理的作用,这个管理层级的存在反而使分公司经理没有资源满足客户的需求。当公司把这一层拿掉后,总公司的资源下放到一线,很快就提升了业绩。
从这个小案例,我们看到很多时候,老板、总裁或者区域总下市场,效果会比较好,因为他们带了资源去一线,资源来到一线,与一线对接,就会有绩效。
我所倡导的管理观
管理是达成共识,因此,我们要理解一些管理的观念,因为观念决定了人们如何进行管理活动。
我倡导的管理观,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1)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管理到底对什么负责?大家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有人说管理对人负责,有人说管理对所承担的角色负责,有人说管理对老板负责,等等。从观念上讲,我比较提倡管理对绩效负责。我从几个维度展开讨论。
维度一:功劳VS苦劳
有人说,我没有功劳,但是我有苦劳,你就应该对我好。在10年前,这可能还是很普遍的问题,现在大家已经知道,苦劳没有什么用,我们要贡献功劳的部分。
维度二:能力 VS 态度
有人坚持态度很重要,如果我们说管理只对绩效负责,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有绩效。因此,一个好的态度,当没有办法转化为能力的时候,与绩效的关联度就会减弱。
维度三:品德VS才干
我们都希望招聘到德才兼备的人,但是,如果没有遇到重大的考验,品德很难被检验,所以,公司会要求价值观的一致性。而从绩效的角度看,才干直接产生绩效。
因此,为什么我们要讨论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只有把这三个问题都解决好,我们才能获得绩效。这对管理者自身是很关键的事情。
(2)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是一种分配,即做好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分配,特别强调的是,权责利的分配要对等,也就是说,你承担了多大的责任,就拥有多大的权力,获得多大的利益。
管理中出现问题,常常因为我们希望拥有权力,获得相应的利益,但是不愿意承担责任,或者,我们承担了责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力和利益。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特别愿意承担责任的人,很优秀,反而离开了组织,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觉得他承担了责任,但权力和利益没有很好地匹配。去企业交流,大家总是问我,权力怎么分,或者利益怎么分配?事实上,我们应该首先讨论责任怎么分,最重要的事是找到承担责任的人,然后再讨论是不是匹配了相应的权力和利益。否则,我们就把特别愿意承担责任的人伤了,这对于管理是非常大的损耗。
(3)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有人说管理为下属服务,也有人说管理为公司服务,这些都没有错,但从本质上看,管理要服务于经营。
在美国的管理中,不区分管理和经营,作为管理者,首先承担经营的责任。在日本和中国的管理中,我们习惯把经营和管理分开,经营面向市场和顾客,为绩效负责,管理面向内部是偏后台,职能的部分。我基于这个背景来讨论管理要为经营服务。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如果职能部门的人能力特别强,那么公司的会议和文件就会变得特别多。如果管理者认识到管理要为经营服务,在发起会议或发放文件的时候,就会考虑这些对于经营的影响,会不会产生内耗的工作。经营是面向顾客的部分,管理要考虑如何简化流程,把资源放到一线,真正产生很好的价值。
管理要解决三个效率
一直有人问我,管理在企业中到底发挥什么作用?管理实际上是人和资源的组合,输出产品和服务。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组合的效率是不同的,因此,管理其实是解决效率的问题。
从管理理论效率的演变过程中,我希望大家了解三组效率——劳动效率、组织效率和人的效率。
(1)劳动效率
学过管理的人,一定知道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诞生,解决了劳动效率的问题。泰勒来到工厂,观察怎么样提高劳动效率,他发现通过分工,劳动效率就会显著提升。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勒清晰地阐释了劳动效率最大化的四条原理。
科学划分工作元素;员工选择、培训和能力开发;与员工经常沟通;管理者与员工应有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之后的工业革命流水线,让分工变得特别细,人开始异化,成了螺丝钉。卓别林著名的电影《摩登时代》讲述了那个时代,人对机器的控诉。管理学继续回应时代的问题,人变成了机器,怎么办?
(2)组织效率
接着,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科层制”,就有了组织效率的最大化。如果把组织分层,就会有一部分专业化的人发挥出能力。这样效率就不仅有分工带来的劳动效率,还有分权带来的组织效率。
(3)人的效率
人力资源理论出来后,人们发现,如果满足人的需求,给到相应的激励,挖掘人的潜力,人的效率就会出来。“管理是一种分配”,讲到责任、权力、利益对等,其实通过分责、分权、分利就会得到劳动效率、组织效率和个人效率。如果我们做好了这三组效率,整体的效率就会提升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同样的资源和人,给到不同的管理者,效果会不同。
结束语: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每次讨论这个话题,我都会推荐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在书里很清晰地告诉大家,管理者必须有成效,而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可以培养的。我在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时候,有三点很深的感受。
第一,时间管理
管理者要学会做时间管理,我们评价管理的价值,事实上是讲在单位时间内,产出到底是多少?也就是效率的概念。因此,管理者要学会时间管理。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和一个无效的管理者在时间管理上的区别,前者的时间属于自己,后者的时间属于别人。
很多人说自己很忙。“忙”字是“心”加上“亡”。当一个人说他忙的时候,代表心已经死掉了。所以我们发现无效的管理者总是被别人打断。例如下属没有很好地承担他的工作,常常来找你,你的时间就属于下属了,你的计划就被打断了。
很多人上课时总是被电话打断,不能安心听课。我会告诉学生:上课的时间属于你,你应该安静地听课,别人来找你一定是别人的事情,如果你去处理,时间就属于别人了。时间属于自己还是别人,这是有效管理者和无效管理者的很重要的区别。
第二,系统思考
有效管理者的第二个特征是系统思考。管理要考虑人、资源和目标,因此,管理者要系统讨论这些要素,而不是单维度来讨论。比如你要理解你的下属、上司的局限性、压力或者困难,同时也理解目标的刚性,以及面对顾客、市场、甚至对手的时候所面对的复杂性。这些都是需要管理者系统思考的。
第三,培养人
有效管理者的第三个特征是培养人。管理是面对人的工作,如果你能培养更多的人,就有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如果管理者不培养人,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你。
有时组织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一些人的能力特别强,大家就觉得这个岗位离不开他,然后他就一直在那个位置上,反而是离开的人有机会做不同的事情。因此,管理者学会培养人也是很关键的工作。
这就是在有效的管理中,我想特别强调的三个部分:时间管理、系统思考和培养人。(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