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锂CoF2

锂电数码书 2024-06-28 01:19:22

01引言

金属锂(LM)具有理论容量高(3860 mAh g−1)、电极电势低(−3.04 V vs.标准氢电极)的特点,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负极。然而,副反应、体积变化和锂枝晶生长严重限制了LM的实际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策略。其中通过引入亲锂材料将金属铜(Cu)箔的二维平面重构为三维平面一直是近几年的热点研究课题,也是实现锂金属均匀沉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02背景介绍

近日,江汉大学梁济元教授团队以二氧化硅球为硬模板,通过原位自组装和一步蚀刻/氟化技术制备出碳复合CoF2空心球(CoF2@C-HS),并将其涂覆在铜箔上作为锂负极的宿主。独特的结构设计为锂沉积带来了几大优势:

1)大比表面积的中空结构不仅能为锂离子沉积提供足够的空间,还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局部电流密度;2)CoF2可作为亲锂位点,降低锂离子的成核势垒,并诱导锂离子在空腔中进行限域沉积。此外,CoF2还能衍生出富含LiF的SEI,从而强化SEI层,抑制锂枝晶和死锂的生成;3)碳基质不仅能增强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提供快速的电子和离子传输,还能在连续锂镀层/剥离过程中保持结构的完整性;4)碳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使得碳复合材料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集流体质量的增加,确保了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优势。这项研究为二维铜基集流体改性提供了合理的设计方案。该研究以“Lithiophilic CoF2@C hollow spheres towards spatial lithium deposition for st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在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上。硕士研究生王建行是主要完成人及第一作者。

03图文导读

该工作使用自制二氧化硅球、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六水硝酸钴分别作为硬模板、碳源和钴源。将三者在去离子水分散后,通过溶剂蒸发使PVP-Co2+复合物组装到二氧化硅球表面。再经炭化,一步氟化刻蚀,得到了具有空心结构的碳复合CoF2纳米球(CoF2@C-HS)。

通过XRD证明CoF2成功合成。SEM和TEM观察下发现,样品呈现出均匀分散的球形结构,直径约为500 nm。在高放大倍数下观察,球体表面粗糙,由许多颗粒组成,这使得CoF2@C-HS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能够增加电解液的浸润性,从而优化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此外,在HRTEM下观察到CoF2纳米粒子周围还观察到了平面间距为0.343 nm的不连续晶格条纹,表明在金属Co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将无定型碳转变成存在大量缺陷的石墨化碳。基于该结构,CoF2@C-HS大的比表面积和中空的结构可以重新分配电场,降低局部电流密度,并为LM沉积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

图1 CoF2@C-HS的合成和结构表征。(a)CoF2@C-HS合成工艺示意图。(b)XRD图谱。(c-d)SEM图像。(e)TEM图像。(f)HRTEM图像。(g)SAED图像。(h-m)HAADF-STEM图像及其相应的EDX元素映射图像。

CoF2与电解质之间的相容性是电化学稳定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该工作探究了CoF2在常规的几种电解质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使用EMC-FEC电解液对于商业CoF2和CoF2@C-HS的溶解均有抑制的效果。因此,基于此发现,所有后续电化学研究都使用含FEC的电解液来减缓CoF2的溶解。

图2. (a)商业CoF2和(b)CoF2@C-HS在不同电解质中的溶解度测试。

由于C-HS和裸Cu箔不具有亲锂位点,Li+无序沉积导致枝晶疯狂生长。而CoF2@C-HS则表现出了均匀的稳定的Li+沉积。COMSOL仿真模拟表明,CoF2的引入可以调节界面电场,使整个电极表面的电场趋于平均化。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虽然C-HS有利于电场分布,但由于缺乏亲锂性的CoF2,它仍倾向于在尖端造成较高的电流密度,锂倾向于沉积在表面。裸Cu上的电场集中在不均匀锂核的顶部,使Li+倾向于沉积在尖端,并逐渐形成Li枝晶。

