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四川除成都蜀王府外,还有两座王府,您可知位于何处?

吕布省愚 2024-06-27 10:45:00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35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11 分钟)

一提及明朝的四川地区,了解明史的朋友很快会想起一个名字,蜀王朱椿。没错,作为明太祖朱元璋众多子嗣极为贤能的一位,蜀王朱椿及其后代支系在四川深耕多年,造就了明朝四川地区较为独特的存在。所谓“蜀藩多贤王”的认知便深入扎根于中华传统历史故事的脉络中。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一点,在众多的人们看来,整个明朝近三百年的时间,在四川地区仅有成都的蜀王府一座王府的存在,事实并非如此。在明朝的四川布政使司所管辖的范围中,除成都蜀王府外还有两座王府,其中还有一座王府还有过一位亲王的就藩。

明朝时期的四川布政使司体量几乎等于地理概念上的四川盆地全境,用如今的视角来看,当时的四川包含今四川省大部分,重庆市全境,外加贵州遵义与云南镇雄。在即将开始本文的叙述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所谓“四川”得名的由来。

娓娓道来,姗姗来迟

本质上讲“四川”这一地名的由来也并不是如同如今互联网上一些不太负责任的博主解释的所谓“四川就是有四条大河”。因为很显然,四川可不止四条大河,长江、岷江、大渡河、沱江、雅砻江、嘉陵江、涪江,说四条大河那些朋友,以上这些大河算哪些呢?“四川”真正的得名来自于明朝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川峡四路”的总称,即是“益州路、梓州路、夔州路、利州路”的总称。

在以上的背景知识与伏笔下,准备好史料,今日之文章,我们便仔细盘点一番明朝四川地区各处王府之通鉴。

·十四府、六州、111县

前言中提及,明朝时期的四川布政使司所辖的范围与如今的四川省的行政区划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从地理的范畴上看,明朝时期的四川也像是对于“四川盆地”的直接诠释。

明朝时期,四川先后下辖14府、6直隶州、111县。布政使司衙门驻成都府。这些州县都位于如今的何处?我们可以浅析一番。

四川的景象有着一丝别样的魅力

14府为:成都府、嘉定府、夔州府、重庆府、顺庆府、叙州府、镇雄府、保宁府、马湖府、龙安府以及遵义军民府、乌蒙军民府、乌撒军民府与东川军民府。而六州则包括:潼川州、眉州、邛州、嘉定州、泸州、雅州。此处的嘉定州算是例外,嘉定州与嘉定府是先后存在的区划。以上这些地名,很显然不会过于陌生,如今基本上都能在四川、重庆等地区找到以上地名的蛛丝马迹。

整个四川地区,于明朝时期,在基本上保留川峡四路的基础上,算是西南地区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都蜀王府,历史过往匆匆

也就是在这般重要组成部分行为的四川省,最早的王府当属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的府邸。

洪武十一年,朱椿受封蜀王,朱元璋随即派遣景川侯曹震赴成都,将汉、唐、前蜀、后蜀留存下来的成都子城改建为蜀王府。洪武二十三年,时年十九周岁的朱椿就藩。根据后世史料的记述,蜀王府的恢弘气势是让普通百姓难以触及的。

根据当时记录性书籍的实载,蜀王府南北长二百零七丈,东西阔一百六十九丈。城墙包砖,高二丈五尺。王城设端礼等四门,内有承运门、承运殿、圜殿、存心殿、王宫门、寝宫等建筑。承运门前有左顺门、右顺门,门内分别称东府、西府。东府前为斋寝,西府为世子府,南有凉殿。端礼门前有水,凿月池,称金水河,设一桥,桥南有石狮、石表础各一对。宗庙在端礼门内左,山川社稷坛、旗纛庙在端礼门内右。王城东南隅为驾库。长史司在府东,承奉司在遵义门内,名曰“忠谨堂”。其余典宝、典服、典膳各司,典仪、工正、良医各所,均在萧墙之内。

20世纪初的成都皇城贡院,即明代蜀王府旧址

同时,明朝的第七代蜀王朱申凿饱读诗书,其在《惠园睿制集》提到,蜀王府建筑有堂九十四处,房二十九处,精舍九处,庵七处,楼阁十四座,斋四十八处,丹房二处,轩一百四十三座,亭五十二座。王宫之东另建园囿,内有古梨树数十棵,均二三百年古木,每年三月成都士女游玩其间。

然而,如此宏大的蜀王府到了明朝后期也不堪古建筑难以逃脱的宿命-火灾。

万历四十一年五月蜀王府火灾,宫门、宫殿尽焚为烬。万历四十三年四月蜀王府承运殿殿庭廊庑再度失火。此时,已经是17世纪10年代,距离后来煤山歪脖树也就是二十几年的时间了。

·东华门遗址,半江瑟瑟半江红

公元1644年秋,张献忠攻陷成都,蜀王朱至澍投宫中八角井死。我们曾在《明朝藩王选讲-蜀王支系》中详细介绍过朱至澍的故事,朱至澍留下了儿子,算是为当时不知所措的人们留下了一丝希望。

