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夏天,福建厦门一位年轻女子李文青突发高烧,起初被误认为是空调吹久了导致的小病。
然而,这场高烧却像魔咒一般,持续了整整几周不退。
当家人焦急地将她送往厦门市第一医院时,一张白血病的诊断书彻底击碎了这个原本幸福家庭的平静。医生明确表示,唯一的治愈希望就是骨髓移植。
然而,当家人毅然同意捐献骨髓时,令人意想不到的真相浮出水面——李文青并非养父母的亲生女儿。
没有亲生父母的骨髓匹配,她的救命机会变得渺茫。
抱养的秘密被揭开后,养父母不惜一切代价重返建瓯市立医院,试图找到李文青的亲生父母。谁才是她真正的亲生父母?
白血病的确诊与打击2011年8月的一个闷热夏日,李文青在办公室连续几天对着空调工作,结果不幸引发了高烧。
起初,她只是感觉全身无力,额头发烫,便在家中简单服用了退烧药,希望能通过休息恢复健康。
她一直以为这只是由于空调引起的小病,几天休息应该就会好转。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烧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反而症状开始加剧。
刚开始的时候,李文青还能自己起床,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动,但很快她发现自己连从床上坐起都变得异常困难,体温计上的数字也在不断攀升。家里的退烧药似乎已经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
几天后,李文青的情况更是每况愈下。她开始出现持续的高烧,体温时常超过39度,连续几天都无法下降。
她的喉咙异常疼痛,吞咽食物时都感到极大的不适。此外,她的身体开始出现明显的乏力感,连走路都感觉气喘吁吁,需要扶着墙壁缓缓前行。
李文青意识到,这种情况已非普通的感冒或病毒感染所能解释。
家人见状,感到非常担忧。8月22日那天,李文青的体温再次飙升到了40度,她开始出现轻微的谵妄状态,语无伦次地呓语着。
这让家人无法再坐视不理,他们急忙拨打了急救电话,随后李文青被紧急送往了厦门市第一医院。
在医院经过了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拿着化验单和诊断报告走进了病房,脸色凝重。
医生将检查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报告显示她的血液指标存在严重异常,白细胞的数量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同时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值。
结合她的临床症状,医生最终确认了诊断:李文青患上了白血病。
医生没有避讳病情的严重性,他很直接地指出,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
李文青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这意味着白血病细胞已经广泛侵占了她的骨髓,正常的血液生成功能几乎完全被破坏。
医生解释说,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一些治疗手段暂时控制病情,尽力延长她的生命,但治愈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家庭的决心与支持李文青的父母在得知女儿被确诊为白血病后,尽管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但他们很快便调整状态,全力投入到对女儿的救治中。
他们没有时间消化痛苦,也不允许自己有片刻犹豫。
他们立刻与医院沟通,询问所有可能的治疗方案,无论是化疗、输血还是骨髓移植,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愿意尝试。
化疗是医生提出的首要治疗方案。李文青的父母当即决定接受,并开始准备昂贵的治疗费用。
他们联系了亲戚朋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还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更多能够帮助治疗的信息。
在治疗费用逐渐堆积的情况下,他们并未退缩,也没有因为经济压力而表现出任何犹豫。他们只希望能够为李文青争取更多的时间。
化疗开始后,李文青的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
她的体力逐渐被消耗,头发也开始大把地脱落,甚至连最基本的活动都变得艰难。每一次化疗结束后,她都需要长时间的休息才能恢复一些力气。
治疗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药物反应带来的不适让她几乎无法正常进食时,她的身体显得更加虚弱。
但李文青的父母始终陪在她身边,为她准备可口的饭菜,细心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尽可能减轻她的痛苦。
与此同时,李文青的未婚夫陆剑也一直守护在她左右。