图3. 不同集流体在1 mA cm−2电流密度下沉积上不同容量的锂后的扫描电镜图像:(a)CoF2@C-HS/Cu、(b)C-HS/Cu和(c)裸铜。模拟锂在不同集流体上成核后的界面电场分布:(d)CoF2@C-HS/Cu、(e)C-HS/Cu和(f)裸铜。模拟锂在不同集流体上生长后的界面电场分布:(g)CoF2@C-HS/Cu,(h)C-HS/Cu,(i)裸铜。

在成核初期,由于CoF2@C-HS上的界面电场分布较为均匀,亲锂位点较多,金属锂会在亲锂的CoF2位点上成核;而由于C-HS上缺乏亲锂物质,金属锂会在C的外壳上成核。随着锂沉积容量的增加,裸Cu上不均匀沉积的锂核会继续演化,从而产生更多的锂枝晶和死锂。对于C-HS/Cu来说,壳外沉积的锂金属阻断Li+向内部和底部传输的通道,从而阻碍了整个C-HS内部空腔的利用。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锂不断沉积在顶部,从而形成枝晶和死锂。相反,利用CoF2的亲锂性,Li+可以传输到CoF2@C-HS的内部和间隙中,实现均匀沉积。

图 4. 不同铜基集流体上的LM电镀行为示意图。

不同循环周期界面SEI的XPS结果表明,CoF2@C-HS修饰后的集流体表面能够生成富含LiF且薄而坚固的SEI,并且不随循环时长的影响。此外,CoF2自身作为氟源,能够抑制电解质LiPF6的分解,从而延长锂金属电池的寿命。而C-HS和裸Cu表面的SEI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变厚,并且为了生成含LiF的SEI加速了电解质的消耗。

图 5. 锂|铜半电池在1、10、30个循环后在不同集流体上形成的 SEI 的相应含量:(a) O 1s、(b) F 1s、(c) P 2p和(d) Li 1s。

最后将将 LiFePO4(LFP)正极与预沉积了4 mAh cm−2锂的CoF2@C-HS/Cu(N/P=4.05)的电极匹配,组装了全电池。使用Li@CoF2@C-HS/Cu为负极的全电池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在0.5 C和1 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0圈后容量保持率分别达到了99%和95%。此外,得益于均匀的锂沉积/剥离过程和稳定的电化学界面,Li@CoF2@C-HS/Cu为负极的全电池也显现出了优越的倍率能力。

图6.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a)基于LFP和不同复合锂负极的全电池在0.5 mV s−1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曲线。(b)基于LFP的全电池的倍率性能。(c) 0.5 C和(d)1 C条件下,采用不同锂负极的LFP全电池的循环性能。(e) 80个循环前后LFP全电池的EIS图。不同集流体上的锂负极在1 C下循环80次后的扫描电镜图像:(f) CoF2@C-HS/Cu和(g)裸铜。

04小结

利用原位氟化-蚀刻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中空结构的CoF2@C-HS复合材料。亲锂的CoF2不仅是诱导锂成核和沉积的首选成核位点,而且还衍生出更多的LiF来稳定SEI层。中空碳基质能够容纳锂金属沉积,缓解体积膨胀,同时增强电子导电性。亲锂CoF2纳米粒子和空心碳球的协同作用使电场和Li+通量均匀化,促进锂金属均匀沉积,并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因此,使用FEC/EMC电解液,Li||Li对称电池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稳定的循环(超过1800小时)。此外,Li@CoF2@C-HS||LFP全电池在1 C下循环300次后仍具有95%的高容量保持率。这项研究为开发先进的复合亲锂骨架以制造高能效LMB提供了合理的设计方案。

文章信息

Lithiophilic CoF2@C hollow spheres towards spatial lithium deposition for st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Jianxing Wang, Shuhao Yao, Runming Tao, Xiaolang Liu, Jiazhi Geng, Chang Hong, Huiying Li, Guiyun Yu, Haifeng Li, Xiao-Guang Sun, Jianlin Li, Jiyuan Li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Dol: 10.1016/j.jechem.2024.05.043

文章来源:研之成理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站立场以及对其内容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

0 阅读:0