但是,张献忠在当年十月十六日在蜀王府称帝,定国号“大西”,年号“大顺”,以蜀王府为大西皇帝宫殿,正殿改名承天殿,府门外屋为朝房。有一丝难以想象的是,这座蜀王府还曾做过张献忠的皇宫。

清顺治三年,也即是明隆武二年,明将杨展入川,张献忠败于江口,逃回成都,又逃往川北,出逃前下令将蜀王宫殿及成都全城民舍尽数焚毁。蜀王府正殿下有两根盘龙石柱,号称“擎天柱”,取纱罗包裹数十层,以油浸之,三日后举火,石柱焚烧一昼夜而枯折。一个“如果我不能带走,我就一把火烧掉”的内心促使这座当年见过日月辉煌的旧时建筑走下了历史的舞台,悄然间,成为流觞的记忆。

清初,四川人口锐减,赤地千里,至顺治十六年,成都蜀王府仍“野兽聚集,二三年捕获未尽”。

康熙四年改蜀王城旧址为成都贡院,设明伦堂、致公堂、号舍、考棚等建筑,王城东北角设川宝局,为四川省铸钱之所。民国时期蜀王府遗址改为政府和学校用地,尚存端礼门、承运门台基、承运殿台基、王城护城河等遗迹。1951年后逐渐拆毁王城城墙及明远楼、致公堂等建筑,1995年成都市建筑机械化公司施工时,将蜀王府残存城墙约100米及城门遗迹铲平,蜀王府遗迹至此全部被毁。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至2017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发掘东华门附近的蜀王府遗址,发现水道、水池等。

2023年7月20日,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包括战国秦汉六朝、隋唐至两宋以及蜀王府等遗址。

·保宁寿王府,短暂停留

直至明朝正德年间,四川保宁府拥有难以想象的体量,下辖阆中、南部、苍溪、广元、昭化、剑州、梓潼、巴州、通江、南江二州八县。府治阆中县,也即是今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阆中市。当时的保宁府所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以今阆中市为首,环伺南部县、广元市大部分以及巴中市的大部分地区,体量惊人。

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保宁府府治所阆中县,其实还修过一座亲王府,并且,还有亲王的就藩。此事发生在弘治年间。

讲述历史故事,讲述身边人事

成化二十三年,明宪宗封雍王朱祐枟于保宁府,并且命工部于此地建雍王府。朱祐枟为朱见深之第八子,可惜朱祐枟并未就藩保宁,而是于公元1499年改封就藩湖广衡州府。我们曾在前面介绍湖广地区王府故事中提及过朱祐枟,他是真不应该去衡州,他去衡州后不久,一场地震导致王府坍塌,朱祐枟最终在这场灾祸中丧命。

所以,早已经修好的保宁府亲王府总要迎来主人的对不?其实早在朝廷下令朱祐枟改封衡州的前一年,保宁王府便已经确立好了主人,这个主人便是朱祐枟的九弟寿王朱祐榰。

公元1498年,朱祐榰就藩保宁府,成为整个明朝时期第二位就藩四川布政使司的亲王。

正德元年,新君朱厚照刚即位不久,因寿王朱祐榰的五哥岐王朱祐棆绝封,朱祐榰改移往湖广德安居住,至此,造成保宁这座亲王府空置。

三年后的正德三年三月,太祖系的岷王奏“本府狭陋”,请自湖广武冈州移封于此,最终因为当时的皇帝朱厚照年幼,在众多文臣的建议下,认为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拒绝岷王,不许其前往。自此始,保宁王府圮废。

·叙州申王府,道远未成行

洪武六年,也即是公元1373年,朱元璋改叙州路置叙州府,治所在宜宾县,这个宜宾县不是如今的宜宾市宜宾县,而是今四川省宜宾市市辖区所在地区。而同时,叙州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宜宾、自贡、隆昌、富顺、南溪、长宁、兴文、高县、珙县、筠连等市县地,体量较大。

就在这如今十里飘着酒香的城市里,也曾出现过一座明朝亲王府。并且,这座王府,还与上一段落中提及的雍王朱祐枟有着一丝关联,冥冥之中,朱祐枟没有选择此处而是最终去往衡州,也迫使其在衡州一场地震坍塌的悲剧中丧命。

弘治四年八月,明孝宗封自己最年幼的弟弟申王朱祐楷于叙州府,并且命工部督建申王府。但是,申王朱祐楷身体情况不佳,在京师居住,未就藩,弘治十六年,朱祐楷薨逝,年仅十六岁,未婚配,无子,申国除。这是第一次,叙州王府没有迎来属于他的主人。

而第二次,也就在不久的将来、后,朝堂曾议将雍王朱祐枟改封于此,继而因道远而未成行,朱祐枟最终选择去了衡州,为自己的命运编织上了难以磨灭的色彩。与此同时,叙州王府遂废。一座耗费民脂民膏修建的封建王朝时期的缩影,最终在历史的硝烟里,化为泡影。

以上,便是明朝时期四川地区各处曾出现的亲王府邸的故事,在历史的僻静角落里,如今被在下翻出,呈现于您的面前。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