在化疗期间,他承担了许多照顾李文青的任务。
他经常帮助她调整输液管,陪伴她完成检查,或者推着她的轮椅在医院里走动。
尽管李文青因为化疗的副作用而逐渐憔悴,陆剑始终保持耐心,帮助她度过一个个难熬的时刻。
李文青的身体随着治疗逐渐变得虚弱,但精神上却在父母和未婚夫的支持下坚持了下来。
家人会用各种方式逗她开心,有时候是带一些她小时候的照片来看,有时候是分享一些日常的趣事,尽可能为她的生活注入些许轻松的气息。
骨髓移植的转机与难题医生在详细评估李文青的病情后,提出了骨髓移植的治疗建议。
医生首先建议从直系亲属中寻找,因为亲属间的骨髓匹配成功率较高。
于是,李文青的父母和两个哥哥都立刻进行了骨髓配型检查。
然而检查结果却让整个家庭陷入新的困境:李文青的骨髓和她的父母、兄弟完全不匹配。
医生对此表示疑惑,因为按常理直系亲属应该有较高的匹配几率。
正是这一情况让养父母不得不透露出一个埋藏多年的事实:李文青并非他们的亲生女儿,而是他们在建瓯市立医院抱养的。
当时的养父母为了有一个女儿,便抱养了刚出生不久的李文青,并把她视为亲生骨肉一样抚养长大。
这件事他们从未提起过,甚至连李文青本人也毫不知情。
得知这一事实后,医生建议他们尽快寻找李文青的亲生父母,因为骨髓移植的成功率直接与匹配度相关,而亲生父母或同胞兄弟姐妹往往是最佳的骨髓捐献者。
养父母当机立断,决定回到当年的抱养地建瓯市立医院,希望通过当年的档案和记录找到李文青的亲生父母。
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建瓯市立医院也经历了多次搬迁和资料整理。
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得知情况后,十分同情李文青的遭遇,立即派出十几名工作人员协助查找当年的出生记录。
养父母也在医院的档案室内不断翻找,试图找到李文青的线索。
档案室内堆满了厚厚的文件夹和老旧的手写记录,所有人都在紧张地翻阅着一份份档案资料,力求不漏掉任何一页信息。
工作从早到晚持续了好几天,终于,他们在一堆泛黄的纸张中发现了一份疑似李文青的出生记录。
这份档案显示了李文青的出生日期、性别,以及接生她的医护人员的名字。
然而,这份记录上登记的父母姓名却明显是虚假的,这让所有人感到措手不及。
搜寻亲生父母与生命的终点2011年12月24日的晚上,平安夜的气氛笼罩着全国各地,各种庆祝活动热闹非凡。
然而,在一家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舞台上,一位模样清秀的年轻女子悄然登场,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灯光打在她的身上,她微微低头,紧握着话筒。
音乐响起时,她用极其平淡甚至略显疲惫的嗓音,唱了一首名为《奉献》的歌曲。
她站在舞台中央,目光扫过观众席,带着平静却又不容忽视的力量。
她说,自己要借助这个平台,向两个人表达内心的请求:一是感谢自己的养父母多年来的悉心抚育,她感激他们为她付出的无数心血,让她从小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二是希望通过这个舞台,能够让她的亲生父母看到这个节目,联系她,帮助她,捐献十毫升血,来延续她的生命。
当这些话语从她嘴里说出时,全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随后,观众席中逐渐有人低语,开始理解她的故事。
原来,这位看似普通的女孩正承受着巨大的生命挑战。
多家电视台、报纸和网络平台,将李文青的病情和迫切寻找亲生父母的消息发布出去。
在报道发布后,各类线索开始不断涌现。一些热心人回忆起自己在建瓯市立医院见过的场景,试图提供可能与李文青有关的信息。
还有人提供了与当年医院记录相关的补充线索,比如一些护士或医生的记忆,以及当时的特殊情况。
李文青的养父母几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他们根据每一个线索辗转各地,试图找到更多的信息。
与此同时,李文青的病情持续恶化。
化疗虽然延缓了疾病的进程,但她的身体变得愈发虚弱,几乎无法支撑任何额外的治疗。
医生多次提醒家属,骨髓移植的最佳窗口期正在迅速消失,而找到合适的供体依然遥遥无期。
为了争取时间,医院为李文青实施了多次输血和支持性治疗,但这些只能暂时维持她的生命状态。
2013年初,李文青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她的器官开始出现衰竭迹象。
医生不得不将她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全天候的生命体征监控和治疗。
养父母和未婚夫陆剑轮流守护在病房外。
3月的一天,李文青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她在昏迷中安静地停止了呼吸,未能等到骨髓移植的机会。
她离开时,养父母和陆剑都陪在身旁,直到最后一刻。
尽管无法开口,她的嘴里微微吐露出一些含糊的字眼,那是对母亲的感谢以及深深的歉意。
参考资料:[1]纪晓娟,韩浩,张丽侠.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24,52(2):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